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劍墟之圖

字數:5165   加入書籤

A+A-


    劍典末頁的地形圖泛起淡淡靈光,莫懷遠手指剛觸及圖卷邊緣,紙麵便浮現波瀾般的紋路。圖中"海外劍墟"四個古篆突然立體浮凸,每個筆畫都由細密劍痕組成。
    "這墨跡……"藏經閣長老瞳孔驟縮,"是以劍氣為墨,龍血為引所書!"
    楚雲河玄天劍突然自行出鞘,劍尖點在圖紙某處。那裏原本空白的水域,漸漸顯現出七座呈北鬥狀分布的小島。程禹青藤劍感應到:"圖中藏陣,需七脈劍氣共啟。"
    陸長生龍鱗劍輕點劍台,劍格龍目射出一道金光。圖紙遇光即活,七島位置浮起七枚劍印,形狀竟與各脈首座佩劍上的道紋完全吻合。
    阿翠心劍率先歸位,劍尖輕觸對應劍印。圖紙上的小島頓時亮起澄澈光芒,島形化作持劍女修虛影。楚雲河、程禹等人相繼激活各自劍印,六道虛影在圖上演練不同劍招。
    當第七枚劍印亮起時,圖紙突然飛向半空,七島虛影投射在主峰廣場。農向陽灑出顯形丹,丹藥化作青霧籠罩虛影,顯現出更多細節——每座島中央都插著一柄巨劍,劍身纏繞著與紫霄地脈相似的鎖鏈。
    "鎖鏈另一端……"張鐵山鍛造錘突然發燙,"連著海底的什麽東西!"
    陸長生龍鱗劍突然震顫,劍身映照出恐怖畫麵:七島下方的深海陰影中,盤踞著一條比紫霄劍龍龐大十倍的龍形輪廓,其脊背上插滿了各式古劍。
    紫霄仙宗內所有劍器突然同時低鳴,聲音中帶著懼意。懸劍閣頂層"問心"銅鏡自行翻轉,鏡麵顯現出七島近景——那些巨劍表麵布滿裂痕,鎖鏈鏽跡斑斑,顯然鎮壓之力正在衰退。
    莫懷遠急速翻閱新增的《禦龍劍章》,找到關鍵記載:"海外劍墟鎮太古劍龍,七島如七星,鎖其七竅。若鏈斷劍折,則龍醒滅世。"
    程禹青藤劍從地脈傳回更緊急的消息:紫霄地底的劍龍突然焦躁不安,龍氣通過地脈向海外方向流動,仿佛受到某種召喚。
    "必須加固封印!"楚雲河玄天劍指向圖中最黯淡的劍印,"搖光島劍陣已損六成。"
    煉器峰弟子傾巢而出,按圖紙所示打造跨海劍舟。張鐵山將珍藏的玄陰寒鐵融入龍骨,每塊船板都刻滿紫霄劍紋。農向陽以靈藥淬火,藥香滲入木材,可抵禦海上毒瘴。
    阿翠心劍一脈女弟子編織劍意風帆,程禹青藤劍催生海藤為纜。楚雲河率玄天峰弟子在舟身刻下三百六十道防護劍陣。七日後,通體如玉的劍舟停泊在洗劍潭,潭水自動分開形成航道。
    陸長生從龍鱗劍上取下七片最亮的龍鱗,分別嵌入劍舟七處關鍵節點。鱗片亮起的刹那,整艘船泛起淡金龍紋,與紫霄地脈產生共鳴。
    "此行凶險。"莫懷遠將劍典副本交予陸長生,"祖師手記中提到,劍墟有"守塚人"。"
    劍舟駛入東海三日,平靜海麵突然劍氣縱橫。無數透明水劍從浪花中刺出,船身防護陣自動激活。楚雲河玄天劍斬碎近百水劍,卻發現每破一柄,就有兩柄新生。
    "是劍意化形!"阿翠心劍映出真相,"海底沉睡著上古劍修的殘念。"
    程禹青藤劍探入海中,藤蔓觸及海底時突然僵直——水下竟矗立著無數劍器墓碑,每塊碑都散發著淩厲劍意。農向陽的解毒丹毫無效果,眼看劍舟就要被水劍淹沒……
    陸長生龍鱗劍突然脫手,插入船頭龍首雕像。劍身龍目怒睜,發出震懾靈魂的龍吟。水劍聞聲凝滯,繼而紛紛墜海。渾濁海水中,隱約可見無數半透明身影向劍舟行禮,隨後消散。
    第四日黎明,前方出現濃稠如粥的灰霧。劍舟剛駛入霧中,導航羅盤突然瘋狂旋轉。張鐵山鍛造錘砸向甲板,聲波反饋顯示七島方位已完全混亂。
    "霧中有東西!"楚雲河玄天劍劈向左側,劍氣卻如泥牛入海。阿翠心劍映照出霧中遊弋的蛇形陰影,每條都長著劍刃般的鱗片。
    程禹嚐試用青藤劍連接海底地脈,藤蔓卻帶回駭人消息:這片海域根本沒有地脈,所有靈力都來自中央那個巨大的活物——它每一次呼吸,都會改變七島位置!
    陸長生突然將龍鱗劍插入劍舟核心,七枚龍鱗同時亮起。劍舟頓時加速,如離弦之箭穿透霧牆。當灰霧散盡時,七座呈北鬥狀分布的島嶼近在眼前,每座島中央的巨劍都清晰可見。
    劍舟剛靠近搖光島,一道劍氣突然劈開海麵。白衣老者踏浪而來,手中竹杖竟是劍氣凝成。"三百年了……"老者聲音嘶啞,"紫霄終於派人來送死了。"
    莫懷遠驚呼:"白無涯?!"劍典記載,這位三百年前叛離宗門的劍修,最後現身之處正是東海。
    老者冷笑:"那叛徒早被我斬了。"竹杖輕揮,劍舟防護陣瞬間破裂三成,"吾乃劍塚守靈,專殺你們這些覬覦古劍的賊子!"
    楚雲河玄天劍全力斬出,卻被竹杖輕描淡寫格開。阿翠心劍映照出可怕真相:這老者沒有實體,全身由無數劍意碎片拚湊而成,其中赫然有紫霄劍法的痕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者竹杖點向眾人眉心:"接我三劍不死,可登島。"第一劍樸實無華,卻讓七位首座同時吐血暴退。陸長生龍鱗劍橫擋,劍身龍鱗崩飛十餘片。
    "第一問,"老者聲音如萬劍摩擦,"劍為何物?"
    楚雲河答"殺伐",被劍氣擊穿左肩;程禹說"生機",右臂見骨;阿翠道"明心",七竅滲血……每個答案都引動不同劍意反噬。
    陸長生沉默片刻,突然散去所有防禦:"劍即是我。"竹杖在眉心三寸處驟停,老者首次露出訝色。
    第二劍,老者竹杖化作七道流光,同時刺向眾人命門。陸長生龍鱗劍突然分解,三百六十片龍鱗護住每位同門。竹劍與龍鱗相擊,發出連綿不絕的金鐵交鳴。
    "第二問,"老者身影一分為七,"劍道何求?"
    這次無人作答。七位首座各展絕學,劍招卻在中途自行演變,最終都回歸最基礎的刺、撩、劈。老者幻影突然凝固,七道身影重新合一:"善。"
    霧氣散盡,搖光島巨劍現出真容——劍身刻滿與紫霄劍典同源的文字,劍柄處纏繞的鎖鏈直入深海。更令人震驚的是,劍格處鑲嵌的正是紫霄仙宗失傳的"天璿印"!
    眾人登島檢查,發現巨劍已傾斜十五度,十條鎖鏈斷了七條。剩餘三條也鏽蝕嚴重,隨時可能斷裂。張鐵山嚐試用玄陰寒鐵修補,鐵水剛觸及鎖鏈就被彈開。
    "需以同源劍氣溫養。"莫懷遠對照劍典,"但此劍年代久遠……"
    阿翠心劍突然映出巨劍內部:劍脊中空處藏著一枚紫霄劍令!程禹青藤劍探入劍身縫隙,卻觸發機關。巨劍劇烈震顫,最後三條鎖鏈同時崩斷一條!海底傳來令人毛骨悚然的金屬撕裂聲。
    "來不及了!"楚雲河玄天劍指向海麵——六個方向相繼傳來鎖鏈斷裂的巨響,唯有天樞島巨劍還在苦苦支撐。老者守靈麵色大變:"太古劍龍要醒了!"
    海麵突然隆起巨大水包,無數死魚翻著白肚浮上水麵。搖光島開始傾斜,巨劍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陸長生龍鱗劍突然飛向劍令所在位置,劍身龍鱗盡數脫落,在劍令周圍形成保護陣。
    "宗主不可!"莫懷遠看出端倪,"強取劍令會加速巨劍崩潰!"
    老者守靈突然一掌拍向自己天靈蓋,身體化作純粹劍意注入搖光巨劍:"三百年前就該如此……"劍身暫時穩定,但其餘六島方向相繼傳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
    程禹青藤劍從海底傳回最後畫麵:六條粗如山嶽的鎖鏈同時斷裂,漆黑如墨的龍爪正從深淵探出……
    六道黑紅劍氣從不同方向射來,在空中交織成太古劍龍的虛影。龍睛尚未睜開,僅是逸散的劍氣就讓搖光島崩裂半邊。陸長生龍鱗劍突然自行飛向巨劍頂端,殘餘龍鱗全部炸裂,硬生生在劍令周圍撐開三尺淨土。
    "結陣!"楚雲河玄天劍插入島東,程禹青藤劍鎮西,阿翠心劍守南...七位首座各據方位,布下紫霄護山大陣的簡化版。陣成瞬間,六島殘存的劍氣被強行引來,暫時穩固了搖光巨劍。
    張鐵山趁機將玄陰寒鐵鍛造成臨時鎖鏈,農向陽以本命靈藥淬火。當第一條新鎖鏈纏上劍柄時,海底傳來憤怒的龍吟,整片海域瞬間沸騰!
    陸長生趁機取劍令,卻發現其與巨劍長為一體。龍鱗劍傳回警告:強行取出會導致劍陣崩潰。危急關頭,莫懷遠突然誦念劍典禁咒,藏經峰秘傳的"解劍訣"化作金光沒入劍令。
    劍令鬆動刹那,海底突然射出黑紅劍光。老者守靈殘存的劍意拚死抵擋,卻被瞬間蒸發。眼看劍光就要劈中陸長生...龍鱗劍剩餘劍體突然自爆,衝擊波將主人推離險境,劍令則穩穩落入掌心。
    失去龍鱗劍的陸長生麵無懼色,劍令在手,周身自動浮現三百六十道澄澈劍氣。這些劍氣與七位首座的大陣共鳴,在搖光島上空形成微縮版的紫霄地脈投影。
    劍令突然飛向投影中心,紫霄仙宗方向隨即射來一道金光。兩地相隔萬裏,地脈卻在此刻貫通!程禹青藤劍感應到:"宗門劍龍在呼應!"
    投影中浮現紫霄地脈全貌,七十二峰劍池同時發光。這些光芒通過地脈匯聚到主峰,再由龍鱗劍殘餘的感應射向海外。兩股力量在劍令處交融,形成前所未有的澄淨劍意。
    太古劍龍的攻勢突然停滯,似乎對這縷劍意有所忌憚。趁此機會,張鐵山將新鑄的三條寒鐵鎖鏈全部固定。阿翠心劍映照出海底:那龐然大物暫時退回深淵,但龍睛已經半睜……
    "不夠。"莫懷遠聲音發顫,"劍典記載,需七令齊聚才能徹底鎮壓。"
    陸長生凝視手中劍令,其背麵刻著其餘六島方位。而更令人憂心的是,劍令正在持續發熱,仿佛在預警更大的危機……
    喜歡長生從撿到太古玄龜開始請大家收藏:()長生從撿到太古玄龜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