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首善書院

字數:4004   加入書籤

A+A-


    四月二十八,晴。
    天色尚未大亮,京師宣武門附近便是傳來了行商走卒的吆喝聲,各種吃食的香氣撲麵而來。
    但今日,眾多食客的注意力卻沒有放在令他們食欲大開的吃食上,反倒是瞠目結舌的注視著街頭盡頭如臨大敵的五城兵馬司差役們。
    要知曉,這宣武大街雖然不似長安大街那般,居住者非富即貴,但也絕非小門小戶的百姓能夠染指的。
    尤其是距離此地不遠的"首善書院"更是由東林大佬鄒元標親自創建,平日裏談笑皆鴻儒,往來無白丁。
    對那些眼高於頂的士子而言,這"首善書院"可是儒雅所在,五城兵馬司差役們輕易不敢於此地露麵。
    但眼下,這些差役們如此大動幹戈,卻是所為何事?
    "都讓開,都讓開!"
    也許平日裏沒少遭受"酸儒們"的白眼,為首的兵丁頗有些揚眉吐氣的驅趕著街道上看熱鬧的百姓們,目的明確的朝著"首善書院"而來。
    "放肆,爾等可知曉此乃何地?!"
    書院外,幾名似是不知曉內情的士子們眼見得一眾兵丁氣勢洶洶的迎麵而來,便是毫不示弱的主動迎了上去,氣急敗壞的訓斥道。
    這首善書院可是清靜儒雅所在,豈容眼前這群"丘八們"在此喧嘩!
    也許是沒有料到眼前的士子們竟會"迎難而上",也許是多年的習慣使然,麵對著咄咄逼人的士子們,剛剛還大搖大擺的士卒們突然不知所措的愣在原地。
    見狀,幾名士子臉上不由得湧現一抹得意之色,正欲順勢譏諷幾句,卻不曾一道冰冷的聲音,在他們的耳畔旁響起。
    "首善書院違令私建,妄議國事,本官奉旨予以查封。"
    說話間,身著青色官袍的阮大铖於人群中出現,似笑非笑的盯著眼前麵色漲紅的士子們,隻覺心中暢快無比。
    既然孫慎行等人斷了他的"仕途",那就休怪他砸了東林黨的"根基"。
    "你!"
    平日裏在此高談闊論的士子們多為"東林門生",自是知曉阮大铖的身份,此時不免義憤填膺。
    "查封!"
    沒有理會眼前滿臉不忿,卻又敢怒不敢言的士子們,阮大铖轉而將陰冷的目光投向眼前的書院,麵無表情的下令道。
    昨日早些時候,他慷慨激昂,彈劾首善書院不法,妄議國政的奏本一經呈遞進宮,便是迅速引起了軒然大波。
    隨即也不待"東林黨"有所反應,作為大明百官之首的首輔方從哲便親自下場,與其門生故舊,一並上書彈劾。
    僅僅是兩三個時辰的功夫,還不待大理寺卿鄒元標上書"自辯",乾清宮中的天子便是迅速做出決斷,下令封禁首善書院。
    而這個"重任",便是當仁不讓的落到了他阮大铖的頭上。
    盡管他也知曉,今日過後,自己便會由昔日的"東林君子"徹底淪為東林黨的眼中釘,但他絕不後悔。
    是東林黨先辜負的他!
    隨著阮大铖的出麵,本是有些不知所措的差役們像是找到主心骨一般,紛紛賣力的吆喝起來,開始查封書院。
    直到此時,書院外敢怒不敢言的幾名士子方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了些許端倪,平日裏於此揮斥方遒的"東林大佬們"皆是不見了蹤影..
    "大人,都辦妥了.."不過盞茶的功夫,曾經"往來無白丁"的首善書院便是走向了歸途。
    見狀,已然決心叛出東林的阮大铖隻是冷冷一笑,便在周遭百姓窸窸窣窣的議論聲中揚長而去,沒有半點眷戀和遲疑。
    隨著禮部侍郎孫慎行為了報複左光鬥和楊漣,命人頂替了他的名額之後,他與東林黨的緣分便是走到了盡頭。
    ...
    ...
    就在京師百姓為"首善書院"的遭遇而議論紛紛的時候,距離此地不過兩三裏的"張府"也是爭吵聲不斷,氣氛頗為緊張。
    禮部侍郎孫慎行,大理寺卿鄒元標以及此間府邸的主人翁,督查院左都禦史張問達相對而坐,臉上的表情皆是有些不太好看。
    天子對於"首善書院"的態度實在令他們始料未及,而處置手段更是令他們彷徨不定。
    從阮大铖那叛徒上書,再到乾清宮中的天子做出決斷,前後不過兩三個時辰的功夫。
    從始至終,天子都沒有過問"三法司"對此案的態度,而是直接乾綱獨斷的做出了決斷。
    "聞斯兄,天子的態度,愈發捉摸不透了.."沉默半晌,坐在上首的左都禦史張問達扭頭看向身旁的禮部侍郎孫慎行,臉上的表情很是深邃。
    如今大明現有的三法司,刑部與他們東林關係密切,督查院乃是他們東林的大本營,鄒元標更是大理寺的最高行政長官。
    此等情況下,天子繞過他們三法司,直接乾綱獨斷對"首善書院"一事做出決斷,已然可以側麵證明天子的態度了。
    聞言,禮部侍郎孫慎行沒有作聲,隻是心事忡忡的點了點頭,充斥著憂慮的目光不自覺看向窗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前後不過兩三天的功夫,飽受輿論爭議的首輔便開始了奮起反擊,甚至還得到了天子的支持。
    這一切,究竟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
    須知,從前些天開始便鬧得沸沸揚揚的"紅丸案"至今尚沒有定論,反倒是這"首善書院"被勒令封禁。
    其中差距,未免有些過於明顯了。
    "阮大铖那個叛徒,必然是投靠了方從哲.."不知過了多久,許久不曾做聲的大理寺卿鄒元標突然麵無表情的低喃道。
    這首善書院乃是他親手創建,曾在京師風光無限,可最後卻落到這般境地。
    其中滋味,難以用言語訴說。
    "要不讓士子們鬧一鬧?"許是為了安撫身旁老友的心情,左都禦史張問達突然心中一動,略有些激動的低喃道。
    "不可!"近乎於下意識的,孫慎行及鄒元標便是異口同聲的否決道,表情頗為緊張。
    他們東林的當務之急還是謀求空缺的薊鎮總督一職,決不可在如此敏感的當口上無事生非。
    即便首輔方從哲借著首善書院一事於朝中立穩腳跟,他們東林黨依然牢牢占據著主動權。
    更何況,他們還有十王府中的"宗室藩王"替他們東林黨搖旗呐喊。
    望著周遭兩位多年好友鬥誌昂然的麵容,張問達猶豫再三之後,終是沒有將自己在"十王府"碰了釘子的事情托盤而出。
    隱隱約約間,他總覺得,風向好似有些不對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