第308章 平壤內亂2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A+A-


    金氏家族和崔氏家族商議已定後,金氏家主金勇立刻挑選了幾位心思縝密、善於言辭的族人,讓他們喬裝打扮後入宮求見皇後金氏。
    這幾人順利進入後宮,見到皇後金氏後,紛紛跪地行禮。金勇的親信抬起頭,一臉凝重地說道:“娘娘,如今大梁軍兵臨城下,局勢危急萬分。我等奉家主之命,特來與娘娘商議,唯有擒下陛下獻給大梁,方能保全我金氏一族,也可解高麗之危啊。”
    皇後金氏聽聞,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中滿是震驚與猶豫。她來回踱步,許久才停下,低聲說道:“你們這是大逆不道之舉!陛下雖決策失誤,但畢竟是一國之君,怎能如此對待?”
    親信趕忙說道:“娘娘,如今李氏江山搖搖欲墜,若不如此,一旦大梁城破,我們金氏必將陪葬。這也是無奈之舉,還望娘娘以家族為重,以高麗萬千子民為重啊。”
    金氏皇後沉默良久,想到家族的興衰榮辱,想到若不如此金氏可能麵臨的滅頂之災,她咬了咬牙,說道:“此事非同小可,你們可有周全的計劃?”親信見狀,心中一喜,趕忙將詳細計劃一一說來,金氏皇後聽後,微微點頭,算是默認了此事。
    與此同時,崔氏家族也展開了行動。崔氏家主崔浩親自入宮,見到貴妃崔氏後,屏退左右,一臉嚴肅地說道:“娘娘,如今高麗危在旦夕,李氏已無力回天。為了我們崔氏家族的未來,我決定擒下李淦獻給大梁,你在宮中內應,我們裏應外合,方能成功。”
    貴妃崔氏聽後,臉色一變,說道:“老爺,這可是殺頭的大罪,萬一失敗……”崔浩打斷她的話,說道:“娘娘,如今已沒有退路。若不抓住這個機會,等大梁進城,我們崔氏必定沒有好下場。隻要計劃成功,我們崔氏在大梁那邊必定能謀得高位,家族也將更加昌盛。”
    貴妃崔氏低頭沉思片刻,想到自己在宮中的地位,想到家族的未來,最終緩緩點頭,說道:“老爺,我聽你的。隻是此事千萬要小心,不能有半點差錯。”崔浩見她答應,心中一鬆,說道:“娘娘放心,我已謀劃許久,定能成功。你隻需留意陛下的一舉一動,有任何情況及時通知我。”
    於是,金氏和崔氏家族在皇後和貴妃的內應下,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擒拿李淦的行動,整個宮廷在表麵的平靜下,暗潮湧動,一場巨大的危機正悄然向李淦襲來。
    皇後金氏本就對李淦要送女兒去大梁和親之事耿耿於懷,心中的憤怒與不舍如洶湧的暗流。當金氏家族的人提出擒下李淦獻給大梁這一大膽且冒險的計劃時,她內心雖有瞬間的震驚與掙紮,但一想到女兒即將麵臨遠嫁他鄉的悲慘命運,那股對李淦的怨憤便如決堤之水,徹底衝垮了她心中僅存的猶豫。
    金氏咬著牙,眼神中閃過決絕,對家中來人說道:“罷了,他既如此狠心,就別怪我不義。我同意你們的計劃。” 來人見皇後鬆口,心中大喜,趕忙說道:“娘娘英明!隻要此事成功,不僅能保住家族,娘娘往後在大梁那邊也必定尊貴無比。”
    金氏冷哼一聲,說道:“少廢話,說說你們的具體對策。” 族人立刻恭敬地回道:“娘娘,我們打算邀請陛下前往金家赴宴。金家府邸的守衛皆為我們的心腹,屆時在宴會上,我們安排高手趁陛下不備將其擒下,再火速送往大梁軍營。”
    金氏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此計雖好,但李淦生性多疑,貿然邀請他去金家赴宴,他未必會答應。你們需想個讓他無法拒絕的理由。” 族人撓了撓頭,一時陷入沉思。
    這時,另一位族人靈機一動,說道:“娘娘,如今大梁兵臨城下,人心惶惶。我們可以告知陛下,金家尋得了一位奇人,據說有退敵良策,邀請陛下前往一同商議。陛下為解燃眉之急,想必不會推辭。”
    金氏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點頭道:“這個理由倒是可行。不過,宴會上的布置一定要謹慎,確保萬無一失。還有,行動之時,切勿傷了陛下性命,否則大梁那邊不好交代。” 族人紛紛應道:“娘娘放心,我們必定小心行事。”
    金氏深吸一口氣,仿佛做下了某個重大決定,說道:“好,就按此計行事。你們立刻回去準備,有任何進展及時告知本宮。” 族人領命後,匆匆離去,隻留下金氏一人在殿內,眼神複雜地望著遠方,不知在想些什麽。此刻,一場針對李淦的精心謀劃,正如一張無形的大網,緩緩張開。
    皇後金氏懷揣著複雜的心情,精心整理了妝容,朝著李淦所在的禦書房走去。她一路上思緒萬千,深知此次邀請關乎著整個計劃的成敗,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跳之上。
    當她來到禦書房外,正準備通傳求見時,卻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貴妃崔氏。兩人目光交匯的瞬間,皆是一愣,彼此眼中都閃過一絲驚訝與警惕。
    稍作鎮定後,崔氏率先開口,臉上掛著溫婉的笑容,隻是這笑容在金氏眼中顯得格外虛偽:“姐姐,沒想到在此遇見,想必姐姐也是來邀陛下的吧?”金氏心中冷哼一聲,麵上卻依舊端莊:“妹妹倒是聰明,隻是不知妹妹邀陛下所為何事?”
    崔氏輕移蓮步,柔聲道:“陛下近日為戰事煩悶,我聽聞家中尋得一法子,能解陛下些許煩惱,特來邀請陛下移步家中,稍作休憩。”金氏聽後,心中暗忖,這崔氏果然也打著自己的算盤。
    她揚了揚眉,儀態優雅地說道:“妹妹的心意倒是好,但比起解悶,如今擊退大梁軍才是重中之重。我金家正巧來了一位能人異士,聽聞有退敵良策,故而請陛下前去一同商議。”
    此時,禦書房內傳出李淦疲憊的聲音:“是皇後和貴妃嗎?進來吧。”兩人對視一眼,整了整衣衫,蓮步輕移走進書房。
    李淦坐在書桌後,麵容憔悴,眼中滿是血絲,看到她們進來,微微抬手示意。金氏和崔氏紛紛行禮,而後各自重複了方才在門外所說的邀請理由。
    李淦聽後,先是露出一絲疑惑,而後沉思片刻。大梁軍壓境,這幾日他殫精竭慮,卻始終想不到破敵良策。聽聞金家有能人有退敵之法,心中頓時燃起一絲希望。相比之下,崔氏所說的解悶之法,此刻對他而言實在缺乏吸引力。
    他緩緩起身,說道:“既如此,朕便去金家一趟,希望真如皇後所言,能有退敵的辦法。”金氏心中一喜,趕忙說道:“陛下放心,金家定不會讓陛下失望。”一旁的崔氏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但很快便恢複如常,福身道:“那陛下可要萬事小心,臣妾就不打擾陛下了。”
    李淦點了點頭,隨著金氏一同離開禦書房。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崔氏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心中暗自思忖:“金氏,且看你能玩出什麽花樣,若此事不成,咱們再走著瞧……”而李淦絲毫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之中。
    崔氏望著李淦與金氏離去的背影,眼神中閃過一絲不甘與狡黠。她深知金氏此次邀請李淦赴宴必定暗藏玄機,雖然自己的計劃暫時落空,但她怎會輕易罷休。
    崔氏匆匆回到自己的宮殿,立刻安排親信,讓其火速將李淦要去金氏赴宴的消息傳回崔府。親信領命後,如疾風般策馬而去。
    崔府內,家主崔浩得知此消息後,立刻召集族中骨幹商議對策。崔浩麵色凝重,在廳中來回踱步,思索片刻後說道:“金氏此舉必有深意,他們很可能想在宴會上對陛下不利,然後將陛下獻給大梁邀功。既然如此,我們不能讓他們得逞,等李淦從金家回宮,我們便在半途設伏,將他拿下,這份大功,隻能是我們崔家的。”
    族中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一位年輕的族人說道:“家主,我們該如何埋伏?金氏必定也會有所防備。”崔浩冷笑一聲,說道:“這不難,我們選在金家到皇宮必經之路的一處狹窄街巷設伏。那裏兩側皆是高牆,便於我們隱藏。待李淦的車隊進入街巷,我們便封住兩頭,甕中捉鱉。同時,安排人手提前摸清金氏護送陛下的兵力部署,以便見機行事。”
    眾人聽了崔浩的詳細計劃,都覺得萬無一失。當下,崔氏家族便緊鑼密鼓地展開行動。他們挑選了一批武藝高強、身手敏捷的族人,身著黑衣,趁著夜色悄悄潛入預定的埋伏地點。這些人在街巷兩側的屋頂和牆後隱藏起來,靜靜等待著李淦的到來,如同等待獵物上鉤的獵手,眼神中閃爍著貪婪與期待的光芒。
    而此時,毫不知情的李淦正前往金家赴宴,一場圍繞著他的激烈爭奪即將在夜幕下的平壤城悄然上演,各方勢力在黑暗中蠢蠢欲動,局勢變得愈發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