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捷報至上)

字數:3718   加入書籤

A+A-


    四月初七,清明已過。
    因為女真建奴傾巢而出,遼東局勢劍拔弩張的緣故,北京城的氣氛很是壓抑,城中茶樓酒肆的生意皆是有些冷清。
    在這種緊張氣氛的影響下,就連兩天前的"清明",也沒有多少富紳豪商選擇攜家帶口的出城踏青,至於在署衙當值的官員們更是兢兢業業,不敢有半點鬆懈,默默等候著遼鎮的消息。
    一日之計在於晨。
    天光即將大亮,自北京城外各地而來的行商走卒們已然攜帶著隨身的行李,於巍峨的永定門外等候。
    熙熙攘攘的人群旁,還有些許心思機靈的小販正推著熱氣騰騰的吃食原地兜售,為"死氣沉沉"的隊伍注入了一絲生機。
    嗡嗡嗡!
    約莫盞茶的功夫,沉悶的宮鍾聲便於北京城的上方悠悠響起,使得城門外等候在官道兩側的行商百姓們均是精神一震,旋即便是拿好隨身攜帶的包袱,眼神殷切的盯著正被由內而外緩緩推開的永定城門。
    "都退後!規規矩矩的排隊!"
    城門大開,十餘名守城士卒踩在尚有些濕潤的城磚上,一臉不耐煩的嚷嚷道,眉眼間皆是有些不滿。
    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饒是他們終日強調秩序,但每日都有些不長腦子的,亦或者仗著身強力壯,肆意插隊的莽撞人。
    "退退退!"
    聞聽耳畔旁傳來的嗬斥聲,剛打算擁擠上前的幾名"青皮"便是悻悻的退回了隊伍,口中不住的嘟囔著"不就是條看門狗罷了,神氣什麽.."眼神很是不忿。
    盡管心中腹誹不已,但這幾名一臉凶神惡煞的"青皮"卻是不敢繼續頂撞,畢竟千裏之外的沈陽城始終"音訊斷絕",誰也不敢在如此敏感的當口上放肆。
    近些天,已是有好幾名不識趣的"狗腿子"仗著身後的富紳豪商亦或者高官顯貴與城門處的兵丁們發生了爭執。
    但這些狗腿子卻是無一例外的被押送至五城兵馬司,其賴以囂張的"靠山"從始至終都不曾露麵。
    "閑人閃避!"
    正當永定門外的人群逐漸恢複秩序的時候,遠處官道上便是響起了一道急切的呼喝聲,引得城門外的百姓紛紛舉目望去,而滿臉不耐煩的守城士卒們也是下意識的握緊了手中兵刃,主動朝著視線中由遠及近的騎士迎了上去。
    他們倒是要瞧瞧,究竟誰敢在天子腳下放肆?
    "遼鎮八百裏加急,閑人閃避!"
    隨著官道上的騎士身影愈發清晰,其略顯沙啞的聲音也是清晰無誤的傳入了眾人的耳畔當中。
    頃刻間,眼中剛剛湧現了些許戾氣的士卒們便是下意識的止住了腳步,轉而目瞪口呆的盯著官道上風塵仆仆的騎士。
    "都閃開,都閃開!"幾個呼吸過後,為首的兵丁終是反應了過來,趕忙揮舞起手中兵刃,將聞聲主動湊上來的百姓們趕到官道兩側,呼吸很是急促。
    時隔半月有餘,千裏之外的遼鎮終是有消息傳回來了,這場牽掛了無數大明百姓神經的戰事到底是誰打贏了?
    究竟是傾巢而出的建州女真攻克了重兵雲集的沈陽城;亦或者遼東經略熊廷弼力挽狂瀾,逼退了來勢洶洶的女真韃子?
    此起彼伏的呼喝聲中,官道兩側的行商走卒們均是屏氣凝神,默默注視著官道上不斷拍馬揚鞭的騎士。
    "籲!"
    不過一愣神的功夫,一名滿臉風霜之色的騎士便在諸多百姓及士卒殷切的注視下,於永定門外停下了戰馬疾馳的步伐。
    "這位兄弟,快歇歇.."
    不待馬上的騎士發聲,便有推著小車於城門外兜售吃食的商販捧著一碗熱茶迎麵而來。
    見狀,守城的兵丁們也沒有阻攔,直接揮手將其放了過來,為首的士卒則是表情凝重的檢查著騎士遞過來的堪合。
    "這位兄弟,遼東...?"
    待到騎士將熱茶一飲而盡之後,為首的兵丁方才問出了周遭百姓心中當下最為關心的問題。
    一向為人沉穩的他,聲音已是微微有些顫抖,就連臉上的肌肉都是擠到了一起。
    自女真老酋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稱汗以來,朝廷於遼東可謂是屢戰屢敗,先後丟失了多座遼東重鎮,百萬遼民為之哀嚎。
    這些迫於戰亂,"背井離鄉"的遼民百姓有相當一部分逃難至京師,甚至此時人群中便有不少來自於遼東的百姓。
    聽聞眼前這騎士乃是自遼東而來,身軀皆是激動到顫抖。
    "遼東大捷!"
    "女真建奴強攻沈陽半月無果,最終無功而退!"
    "這一仗,咱們大明打贏了!"
    也許是激動的心情無處發泄,這名滿臉風霜之色的騎士竟是不顧軍中的"規矩",毫不避諱的將來自於千裏之外的"喜訊"公布於眾。
    嘩!
    隻一瞬間,鴉雀無聲的人群中便是爆發了衝天的歡呼聲,朝廷終於打贏了!
    顧不上與周遭紛湧而至的百姓及袍澤們寒暄太多,收回堪合的騎士草草拱了拱手,便是縱馬朝著眼前的城池而去。
    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則振奮人心的喜訊報予通政司知曉。
    ...
    如星星燎原一般,不過盞茶的功夫,朝廷於遼鎮取得大捷的消息便是迅速傳遍了京師的大街小巷。
    一時間,街頭巷尾皆是響起了大明百姓的歡呼聲及煙花爆竹的劈裏啪啦聲。
    壓抑了半月之久的百姓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發泄著心中積攢的怨氣及擔憂。
    而原本生意冷清的茶樓酒肆再度人滿為患,出手闊綽的富紳豪商們第一時間派遣府中下人,前往通政司署衙外等候,打探消息。
    至於自遼東逃難而來的百姓們,則是朝著遼東的方向痛哭流涕,緬懷失去親人的同時,還不忘高呼天子萬歲。
    隨著朝廷於遼東屢戰屢敗,他們已是漸漸熄滅了重回故土的"希望",但這則突如其來的喜訊,卻是將其冰冷的心重新喚醒。
    或許在天子的運籌帷幄之下,他們此生還能重新回到那片令他們心心念念的黑土地。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