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殿試題目,何謂無為?

字數:4111   加入書籤

A+A-


    伴隨著聲音,太虛殿內,一名約莫十四五歲的小道姑走了出來。
    她麵容白皙的有些不正常,但一對眸子格外靈動,此刻正打量著四周,當看見許夜時,靈動的眸子明顯一亮,透著幾分好奇神色。
    許夜也僵了一下,這是公主?
    公主打扮成道姑?
    這皇帝也是個人才,自己修道就算了,竟然連女兒也搭上了?
    “小九,你怎麽出來了,這是殿試,不得胡鬧!”
    太子見狀開口道。
    九公主趙熙兒嘿嘿一笑,“太子哥哥,殿試不就是吟詩作對嘛!熙兒看了星河詩集,還有白娘子、紅樓夢,裏麵的詩詞太美了,正好星河詩仙是本屆會元……”
    原來是個小粉絲,許夜感覺有些飄。
    自己的小粉絲都發展到宮裏了。
    這會提議作詩,分明是給自己開後門啊!論作詩,斷水流大師兄表示,在座的都是渣渣,狀元什麽的,那還不是一句話。
    “九公主提議雖好,不過,如此一來,對其它學子是不是有些不公平?……”有官員開口道。
    這話意思很清楚了,九公主都知道星河詩仙之名,比作詩,不就等於把狀元拱手相送嘛!
    趙熙兒撇撇嘴,看似想說什麽。
    這時,趙天行已經開口了,看向曾布道:“曾愛卿以為呢?”
    皇帝陛下突然這麽一問,而且點名,眾人目光都不由看向了曾布,畢竟這段時間各種傳聞,有單純八卦的,也有朝堂政敵。
    怎麽都好,因為鍘美案,曾布和曾家確實受到了極大影響。
    曾布此刻臉色也僵了僵,但還是拱手道:“臣沒有看法,殿試向來由陛下出題,寓意天子門生,陛下覺得可便可……”
    趙天行點頭道:“曾大人說的不錯!”
    “不過,馮大人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真若比詩詞,好像是有些不公,總得給其它人一些機會。”
    “而且,朕若沒記錯,許會元也說,詩詞隻是小道……”
    許夜:“……”
    尼瑪!那是裝逼時說說的,咱能不較真嗎?
    考試時當然是考詩詞好,不然去哪抄?
    許夜感覺有些心累。
    不過還好,他對什麽狀元本就沒啥興趣,反正已經完成了娘子的目標,剩下的愛咋咋地吧!
    趙天行又道:“既然不說小道,那今天的殿試就說說大道吧!”
    “聖人說大道無為,那麽,何謂無為?”
    殿試題目出來了,何謂無為?
    一眾舉子全都傻眼了,他們從小讀的是四書五經,如今卻要他們解釋何謂無為,這不是鬧嘛!
    許夜也有些懵,這特麽就是景朝皇帝?難怪下麵情況不咋地,這是修道修昏了頭,一天到晚盡研究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去了。
    好好一個殿試,硬是被整的不倫不類。
    比詩詞的話,雖然是小道,但好歹和讀書人的身份說的過去。
    要不來點策問也行啊!
    何謂無為?這也算殿試題目?
    許夜無力吐槽。
    算了!他也懶得理會,裝死就完了,讓其它人上吧!
    然而,這樣的題目,其它舉子顯然也很為難,雖然有少人上前回答,可大多都差強人意,且都是老生常談,一旦追問,更是一問三知,典型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也難怪,大家都是讀書人,誰沒事去研究這個,備考都來不及。
    趙恒微微擰眉。
    趙熙兒也撇撇嘴,一臉無趣的樣子。
    一眾大臣同樣神色各異,看不出什麽反應。
    這時,又一名舉子走了出來,上前道:“回陛下,學生以為,大道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無為是不做無意義的事,正所謂無為而無不為……”
    此人名叫李平安,會元成績不錯,兩浙學子閑聊時還提及過。
    所以許夜大概知道一些,下意識點了點頭,這算是比較正統的解釋。
    當然,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見仁見智,沒有正確答案。
    果然!謝臨淵似乎有不同的看法,也走了出來,口中問:“敢問李兄,什麽是自然?什麽又是順應自然?”
    李平安頓了一下道:“打雷下雨是自然,四季更替是自然,春天播種秋季收割便是順其自然,若是冬天播種,便是逆天而為,最終隻能徒勞無功。”
    這話贏得了不少人稱讚。
    可謝臨淵又問:“這是自然氣象,具體到事物呢?若被地痞壓迫,明知毫無勝算,反抗甚至會喪命,是否該反抗?”
    李平安道:“如果會喪命,那李某以為當先忍讓,事後再報官……”
    謝臨淵繼續問:“那若是北方鐵騎南下,明知不敵呢?”
    這!
    李平安一下僵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四周人群臉上也不禁露出為難神色,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難道說順其自然?那不就是投降退縮嘛!
    許夜眼神也變得有些玩味,這個謝臨淵,還挺犀利。
    “那以謝兄所言呢?何謂無為?”
    李平安反問。
    不少人也都露出了好奇的目光,似乎都想聽聽謝臨淵怎麽說。
    謝臨淵道:“謝某以為,無為就是字麵意思,既是不為,隻不過這是聖人之言,世人不相信聖人之言會這麽簡單,或者不願意相信聖人會有這麽消極的心態,所以強行解釋。”
    “但世人忘了,聖人和我們追求的不一樣,聖人追尋的是天道,天道自然,可放在人道卻行不通。”
    四周眾人臉色都露出詫異。
    趙天行眼神也有些波動。
    李平安問道:“那人道該如何?”
    謝臨淵道:“當然是孔聖人說的有為,人道昌盛,一直都是在和自然做抗爭,若順其自然,那我們今天應該還是穿樹皮、住山洞,正是因為與自然抗爭,我們的祖先才發明了耕織,才學會了建造房屋等等。”
    “麵對強敵時,哪怕明知不敵,也在所不惜。”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種精神才是人道昌盛的原因所在,而並非無為,無為隻適合天道,不適應人道……”
    現場陷入了寂靜,不少人在沉思,部分大臣眼神則變得有些怪異。
    趙天行臉色也微微沉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