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明星篇?養生操救場
字數:2841 加入書籤
國家體育總局訓練館,我穿著寬鬆的練功服,麵對二十位專業教練演示養生操動作。
"第一節,氣沉丹田~"我慢慢下蹲,雙手畫圓。
"林老師,"一位教練舉手,""丹田"這個概念對老年人來說太抽象了..."
"那就說...肚子用力?"我試著解釋,"就像...呃...憋住噴嚏的感覺?"
教練們一臉黑線。
【宿主,】小想扶額,【你能不能用點優雅的比喻?】
"那...像坐在隱形馬桶上?"
現場一片死寂。嚴柯站在角落,墨鏡都滑下來半截。
"我是說!"我急中生智,"就像抱著一個大西瓜!"
這個比喻意外地獲得教練們認可。接下來的動作命名也走"廚房路線"——"和麵團式"、"擀餃子皮式"、"炒菜式"...
正當我鬆了口氣時,一位年輕教練突然舉手:"林老師,這些動作對關節不好的老人會不會有負擔?"
我愣了一下,隨即拿起礦泉水瓶示範:"我們可以這樣調整——擀餃子皮時不用蹲太低,就像在揉小麵團;炒菜式手臂不用抬太高,想象是在小火慢炒..."
說著說著,我突然靈光一閃:"對了!我們可以在每個動作後麵加個"簡易版",就像做菜有家常版和豪華版一樣!"
教練們眼前一亮,紛紛拿出筆記本記錄。我越說越起勁:"比如"和麵團式"可以站著做,"炒菜式"可以坐著完成..."
"這個思路很好。"體育總局的王教練點頭,"分級教學能照顧到不同身體狀況的老年人。"
嚴柯不知何時走到了我身後,低聲道:"總算說了句專業的話。"
我正想反駁,突然注意到幾位教練在偷偷模仿"炒菜式"的動作,那畫麵活像一群大廚在顛勺,差點笑出聲來。
"林老師,"體育總局領導憋著笑說,"您這套"廚房養生操"倒是別具一格。"
驗收當天,衛健委派了專家團來觀摩。我緊張得把"氣沉丹田"說成了"肚子餓",把"呼吸綿長"說成"像煮粥的小火慢燉"。
【宿主...】小想已經放棄治療,【你這是在推廣養生操還是烹飪課?】
意外的是,專家們反響極好:"通俗易懂!"
"接地氣,老年人容易接受!"
"比專業術語實用多了!"
嚴柯在總結會上難得地表揚了我:"補救及時。"
"那親子裝的事..."我試探地問。
"加訓八小時。"嚴柯立刻變臉。
養生操視頻錄製當天,攝影棚裏請來了五十位廣場舞大媽當群眾演員。音樂響起,我領著大家做"和麵團式",大媽們學得有模有樣。
"對對對,就像揉饅頭一樣~"我邊做邊解說,"動作要輕柔,想象自己在給孫子做早餐..."
錄製進行到一半,張大媽突然舉手:"林老師!我能提個建議嗎?"
"您說!"
"這個動作配上《最炫民族風》更帶勁!"
音樂一換,果然氣氛完全不同了。大媽們跳得熱火朝天,還自發加入了秧歌步法,整個錄製變成大型廣場舞現場。
【宿主,】小想提醒,【體育總局領導看傻了...】
我偷瞄了一眼評委席,幾位領導目瞪口呆,隻有嚴柯嘴角微微上揚。
錄製結束,張大媽拉著我的手:"林老師,明天來我們公園教吧!姐妹們都等著呢!"
"我明天有戲要拍..."
"那就後天!"李大媽湊過來,"我們準備好橫幅了!"
我求助地看向嚴柯,他裝作沒看見,快步離開了現場。
養生操視頻上線後,點擊量三天破億。我的"廚房比喻"意外走紅,微博上到處是"今天你揉麵團了嗎"的打卡話題。
更神奇的是,這波熱度帶動了《皮膚晝夜護理》的預售,書還沒出版就衝上暢銷榜第一。
"小想,"我翻著出版社發來的預售數據,"我是不是要成"中老年之友"了?"
【準確地說,】小想調出粉絲畫像,【是4565歲女性市場的頂流。】
嚴柯發來微信:"明天養生操簽售會,穿正式點。"
"簽售會?可書還沒印好啊..."
"先簽養生操手冊。"
喜歡30歲前一夜姐實現了30個夢想請大家收藏:()30歲前一夜姐實現了30個夢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