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倭國使者

字數:3144   加入書籤

A+A-


    林衝看著禮部送來的倭國國書,他都沒翻開看,便直接遞給內侍“燒了!”
    內侍接過國書一臉懵逼的看著林衝“陛下,這畢竟是國書,燒了,是否…”
    林衝看向內侍“以後朕吩咐你的事情,照做便是,不需要你發表意見,也不需要你提任何疑義,明白了嗎?”
    那內侍本是宋國時期入宮的,宋帝想來溫和,如今聽了林衝的話,跪倒在地,驚慌的說道“小的知道了,以後再不敢了!”
    內侍不敢再多言,顫抖著雙手將那封倭國國書湊近燭火。火苗輕輕舔舐著紙張邊緣,很快,橘紅色的火焰便吞噬了整封國書,化作一團灰燼,嫋嫋青煙升騰而起。
    林衝看著那團灰燼,心中思緒翻湧。他清楚,倭國此次遣使來朝,背後或許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文官們急於借此機會推行他們的懷柔之策,不過是一廂情願。高麗之事才剛起爭端,倭國此時湊上來,難保不是想渾水摸魚。
    朝堂之上,那些文官們恐怕還在盤算著如何借倭國來朝,進一步勸他放棄在高麗的軍事行動。林衝冷哼一聲,心想這些文官過於迂腐,隻知滿口仁義道德,卻忽略了國家利益與現實局勢。
    林衝思慮良久,心中權衡著各方利弊。高麗局勢複雜,朝堂上意見不一,而倭國又在此時攪局,他深知需要一位能統籌全局、深諳謀略的人在身邊出謀劃策。思索再三,他覺得李俊是不二人選,隨後傳旨,召李俊回京。
    旨意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送出,快馬日夜兼程,奔赴李俊所在之地。此時的李俊,正率領水軍在沿海一帶巡查,確保大梁海域的安全。接到旨意後,他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安排好軍中事務,便快馬加鞭趕回汴梁。
    數日後,李俊風塵仆仆地進宮覲見。他踏入殿內,單膝跪地,朗聲道:“陛下,臣李俊奉詔回京,恭請聖安。”林衝看到李俊,眼中露出一絲欣慰,說道:“李卿平身,此次急召你回來,實是朝中麵臨棘手之事,需你為朕分憂。”
    李俊起身,恭敬地說道:“陛下但有所命,臣定當竭盡全力。”林衝麵色一沉,語氣中滿是厭惡,說道:“李卿,此次倭國遣使來朝,其心可誅。這倭國,實乃世間最惡心的民族。他們向來貪婪成性,野心勃勃,表麵上遣使示好,實則不知在謀劃著什麽陰謀。”
    李俊聽聞,神色凝重,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倭國向來不安分,其狼子野心眾人皆知。此次來朝,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定是覬覦我大梁的土地或財富,妄圖從中謀取利益。”
    林衝微微點頭,接著說道:“朕看那倭國使者,表麵恭敬,眼神中卻透著狡黠。他們必定有所圖謀,朕絕不相信他們會真心與我大梁交好。”
    李俊思索一番後說道:“陛下,依臣之見,我們可先以禮相待,穩住倭國使者,讓他們誤以為我們對其毫無防備。同時,暗中加強沿海防禦,派遣密探深入倭國,探清他們的真實意圖和軍事部署。若倭國敢輕舉妄動,我們便給他來個迎頭痛擊。”
    林衝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說道:“李卿此計甚妙。這倭國若真敢挑釁,朕定讓他們有來無回。隻是朝堂之上,那些文官竟想借倭國來朝之事,勸朕放棄在高麗的軍事行動,還妄圖以聖人之道教化高麗,實在迂腐至極。”
    李俊拱手說道:“陛下,文官們大多秉持仁義道德,出發點或許是好的,但在這複雜的局勢下,過於理想化。高麗與倭國之事,關乎大梁的安危與尊嚴,絕不能僅憑一腔仁義行事。”
    林衝神色堅定地說道:“朕意已決,高麗之地絕不能放棄,倭國若敢來犯,定要讓他們付出慘痛代價。李卿,接下來便勞煩你與朕一同應對這複雜局勢,定要保我大梁安穩昌盛。”
    李俊拱手應道:“陛下放心,臣定當鞠躬盡瘁,輔佐陛下,護我大梁周全。”一場圍繞著應對倭國陰謀與穩定高麗局勢的謀劃,在林衝與李俊的商議中逐步展開,而大梁也將以堅定的姿態,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第二日,林衝在朝堂之上召見倭國使者。那倭國使者踏入殿中,便滿臉堆笑,恭敬地跪地行禮,姿態極為謙卑。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倭國使者聲音洪亮,言辭間滿是尊崇,“此次前來,深感大梁國威浩蕩,文化昌盛。我國上下對大梁的漢文化傾慕已久,有意派遣諸多學子來大梁,潛心學習漢族文化,望陛下應允。”
    朝堂上的文官們聽聞此言,頓時交頭接耳,麵露喜色。一位文官站出來,拱手向林衝說道:“陛下,您瞧,倭國主動遣使學習我大梁文化,這正是聖人教化之道潛移默化的功效啊!可見以仁德示人,方能讓四方蠻夷心悅誠服,主動歸附。”
    其他文官紛紛點頭稱是,又有一人說道:“陛下,此乃我大梁之幸,也是天下之幸。若倭國能因學習我漢文化而深受感化,日後定能與我大梁交好,邊境也可永享太平。”
    林衝看著這些文官,心中暗自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他轉頭看向倭國使者,問道:“你所言句句屬實?爾等真有如此誠意?”
    倭國使者連忙磕頭,道:“陛下,句句肺腑,我國對大梁文化的向往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若能得陛下恩準,派遣學子前來學習,我國定當感恩戴德,世代銘記陛下的大恩。”
    林衝心中明白,倭國此舉絕非表麵這般簡單,但也不想當場拆穿,以免引發不必要的衝突。他思索片刻,緩緩說道:“此事關乎重大,容朕與眾位大臣商議後再做定奪。你且先退下吧。”
    倭國使者再次行禮,而後退下。待使者離去,林衝看向朝堂上的文官,說道:“眾愛卿,倭國此舉看似誠意滿滿,但其中是否暗藏玄機,尚不可知。切不可被其表象所迷惑,便急於做出決斷。”
    然而,文官們似乎被倭國使者的一番話衝昏了頭腦,仍堅持己見。一位文官說道:“陛下,聖人雲‘有教無類’,若能教化倭國,使其成為禮儀之邦,於我大梁而言,百利而無一害啊。”
    林衝皺了皺眉頭,深知此時與這些文官難以說清其中利害關係。他擺了擺手,說道:“此事暫且擱置,朕自會謹慎考量。眾愛卿若無其他要事,便退朝吧。”
    文官們雖心有不甘,但也隻能遵旨退朝。林衝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發愁,深知想要應對倭國的這步棋,還需與李俊等人從長計議,絕不能因文官們的迂腐之見而誤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