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主和,還是主戰
字數:5430 加入書籤
大殿上,皇帝趙桓顫抖著雙手,強壓著性子端看手中的軍報……
“一群廢物!!!……”
軍報的後半部分趙桓甚至都沒看完,理智就被心中一團邪火燒盡!
趙桓情緒爆發的一刻,將手中的軍報直接從龍案上扔下禦階!丟在了群臣麵前
階下群臣見上位的官家如此震怒,紛紛噤若寒蟬,趕緊匍匐下跪,山呼息怒
“官家息怒……”
“官家息怒……”
……
大殿上除了暴怒的皇帝趙桓,和那一眾體如篩糠的大臣,在沒有任何其他的聲音,整個大殿的氛圍降到了冰點
都不用皇帝說話,下麵的大臣早早就已經接到了消息——上四軍敗了!……
不僅敗了,而且還是慘敗!
捧日軍隻一戰便被鎮朔軍擊潰
天武軍的主將王鐸更可恨,主將竟然降了敵!
龍衛軍就算是像模像樣的跟鎮朔軍正麵對壘一陣,連營盤都沒守住,就被鎮朔軍衝垮,死傷過半……
神衛軍是四軍中勉強全師而還的,與鎮朔軍對壘不足月餘,就被斷了糧道,活生生被餓回來的……
……
趙桓一聲怒吼之後,整個人氣的渾身發抖,大殿群臣早早得知了上四軍戰敗的消息心裏早有準備,早就準備好的情緒熟練的不能再熟練,趴在大殿上,除了勸皇帝息怒,再不敢出聲
良久,皇帝趙桓的麵色稍有緩和,音色顫抖的喚起李邦彥:
“李愛卿……你怎麽看……”
李邦彥聽聞皇帝點到自己的名字時,被嚇得渾身一哆嗦!
李邦彥絕望的兩眼一閉,他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
上四軍自從上一次對金人作戰失利,四個指揮使借機全換上了自己的人,上四軍四個指揮使全是自己直接舉薦,或命令麾下爪牙間接舉薦的,如今大敗,自己豈能脫得了幹係……
李邦彥顫顫巍巍的跪著挪動自己的身子,向前挪了半步,算是回應了皇帝趙桓的呼喚:
“臣……臣……臣罪該萬死!……請官家降罪責罰!……”
聞聽李邦彥的語調,皇帝趙桓嗤之以鼻的冷哼了一聲
先不說之前這幾個剛上任的指揮使都是他一脈舉薦,單說大軍出發前,這老雜毛跟自己信誓旦旦的保證,上四軍乃大宋天軍,隻要出征,無往不利……
若不是他一直鼓吹上四軍的戰力,和他這幾個門生的能力,自己又豈會如此武斷的將精銳盡數派出,落得如今的下場……現在趙桓想起當初李邦彥那嘴臉,就想一刀砍了解恨!
可木已成舟,砍了一個李邦彥,也無法讓鎮朔軍退兵……
想到這,皇帝趙桓強忍著心中的憤怒:
“李愛卿!朕不要聽這些,朕要聽你說,怎麽辦!怎麽辦!怎麽可以退敵!怎麽退敵!!”
趙桓幾乎是暴跳如雷的拍打著自己麵前的龍案,李邦彥能看得出,官家是真的動怒了!
“如今……如今之計……那鎮朔軍打得旗號是清君側,官家可殺了老臣,以平鎮朔軍之怨,以滅其清君側之名!”
“若老臣一死可以換我大宋安寧,老臣死而無憾!”
“若是老臣一死不能使鎮朔軍退兵,也可做實其謀反的罪狀!”
“到那時,那鎮朔軍的賀烽就是赤裸裸的謀反,再無其他借口!看誰還敢附逆!”
……
李邦彥一番話出口,皇帝趙桓暗地裏怒罵一聲:老狐狸!真他娘的不要臉!
不光是皇帝趙桓,滿朝的文武都能聽得出,這李邦彥說的好聽,其實心裏想的齷齪,就是變相要挾官家
如今大敵當前,不到萬不得已皇帝怎麽可能把自家大臣先殺了,更不用說還是少宰這一類位極人臣的角色,那不就等於是直接向鎮朔軍低頭了?以後滿朝上下誰還敢再給官家出謀獻策……
不得不說,李邦彥這一招以退為進是不要臉,但也確實奏效!
若是沒有這麽一出,那上四軍慘敗,加上那天武軍的主將王鐸投敵,先不說會不會直接砍了李邦彥以正朝綱,下獄聽勘是跑不掉的
如今他鬧這麽一出,皇帝再降罪於他,就如同他說的,這就是向謀反的做低伏小了,官家豈會認
皇帝趙桓聽著麵前這李邦彥大言不慚的分析著,頭上的青筋已然繃起!
這要是放在平常,即便自己在不愛聽,他也得估計顏麵,聽著李邦彥這一套說完,可如今的局麵已經讓他沒有更多的耐性陪著李邦彥在這演戲了
“朕問的是對策!你若知道便說!不知道就閉嘴!!”
趙桓一句話出口,大殿裏嗡的一聲!
群臣雖沒有一個敢公開出聲的,但皇帝的話還是讓他們本能的一聲驚歎
皇帝的話已經很明確了,此時這李邦彥若是拿不出來有用的成策,腦袋先不說,這少宰之位怕是肯定沒了……
群臣都能看得懂的態勢,李邦彥自然也能明白,可現在鎮朔軍大軍壓境,若是連朝中的上四軍都不能退敵,又能有什麽辦法……
可皇帝的架勢已經擺好了,這分明就是要拿自己當個反麵的典例以振朝綱……
李邦彥猶豫再三,終無良計,心一橫:
“官家,不如,先以緩兵之計,穩住賊寇……徐徐圖之!”
“別看那鎮朔軍來勢洶洶,隻要我們能拖住他進軍的速度,等朝廷征集的各路大軍趕來,定能將其一一剿滅!”
皇帝趙桓總算聽到了一點看似有用的實策,心中的怒火稍撫:
“李愛卿,你說說,如何緩兵……”
“……額…………”
趙桓的話出口,李邦彥麵紫如肝,看上去就像是嗓子眼裏的一句話要吧他噎死……就這麽在嗓子眼裏卡著,到最後也沒吐出來……
趙桓見狀剛剛稍熄的憤怒又被激起:
“李愛卿!說話!!!”
趙桓這一嗓子,幾乎是在怒吼,聲音大的能震顫大殿的房梁……
“起稟官家,委屈官家,加封那賀烽為鎮朔王!……”
“同時,罷免臣的官職,嘉獎鎮朔軍將士,讓賊軍的目的得逞……他們的士氣軍心自然就能逐漸消弱……”
李邦彥一句話出口,整個大殿瞬間炸開了鍋!
封那賀烽為鎮朔王?異姓王??
起兵造反還有理了?朝廷還得卑顏屈膝的討好他不成……
不僅是大殿內的群臣,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趙桓也是一腔義憤難填的憤慨!
藩臣騎兵謀逆!自己還要示弱服軟??
……
趙桓還沒發作,堂下的兵部尚書上前一步:
“官家!以老臣所見!大可不必!憑借我東京汴梁城城高牆厚,守上他一年半載不會有任何問題!”
“一年半載以後,各地的親王的藩軍也都到了!到時候一舉把那鎮朔軍剿滅了就是!何須向他服軟?”
兵部尚書的意見立刻得到了周圍關係親近之人的讚同和支持
他鎮朔軍把上四軍都擊潰了不假,可這東京汴梁城的城防也不是擺設,難不成還能讓他一波攻下了城池?
一時間,朝堂上,讚同李邦彥求和的,讚同兵部尚書繼續抵抗的兩派,爭的麵紅耳赤,聒噪之聲不絕於耳……
皇帝趙桓看著階下這些爭吵的大臣,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從心底裏逐漸升起
他雖算不上治世的明君,但也不是傻子,李邦彥一黨主和,要朝廷向那鎮朔軍低頭服軟,無非就是為了平息戰火,讓他們的榮華富貴可以繼續
而那台下堅持抵抗的一派,也不見得就是忠心,趙桓看向那群老臣麵上的貪婪與猙獰,這分明就是想借著這次機會對李邦彥一黨大力圍剿,主戰是假,借著主戰的由頭打壓李邦彥一黨是真!
……
“好了!……”
趙桓坐在龍椅上大吼出聲的一瞬間,本來已經吵的不可開交的朝堂立刻恢複了寂靜,落針可聞!
趙桓掃視底下的群臣,最後目光落在李邦彥的臉上:
“李愛卿,安撫一策,能退鎮朔軍的兵麽……”
……
趙桓的話無疑是給李邦彥吃了一顆定心丸!
“臣,向官家獻三策!”
“一,罷免臣的官職,打消那賊軍清君側的借口!”
“二,明發詔書,嘉獎鎮朔軍將士,加封賀烽為鎮朔王!”
“三,將那投敵的王鐸一家,滿門抄斬,以儆效尤!”
“如此恩威並施!天下人定能感恩官家的恩澤與龍威!我大宋社稷,無憂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