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各方動

字數:4256   加入書籤

A+A-


    次日清晨。
    距離紫禁城約莫三裏,崇文門外有一座牆皮枯黃頹色,瞧上去毫不起眼,實則占地不菲的宅院,低調的門楣上隱隱約約還能瞧出"山西會館"四個大字。
    此地原為萬曆年間兵部左侍郎賈仁元的府邸,待其致仕之後,便將此地改造為"山西會館",以供山西士子進京趕考臨時歇腳之用。
    數十年間,山西會館迎來送往,見證了無數官員與士子的興衰,實乃在京晉籍士人聚會的必要場所。
    甚至有傳聞,現任東閣大學士,韓爌韓閣老年輕時,也時常在此聚會,廣結天下好友。
    但輝煌終有落幕時,隨著前些年此間會館被一位出手闊綽的神秘富商重金購得,這座宅院便淪為了"私宅",高牆大院攔住了無數有心人的窺伺。
    越過厚重的大門,與外間枯黃頹色的牆皮所不同,這座門楣樸實的宅院實則別有洞天,雕欄畫棟,亭台樓榭,頗有些江南宅院的風格。
    行至宅院深處的廂房中,幾名幹練的中年吏員正手忙腳亂的整理著文冊,而被屏風所阻隔的單間內,一名瞧上去二十餘歲,但麵色有些白皙,一瞧便是被酒色掏空了身體的公子哥正不耐煩的聽著身旁管家匯報。
    "小皇帝去了豹房?"半晌,公子哥緩緩睜開了眼睛,略有些錯愕的盯著身旁的中年管家,眼中閃爍著異樣的神采。
    "可不是嗎,聽說朝中的大臣們都炸鍋了,次輔劉一璟聞訊之後進了宮。"見身旁少爺居然對此事感興趣,中年管家臉上不由得露出諂媚笑容,低語道"少爺,依小人說,這小皇帝跟他那死在女人肚皮上的短命父親實在是一丘之貉..."
    "聒噪。"未等管家將話說完,公子哥便是有些粗暴的將其打斷,臉上的不耐之色更甚。
    作為自幼便縱情聲色的公子哥,他自是明白身旁管家的言外之意,也清楚其臉上略顯淫蕩的笑容意味著什麽。
    但以他的身份,自是清楚這令人談之色變的"豹房"根本不是所謂的酒池肉林,至多也就是些腐朽破敗的宮殿罷了。
    "是是是,小人失言。"見眼前少爺來了脾氣,中年文士趕忙閉嘴,恭恭敬敬的立於其身旁。
    ‘‘除了此事,朝中還有何要事?’’沉吟少許,年輕公子便是不厭其煩的問道。
    如若不是新帝即位,朝中百廢俱興,以他的身份,何須親自抵京打探消息。
    這京師雖好,但終不如山西老家來的暢快。
    ‘‘除了此事,朝中再沒有什麽大事了,倒是聽聞小皇帝親自下旨,將太常寺卿姚宗文彈劾遼東經略熊廷弼的折子給駁回了…’’中年管家一邊觀瞧眼前少爺的神色,一邊小心翼翼的說道。
    近些時日,眼前的少爺除了終日與婢女廝混外,便是偶爾過問遼東之事。
    據他觀察,少爺從山西帶過來的心腹家丁,這幾天一直在拜會京中的科道言官,其目的不言而喻…
    ‘‘哼!這群廢物?!’’果不其然,聽聞紫禁城中的天子駁回了彈劾遼東經略的奏本,年輕公子便是冷哼一聲,臉上充斥著不滿之色。
    ‘‘韓閣老那邊怎麽說…’’興許是知曉自己在這裏義憤填膺沒有半點意義,年輕公子哥很快便調整好了心情,轉而淡淡的詢問道。
    如今東林黨勢頭正盛,他們範家雖然在山西宣府隻手遮天,但若能在京師尋求更多靠山,對於日後的生意必然大有幫助。
    ‘‘還在接觸…’’舔了舔有些幹澀的嘴唇,管家在公子哥不滿的眼神中,硬著頭皮拱手回應道。
    那韓爌可是朝廷重臣,每日想要拜會他的商人絡繹不絕。
    他們範家縱使日進鬥金,在宣府呼風喚雨,卻也不敢大搖大擺的亮明身份。
    畢竟他們家經營的營生,可是不太經得起細查…
    ‘‘告訴手底下的人,不要舍不得銀子。’’
    ‘‘小皇帝年幼無知,朝中大權日後必定被東林黨握在手中…’’
    ‘‘另外,遼東那邊的事也加緊盯著…’’
    言罷,也不待眼前的管家有所反應,年輕公子哥便是不耐煩的揮手將其屏退,轉而看向遼東的方向,眼神忽明忽暗。
    他們範家能否在宣府諸多‘‘晉商’’中脫穎而出,全看這一次了。
    畢竟,這是四貝勒皇太極親自給予他們範家的許諾。
    ...
    順天府,通州。
    此地距離京師不過兩三日的腳程,因"漕運通濟"而得名,地處水陸要衝的交通節點,乃是京師毫無爭議的"東大門"。
    正因如此,依托漕運而興盛的通州商賈雲集,更有無數達官顯貴在此購置別院。
    但若是有人提起"李府",當地百姓便會不由自主望向城西方向,臉上滿是敬畏之色。
    凡是在通州居住過一段時日的百姓都知曉,這位於城西的"李府"便是在萬曆年間官至戶部尚書,並長期擔任"漕運總督"一職的李三才,李部堂的府邸。
    從萬曆二十七年,李三才以右僉都禦史的身份開始巡撫鳳陽府,總督漕運,再到萬曆三十九年"引咎辭職",李部堂前後共掌管漕運十餘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雖說李三才已然"致仕"多年,但因為其在"東林黨"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李部堂仍在朝中享有不俗的影響力。
    每逢當地官員上任,首當其衝的第一件事,必然是主動登門拜訪李大人,若是有出身"東林"的官員走馬上任,更會特意繞路,主動前來拜訪這位"東林大佬"。
    一個多月前,隨著禦極四十八年的萬曆皇帝龍馭賓天,前來拜訪李三才的官員和富紳們絡繹不絕,以至於當地官府都不得不派兵維持秩序。
    幾乎所有人都知曉,隨著新帝繼位,於"國本之爭"中出力甚多的東林黨必當受到重用,而在"東林黨"中地位顯赫的李三才更是眾望所歸。
    但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苦盡甘來的泰昌皇帝才剛剛當了不到一月的天子便撒手人寰,以至於李三才這位東林大佬並未如願被起複。
    不過盡管如此,每日仍有不少富紳豪商等候在"李府"門外,畢竟劉一璟及韓爌兩位"東林官員"已是入閣,李三才被起複隻是時間問題。
    ‘‘李部堂留步,小人這就告退了…’’
    李府門外,幾名身著華服的富紳豪商一臉激動的朝著親自相送的李三才躬身行禮,隨即便各自在下人的攙扶下鑽進馬車中,緩緩離去。
    見狀,李三才頓時隱去了嘴角看似和煦的笑容,臉色猙獰的朝著身後的管家低吼道:‘‘京師為何還沒有消息!’’
    ‘‘就連趙南星那個老匹夫都起複在即,老夫的那些門生故舊在幹些什麽?!’’
    頃刻間,李府門外的溫度好似都下降了不少,周遭的家丁下人均是默默後退幾步,以免遭受無妄之災。
    ‘‘老爺息怒,您的身份地位終究非尋常人可比,估摸著朝中大臣們也是想循序漸進…’’
    麵對著狀若瘋癲的李三才,深諳人心的老管家盡量完善說辭,以免觸碰到眼前老人脆弱的內心。
    ‘‘哼!’’聽得此話,李三才難看的臉色終是緩和了不少,但仍不忘吩咐道:‘‘繼續給京中寫信,就說老夫等不及了!’’
    眾正盈朝!這朝中東林沒有他‘‘急先鋒’’李三才,叫什麽眾正盈朝?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