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敗軍之將?
字數:3482 加入書籤
次日清晨。
雖然已經立秋多日,但籠罩在昆明城上方的陽光仍是十分溫暖,與當下城池中冷寂肅殺的氣氛顯得格格不入。
城南城樓上,以巡撫謝存仁為首的文武官員們此刻正目瞪口呆的注視著城外叛軍,撲麵而來的陽光非但無法給予他們半點溫暖,反倒是讓其身軀微微顫抖,心中萌生了不寒而栗之感。
放眼望去,夷人延綿數裏不絕的營地中,那些凶神惡煞的狼兵一掃昨日無功而退的陰霾,紛紛催動胯下的戰馬馳騁,不時還有人朝著眾人所在的方向挑釁獰笑,引得夷人哄笑不已。
...
...
\"魯將軍,這些夷人的騎兵,是往尋甸府去吧?\"半晌,隨著城外喧囂的喊殺聲漸漸停滯,雲南巡撫謝存仁如臨大敵的顫抖聲便於城樓上響起,其驚恐的目光不由自主投向身旁的三省總理。
刺眼的陽光下,這位早已見識了夷人凶狠的封疆大吏麵色慘白不已,身後的文官們更是醜態百出。
\"是,一路往北,也隻能是去尋甸府了。\"聞言,三省總理魯欽眉頭緊皺,滿臉嚴肅的輕聲道。
\"可是尋甸府不早就被夷人所占據了嗎?\"雲南巡撫心中雖然仍有不解,但心情卻不似之前那般緊張不安\"莫說那尋甸府,即便是沿途的府縣也早就被祿氏劫掠一空..\"
\"這些夷人想要作甚。\"
尋甸府坐落於昆明府正北方向,昔日東川祿氏沿著江山順流而下的時候,曾在尋甸府當地土司的\"幫助\"下,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這座邊疆重鎮。
時至今日,曾經人口稠密的尋甸府城早已是一座空城,即便有那劫後餘生的百姓未死,估計也都各自找地方躲了起來,不敢隨意冒頭。
換句話說,尋甸府已經榨不出\"油水\"了。
\"也許剛剛的那些騎兵,是為了去接人..\"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三省總理的聲音苦澀沙啞,滿是老繭的右手重重捶打著身前的城垛。
\"接人?此話何意?\"雲南巡撫謝存仁雖是不通軍事,但也不是那蠢笨之人,稍作思考之後便瞠目結舌的喃喃道\"莫不是夷人還有強援?\"
昨日夷人雖是無功而退,但趕在太陽落山之前,卻有數萬風塵仆仆的夷人湧入了城外嘈雜混亂的營地中。
若非有那悍不畏死的\"夜不收\"探明確認,這些風塵仆仆的夷人絕大多數都是那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孺老幼,隻怕城中軍民百姓的士氣早就跌至穀底。
\"巡撫大人,\"沉悶的吐出一口濁氣,布政使洪承疇順勢接過話茬,一字一句的呼喝道\"如今昆明已是音訊斷絕多日,雲貴川土司又是蛇鼠一窩,縱然有其餘土司豎起反旗,也算不得意外之事..\"
他知曉,這位在西南任職多年的巡撫大人對於各地的土司仍抱有一絲\"幻想\",認為或許有那心懷忠義的土司會主動領兵來救,但昆明時局已是惡劣至此,他必須要無情的將其戳破。
不過話雖如此,洪承疇的眼眸深處依舊湧現了一抹轉瞬即逝的狐疑。
畢竟按理來說,即便有那心懷不軌的土司想趁著西南風雲變幻之際起兵造反,也不會選擇\"傾巢而出\",至少其族中的婦孺老幼是一定會留在族中老寨的,這也是西南土司慣用的生存本領。
可若是如此的話,昨日那些風塵仆仆的夷人又是從何而來呢?尋甸府還是東川府,亦或者更北邊的鎮雄府和烏蒙府?
\"洪大人,魯將軍,有沒有一種可能,昨日的那些夷人是敗軍之將..\"
就在魯欽和洪承疇凝眉不語,試圖在諸多蛛絲馬跡當中尋找到事情的真相,其耳畔旁便是響起了巡撫謝存仁哆哆嗦嗦的聲音。
嗯?
一瞬間,兩道犀利的目光便是同時對準了曾在西南履職多年的雲南巡撫謝存仁。
\"本官曾聽魯將軍大致介紹過西南各地土司的實力,可是這尋甸府早在嘉靖年間便被改土歸流,境內雖然仍有土司流官死而不僵,並在前些時日成為東川祿氏的幫凶..\"
提及此事,謝存仁臉上露出了不加掩飾的怨恨之色,早知曉這尋甸府的安氏土司暗懷鬼胎,他說什麽也會說服黔國公沐昌柞,將這尋甸府的安氏土司趕盡殺絕。
\"但據本官所了解,尋甸府的安氏夷人兵力不過數千,府中婦孺老幼絕不可能有數萬之多..\"
\"故此本官覺得,昨日的那些夷人,極有可能是自川南而來!\"
嘩!
巡撫謝存仁的聲音雖是算不上宏亮,但卻早已引起了城頭眾將士的注意,不少將士都因其\"有理有據\"的分析輕輕點頭。
\"川南!\"
彼此對視了一眼過後,魯欽和洪承疇便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北方,腦海中不約而同的冒出了一個名字東川府!
天啟元年,永寧宣撫使奢崇明兵敗身亡之後,天子下令對永寧改土歸流,將\"永寧宣撫司\"並入敘州府,並在當地設立兵備道,以震懾與敘州府接壤的鎮雄和烏蒙二地。
朝廷大軍虎視眈眈,即便那鎮雄府和烏蒙府的土司有意\"渾水摸魚\",也絕不敢公然豎起反旗,更不可能讓族中老幼孺婦\"傾巢而出\"。
如此分析的話,昨日那些風塵仆仆的夷人便有極大可能是來自於東川祿氏。
想到這裏,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感便同時在魯欽和洪承疇的腦海中彌漫,令其臉上的褶皺都隨之舒緩了許多。
東川府坐落於四川和雲南交界,素有\"川南咽喉\"之稱,自宋元時期便被祿氏所掌控,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時間。
上月初,東川宣撫使祿威自稱\"祿王\",率領著族中精銳一路南下,並最終與滇東土司合兵,合圍他們腳下的這座昆明府城。
此等形勢下,留守東川老寨的夷人們若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變故,必不可能主動舍棄其經營了數百年之久的老寨,族中男女老幼傾巢而出,前來投奔領兵在外的祿威。
至於東川夷人們遭遇了何等變故?
沉默不語間,城頭上如冰雪般冷凝的氣氛便悄悄消融,不少將士的臉上都是流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朝廷的援軍,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