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風起雲湧下)

字數:3614   加入書籤

A+A-


    大同城。
    相比較數百裏外人心惶惶的宣府鎮,這座號稱"九邊重鎮之首"的巍峨城池仍是傲然屹立於帝國邊陲,城內行商走卒熙熙攘攘,沒有受到半點影響。
    盡管穹頂低垂,狂風呼嘯,頭頂還飄有綿綿細雨,但代世子朱鼎渭仍是在府中諸多內侍宮娥狐疑的眼神中,執拗的登上高樓露台,眺望遠方。
    偌大的樓台上,除了麵色慘白的代世子朱鼎渭之外,便是與他休戚與共數十年,一同長大的代王府總管太監。
    興許是狂風大作的緣故,因為常年沉湎酒色,導致身體有些單薄的代世子竟是忍不住顫抖著,口中喃喃自語,神情很是惶恐。
    "殿下,城中貴人們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多了.."沉默良久,另一側身著緋袍的總管太監終是硬著頭皮,小心翼翼的低喃道。
    自從恭順侯吳汝胤等勳貴伏誅的消息傳回大同之後,生性謹慎的代世子朱鼎渭便下令停掉府中一切"灰色"生意,並禁止旅蒙商人出城。
    時間長了,這些旅蒙商人背後的諸多勢力難免有些怨言,其中甚至不乏與眼前代世子朱鼎渭同屬"代藩"的幾位宗室郡王。
    "鼠目寸光!"像是被人戳到了痛點一般,原本沉默不語的代世子朱鼎渭突然激動起來,衝著宣府鎮所在的方向,不斷揮舞著手臂,模樣很是瘋癲。
    "他們知道什麽?!"
    "宣府鎮已經亂起來了,那些晉商們開始與朝廷打擂了!"
    "要不了幾天,宣府鎮外的邊軍也要亂起來!"
    在老太監有些驚恐的眼神中,好似失去理智的代世子朱鼎渭突然道出了諸多在外間足以掀起滔天駭浪的"真相"。
    受朱鼎渭情緒的感染,其身旁的老太監臉上也是湧現了一抹凝重,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本來依著他的念想,不管張家口堡那些晉商們在宣府鎮鬧出多大的動靜,都是他們咎由自取,難道還能波及代王府?
    他就不相信,紫禁城中的小皇帝在得罪了勳貴之後,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問罪他們代王府?
    但是瞧眼前朱鼎渭的反應,他還是低估了此事的嚴重性。
    "小皇帝或許不敢拿代王府怎樣,"朱鼎渭與總管太監彼此相處數十年,頃刻間便是猜到了自己心腹大伴的心中所想,故而哆哆嗦嗦的顫抖道"但孤尚未襲爵,老東西的膝下也不止孤一個兒子。"
    劈裏啪啦。
    隨著狂風呼嘯,頭頂的綿綿細雨突然稠密起來,使得露台上的朱鼎渭及老太監愈發狼狽。
    誠然,雖說朱鼎渭因為年紀最長,兼之手段過人的緣故,一直牢牢掌控著代王府的大權,令餘下的幾個弟弟皆是不敢有半點野心。
    在外人看來,他們代王府倒是頗有些"兄友弟恭"的意思。
    但若是宣府鎮的事情鬧大,繼而波及到大同城,自己這位"有實無名"的代王,定然逃脫不過朝廷的罪責。
    "殿..殿下,那咱們怎麽辦?"在朱鼎渭的分析下,老太監終是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滿臉驚恐的追問道。
    若是連朱鼎渭這位太祖高皇帝子孫都無法逃脫朝廷的罪責,他就更沒有幸存的道理。
    他好不容易才成為了代王府的總管太監,體會到了權利的滋味,他還不想死。
    "崔景榮那老匹夫在作甚?!"沉默少許,代世子朱鼎渭像是做出了某種決定一般,滿臉瘋狂的咆哮道。
    "崔總督除了在就任當天,於城中的衙門短暫停留了半日,旋即便待在軍營中。"
    "咱們的人,實在接觸不到..."
    聽聞朱鼎渭發問,老太監便是不假思索的回稟道,滿是褶皺的老臉上也湧現了些許憎恨。
    崔景榮趕赴大同城走馬上任的當天,他便代表代世子朱鼎渭,親自趕赴城門口迎接,並準備送上一份大禮。
    但麵對著他們代王府主動釋放的善意,崔景榮這老匹夫卻是選擇了視而不理,甚至連話都沒有多說一句。
    "給咱們的人傳話,讓他們在軍中製造嘩亂,越亂越好。"盡管朱鼎渭心中隱隱有些直覺,怕是朝廷已然知曉了宣府鎮"騷亂"背後的真相,並為此采取了對策,但朱鼎渭還是心存僥幸。
    他實在不甘心坐以待斃。
    如若京師並未提前收到關於宣府鎮"騷亂"的風吹草動,也沒有半點準備,待到宣府鎮邊軍嘩變,必會令朝廷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屆時,作為"九邊重鎮之首"的大同邊軍再亂起來,他在暗中使些手段,十有八九能夠將責任推到崔景榮的頭上。
    關於自家那些見不得光的生意,以及與城中旅蒙商人乃至張家口堡晉商錯綜複雜的關係,朱鼎渭也早已想好了對策。
    世人皆知,他不過是"代世子",這代王府真正當家做主的,還是"代王"。
    想到這裏,自認為算無遺漏的朱鼎渭便是微微眯起了眼睛,朝著宣府鎮的方向微微頷首,神情不似剛剛那般激動。
    "殿下,此事怕是有些難度呐。"就在朱鼎渭心中竊喜的時候,一旁的老太監便是為其潑上了一盆冷水。
    自成祖朱棣靖難之後,朝廷便是加緊了對於宗室藩王的管束,接連剝奪其政治權利及軍權。
    朝廷最為忌諱的,便是宗室藩王私下與軍中將校有所往來,故而縱使代王府於大同鎮傳承兩百餘年,於城外軍營的影響力也極其有限。
    反倒是城中的旅蒙商人及張家口堡的晉商們,與城外邊軍將校關係密切。
    邊軍嘩亂,可不是靠喊兩句口號,就能夠成功的..
    "廢物!"聞聽此話,朱鼎渭白皙的臉上猛然湧現了一抹病態的潮紅,徑自將身旁的老太監踹倒在地,並居高臨下的咆哮道"孤要的是結果,不是過程!"
    見得倒在露台上的老太監仍是不解其意,朱鼎渭頓時火冒三丈,但殘存的理智仍是令其壓低了聲音,在老太監驚恐的眼神中吩咐道"那崔景榮可是宣大總督,隻要這老匹夫一死,邊軍不就亂起來了?!"
    轟!
    驚雷響起,穹頂間的電閃將朱鼎渭的麵容映襯的隱晦不定。
    雨也越來越大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