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朝堂

字數:5318   加入書籤

A+A-


    東京汴梁城,崇政殿
    皇帝趙桓端坐在龍椅上,禦階下除了群臣,還有兩個服色各異的金人——完顏宗翰派來的正副二使
    “見過大宋皇帝!願您康健,願兩國友誼長存!”
    趙桓隻撩眼皮,象征性的看了一眼禦階下的使者,並未答話,輕輕擺擺手算是回應
    正使見龍椅上的大宋皇帝並不是十分待見,識趣的不再糾結禮節,而是直入主題:
    “大宋皇帝陛下,兩國和議交割三鎮,到現如今,一直沒有交割,想請問大宋皇帝陛下,是不願和議嗎!”
    使者的話越說越急,聲調越來越高,最後一句的語氣幾近脅迫的質問!
    見金使這個囂張的態度,殿下群臣各個怒不可遏,紛紛抗議:
    “什麽東西!敢這麽說話!……”
    “就是!敢這麽跟官家說話,反了他了!……”
    皇帝趙構看著眼前大殿內的一幕,緩緩開口:
    “遵使稍安勿躁……交割三鎮,很多事情都需一一捋清,不是一朝一夕可得……”
    聽到趙桓的托詞,正使臉上換上一臉的冷笑:
    “我們理解大宋皇帝陛下的苦衷,畢竟,那河東路現在也不是大皇帝陛下能做主的嘛!”
    ……
    金人一句挑釁意味十足的話出口,整個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雖然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但你當眾跟皇帝這麽說話,這不是明擺著打了大宋皇帝的臉!
    李邦彥本就已經準備好了在一旁策應金人的提議,但沒想到這正使說話如此露骨,話落之時把他嚇得一激靈
    正使這一句話算是點燃了火藥桶!殿內群臣剛剛還隻是聲討,此刻聞聽這金人正使如此放肆,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看那架勢大有將這兩個金人就地打死的意思!
    皇帝趙桓聞聽金人這尋釁意味十足的話,內心的怒火陡然升起!握著龍椅扶手的手指,緊緊的握著那拳頭大的龍頭,由於用力過甚指尖已見泛白!
    皇帝趙桓死死的壓製著自己心中想要一刀砍了這來使的衝動,一字一頓的說:
    “三鎮……交割……不是一朝一夕……”
    能看得出來,趙桓已經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再壓製著內心的憤怒,吐出口的話幾乎就是在低吼!
    金人正使見話已說開,更進一步道:
    “我家大元帥知道大宋皇帝有苦衷!特命我來和大皇帝陛下商量”
    “我們願意出兵,幫助大皇帝,拿回那河東路!”
    群臣的情緒本來就已經被激怒,聽到這金人正使的話,怒意愈演愈烈,整個大殿上都彌漫著劍拔弩張的氛圍
    “我們願意出兵十萬!隻需要大宋皇帝派出五萬精兵在南方策應,拿下河東路之後,河東路的三府十幾個縣,我們隻要和議之中約定好的太原,其餘的地方,與我們無關,都歸還大宋!”
    ……
    “胡扯!我大宋幫你攻打自家的城池?”
    “當真是無恥啊!……”
    “金狗!你別白日做夢了!”
    ……
    金人正使一句話出口,在朝堂上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些文臣武將雖在抗金上無能為力,但不代表他們不要臉,
    趙桓心中亦是十分憤怒,但他心裏清楚的很,這金人說的都是實話,現在的河東路,與其說是大宋的,還不如說是他鎮朔王的,聽調不聽宣就也罷了,連賦稅兵役都已經開始自己決斷不再向朝廷報備,已經嫣然一副國中之國的樣子
    這樣的藩屬,跟別國其實已經沒有區別
    顯然這金人十分清楚,自己的話說出口之後,群臣會有什麽樣的反應,見群臣的情緒已被自己激起,正使嘴含微笑不語,靜觀眾臣之態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滅了那鎮朔軍,對雙方都有好處,可那鎮朔軍現在怎麽說也是大宋禁軍的序列,即便再想直接打,麵子上也得過得去才行,
    前不久官家剛剛下旨,封了那鎮朔軍的賀烽為鎮朔王,這轉眼間就幫著外敵攻打自家的城池,這要是傳了出去,大宋朝廷的臉還要不要了……
    看著禦階下群臣的反應,趙桓陷入深深的沉思……
    金人的提議固然讓人憤恨,但收回河東路的控製權,至少比現在整個西北都不聽朝廷號令要好的多,
    趙桓遲疑間,眼神不自覺的瞟向李邦彥
    以往遇事不決,皇帝趙桓已經習慣了有這些謀臣給自己謀劃,可現在的李邦彥,耷拉著個腦袋,連頭也不抬,仿佛這大殿上的事與他無關,與爭論不休的群臣比起來,形成鮮明的反差對比
    李邦彥的策略皇帝趙桓能看得懂,這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前段時間鎮朔軍的事他已然錯了一次,自然不願意再摻和是非,自保是他的上策,不說話就是為了明哲保身
    趙桓對李邦彥的謹小慎微嗤之以鼻:
    “李愛卿,你怎麽看……”
    皇帝趙桓隻是悠悠的開口,整個大殿的群臣瞬間安靜,靜氣凝神的聽著皇帝和李邦彥這頭的動靜
    李邦彥緩緩抬頭,正對上皇帝趙桓那熾熱的目光,趕忙把頭低了下去拱手道:
    “啟稟官家……老臣,老臣……”
    “老臣……”
    李邦彥一臉的難色,對大殿上群臣爭吵的話題不予置評,墨嘰了半天,也沒說出一句話來
    本來李邦彥已經想好了,要在朝堂上幫金人說話,畢竟拿了人家的東西手短,
    可這金人的正副使說話太過於露骨放肆,此時的李邦彥生怕自己會被牽連,緊閉著嘴,一聲不敢吭……
    李邦彥的謹慎,看在趙桓的眼裏就變了味
    “這老雜毛兒是不是記恨我前段時間的責罰……”
    這個種子在心裏種下了,就會不斷的生根發芽
    皇帝趙桓還沒等來李邦彥開口,金人正使卻先開了口:
    “大宋皇帝陛下,我們的議和是有誠意的,在貴國還沒有兌現承諾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退兵了”
    “反倒是現在,和議中議定的交割三鎮,到現在也沒有交割”
    “我們大元帥體諒大宋皇帝陛下的難處,知道大宋也是有議和的誠意的,隻是被那鎮朔軍阻撓”
    “所以我們才想到要幫助大宋皇帝拿回那河東路來完成和議的交割……”
    “可現在大宋皇帝陛下既不願意交割,也不願意接受我們的幫助,這是要撕毀兩國的和議嗎!”
    金人正事的話一出口,大殿上又是一片嘩然!
    文武群臣是看不慣這金人囂張的做派,可若是因為這交割的問題引的雙方繼續開戰,他們是更不願意的,
    前不久兩國開戰,宋人已經見識過了金人的兵威,以現在大宋朝廷的兵力,是不可能擋住金人鐵騎的
    金人正使的話鋒一頓:
    “我們大元帥的理解是,大宋皇帝陛下有難處,所以我們想要來幫忙,可我沒想到,原來那鎮朔軍霸占著我們的太原不願意交割,是因為大皇帝陛下暗中授意阻撓!”
    金人正使這一句話的殺傷力太大,殺傷麵積也太大,
    這話中的含義與其說是指控,不如說是以指控為名進行要挾!
    若是宋人皇帝允諾了金人的提議,那便依了他的願
    若是不允他金人的提議,那就是蓄意破壞兩國和議!……
    不僅是皇帝趙桓被這正使的話逼退到了牆角,殿內一眾大臣也是被懟的啞口無言,縱有一腔憤恨,無奈有兩國的和議在前,泱泱上邦總不能這麽公開的言而無信吧……
    皇帝趙桓再一次將目光投向禦階下的李邦彥身上
    感受到皇帝目光朝自己聚過來的李邦彥,意識到此時雖不是自己開口的最佳時機,但若此時再躲,恐又生變故:
    “啟稟官家,老臣覺得,金人怎麽做,我們不便幹涉……”
    “不過,兩國有和議在前,履行兩國間和議的內容,是在理的……”
    “官家不如下一道聖旨,督促那鎮朔王盡快交割太原城……”
    ……
    李邦彥的話說的不僅有氣無力,而且左右逢源!
    意思很簡單,你金人又不會聽我們大宋朝廷的,所以你們想幹啥幹啥,我們管不著,隻要不影響兩國間的和議便好,
    至於你說我們太原沒有交割,我們現在下旨督促了,可若是那鎮朔王不聽,那是他的事,與我朝廷無關……
    皇帝趙桓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要說這圓滑之術,還得是這般久經朝堂的老臣
    皇帝趙桓將視線挪回到金人使者的臉上:
    “那就依照兩國和議,朕即刻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