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攪風攪雨

字數:3830   加入書籤

A+A-


    同一日,距離京師千裏之遙的遼東鎮,氣氛同樣冷凝。
    巍峨的沈陽城頭,身著緋袍的遼東經略熊廷弼在麾下文武官員的簇擁下,表情凝重的盯著遠處天際線上,若有若無的黑影。
    約莫半個多時辰前,被他布置於渾河附近,密切觀瞧建奴動向的"夜不收"突然快馬來報,聲稱女真老酋努爾哈赤於薩爾滸山腳下擂鼓聚將,氣勢熏天。
    接到稟報的熊廷弼不敢怠慢,趕忙下令沈陽戒嚴,並派心腹大將尤世功趕赴奉集堡,扼守渾河要塞。
    自"薩爾滸之戰"過後,渾河以東的土地便是盡數淪為建州女真的囊中之物,野心勃勃的努爾哈赤更是力排眾議,將其國都遷徙至地勢險峻的"薩爾滸城",一副虎視眈眈的模樣。
    為了應付咄咄逼人的建州女真,熊廷弼在經過一番謀略過後,決定以沈陽城為重心,構建一條貫穿遼陽城至奉集堡的防線,三者彼此成掎角之勢,守望相助。
    低垂的穹頂下,伴隨著撲麵而來的寒風,遠處天際線的黑影由遠及近,氣勢愈發駭人。
    果然是建奴興兵。
    凜冬的遼鎮本就蕭瑟,周遭融化的冰雪更是令道路泥濘難走,故而即便是以騎射見長的女真八旗,此時也不由自主放慢了行軍的腳步。
    但城外密密麻麻,好似遮天蔽日的女真軍陣,卻是給予了沈陽城頭眾人更大的壓力。
    咚咚咚!
    沉悶的戰鼓聲,好似道道驚雷,於天地間炸響,令人如墜冰窖。
    "飛白兄,此事必有蹊蹺。"人滿為患的城頭上,勉強還能保持鎮定的除了遼東經略熊廷弼之外,便是在遼東任職多年的巡撫周永春。
    此時這位有勇有謀的文官眉頭緊皺,犀利的目光中隱隱透露著一絲不解,仔細打量著遠處軍陣中獵獵作響的五色旗幟。
    近些年,建州女真雖然於遼東站穩腳跟,但除卻戰時,其國內的韃子們卻是分布於遼東各地,從而維係其統治。
    唯有努爾哈赤決心攻城掠地之前,才會下令擂鼓聚將,召集分布於遼東各地的女真勇士。
    這個過程,前後至少要耽擱兩三日的功夫,就算努爾哈赤的動作再"隱秘",他們多多少少也能提前感受到些許風吹草動。
    可今日,建州女真卻是在毫無征兆的前提下率軍越過渾河,一副來勢洶洶的模樣。
    "說的是啊,如今這天寒地凍的,女真韃子莫不是得了失心瘋?"
    "我沈陽城高池深,倘若這些女真韃子近前攻城,定叫其有來無回!"
    經過最初的慌亂過後,沈陽城頭的文武官員們也逐漸冷靜下來,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城外建州女真無故興兵的動機,表情不一而足。
    "這不是女真精銳。"隨著遼東經略熊廷弼緩緩開口,其身旁窸窸窣窣的私語聲瞬間消失。
    "賀將軍,可曾瞧出些許端倪.."朝著身旁若有若思的老搭檔周永春點了點頭之後,熊廷弼便是扭頭看向另一側的魁梧軍將,如釋重負的聲音中夾雜了些許考究。
    聞言,被稱為"賀將軍"的武將便是大步上前,行至城垛附近,微微眯起眼睛,仔細觀瞧著遠處遮天蔽日,但行動卻愈發遲緩的軍陣。
    "經略大人勿怪,卑職實在是眼拙.."幾個呼吸過後,毫無發現的"賀將軍"無奈搖頭,黝黑的臉龐上湧現了些許狐疑。
    將眼前心腹的表情盡收眼底,熊廷弼心中微微一歎,旋即在其錯愕的眼神中解釋道"不過是些虛張聲勢的遊兵散勇罷了。"
    眼前這軍將名為賀世賢,陝西榆林衛人,曾在"薩爾滸之戰"中,跟在遼東總兵李如柏麾下攻打女真,戰後留於遼東聽命。
    就在今年夏天,野心勃勃的努爾哈赤趁著熊廷弼立足未穩之時,曾親自率兵攻打沈陽,並由"太子"代善領兵攻打奉集堡。
    麵對著來勢洶洶的建州女真,總兵賀世賢毫無懼色,在熊廷弼的指揮下,於沈陽城東二十裏正麵擊潰了桀驁不馴的"女真八旗",令努爾哈赤不得不領兵後撤十五裏。
    但可惜賀世賢勇則勇矣,胸中謀略實在是不足,且嗜酒如命,故而熊廷弼雖然愛惜,但卻不敢令其獨當一麵。
    "遊兵散勇?"聽了熊廷弼的解釋過後,賀世賢臉上的狐疑之色更甚,但卻始終未能從城外如蟻群般的軍陣中發現半點端倪,隻能向熊廷弼投去求助的眼神。
    "孟泰兄,還是你來給賀將軍解釋吧。"熊廷弼有心樹立周永春在遼東諸文武官員心中的地位,故而含笑開口。
    近些時日,他已然接連上書多次,請求趁著年關的時候回京麵聖,屆時遼東軍政大權便將由周永春代掌。
    "賀將軍可能大概瞧出城外建奴的人數?"迎著賀世賢殷切的眼神,周永春鎮定自若的反問道。
    "這有何難?"咧嘴獰笑過後,賀世賢便扭頭仔細打量起城外"建奴"的人數。
    凡是投身行伍多年的將校均能通過"望氣"的功夫判斷敵軍虛實,並大概估算出人數,從而製定謀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賀世賢雖然不善謀略,但通過"望氣"判斷城外建奴人數,卻是易如反掌。
    "距離太遠,卑職瞧不太真切,但料想至多不過兩萬人.."沉默少許,賀世賢有些遲疑的開口,其黝黑的臉龐上已然湧現了些許恍然。
    "區區兩萬兵力,就敢犯我沈陽城?倘若努爾哈赤真的如此昏聵,我等何至於龜縮於這沈陽城中?"一旁的遼東經略熊廷弼順勢接過話茬,神色很是輕鬆。
    如若他所料不差,隻怕遠處來勢洶洶的"建奴"還不是老酋麾下的女真八旗,而是近些年陸續投降女真的"漢軍"。
    "哈哈哈哈.."
    話音剛落,沈陽城頭上便是響起了如釋重負的哄笑聲,諸多文武官員皆是不複剛剛如臨大敵的模樣。
    但很快,新的疑問便在眾人心頭升起。
    既然努爾哈赤不會昏聵到驅兵兩萬攻打沈陽城,那城外這些虛張聲勢的"建奴"又是所為何來?
    這天寒地凍的,縱使女真人自幼茹毛飲血,隻怕也不會好受吧。
    "速速派人,將此間消息報予京師知曉。"對於身旁文武官員心中所想,熟知京師局勢的熊廷弼雖然隱隱有了答案,但卻並沒有宣之於口,而是表情凝重的向身後親兵吩咐道。
    遼鎮有他坐鎮,自是無虞;但宣府及大同乃京師門戶,稍有些風吹草動便朝野間的官員們亂作一團。
    如此情況下,紫禁城中的天子還能從容麵對嗎?
    輕歎了一口氣,熊廷弼便不由自主的看向京師所在的方向,目光中滿是憂慮。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