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京師與帝,誰重?

字數:6922   加入書籤

A+A-


    顧淵朝著朱元璋和老朱棣看了一眼。
    “兩萬人擊敗五十萬明軍,或許有些誇大了,以我看來這兩萬人可能指的隻是瓦剌本部的人馬!!”
    顧淵略微思索,他此前也是看過老朱棣領兵作戰的。
    在他看來,大兵團作戰,兩萬和五十萬,這之間的差距,根本不是什麽戰術之類就能彌補的。
    那是五十萬訓練有素的兵卒,不是五十萬頭豬。
    朱祁鎮即便能力再差,他手底下的將軍總不能都是水貨吧!
    而後世流傳的兩萬人,明顯有些誇大,更甚者,目的就是為了諷刺這一戰,貶低朱祁鎮。
    實際上,結合史料來看草原部族的情況。
    此時的瓦剌已經控製了韃靼,基本上將草原部族都給整合了起來。
    如此情況下,也先率領的兵馬怎麽可能隻有兩萬騎兵?
    後世有計算過,兩萬兵馬大概率是瓦剌本部的騎兵,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草原部族,整體下來,可能有十幾萬之眾。
    如此,十幾萬騎兵對五十萬,獲勝的概率才算是有那麽點正常。
    “顧兄弟說的對!”
    老朱棣在邊上點了點頭:“爹,咱們都沒少和那些蠻子打交道!”
    “那些草原部族,自漢以來,便是誰的拳頭大聽誰的!”
    “若是顧小子說的沒錯,如今的瓦剌怕是已經將整個草原部族都給整合了起來!”
    “如此,十多萬騎兵,才是常態!”
    從宣德朝到正統,二十年的時間。
    草原部族自然也足夠發展起來了,整合十多萬的騎兵,根本算不了什麽。
    土木堡具體發生了什麽,眼下還不清楚。
    但!
    老朱棣和朱元璋心裏已然清楚,這一場大敗,可能不僅僅是朱祁鎮一個人的問題!
    整個大明朝廷,也脫不了一點的幹係。
    “現在怎麽說?”
    顧淵朝著兩人看了看,下意識朝著北京城的方向望了望!
    此地距離京師也就隻有幾十裏的路,要去京師的話,大概也隻是半天的功夫。
    剛才的探子已經說過了,眼下是正統十四年,九月多。
    算算時間,距離京師保衛戰,也就隻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若是朱元璋和朱棣前往京師的話,之後的京師保衛戰會是什麽情況,想來會簡單一些。
    “不用急著回去!”
    朱元璋擺了擺手,眼前的情況,很明顯,正統朝的內部明顯是有著巨大的問題的。
    此番,皇帝被俘,這其中的問題很大。
    朝廷如果有問題的話,那麽魚兒也是時候冒出水麵了!
    若是他們此番回到京師的話,無異於打草驚蛇,容易讓那些人有所準備。
    這般情況,遠不如等待時機!
    “爹說的對,朱祁鎮那小子既然已經被俘了,那如今前往京師並沒有任何的意義!”
    朱棣朝著朱元璋看了一眼。
    兩人對視間,一瞬間便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將探子都派出去!”
    “不僅僅是京師的動向,咱也要知道也先那邊是什麽情況!”
    朱元璋開口,緊跟著老朱棣便跟著下令,四周的探子聽到命令後,隨即便跟著四散了開來。
    兩人沒有過多的猶豫,隨即便帶著大軍尋找高處山林中就地紮營。
    同一時間!
    京師,紫禁城。
    此刻,大明朝留在京師的一幹官員連帶著當朝太後、郕王朱祁鈺,一眾人盡皆聚首於奉天殿內。
    “諸位,爾等都知道陛下被俘的消息了吧!”
    “說說吧,現如今怎麽辦!”
    太後孫氏冷聲開口,整個殿內這一瞬間有些靜的可怕。
    一眾官員,多數都低著腦袋,一邊的郕王亦是有些心亂。
    皇帝被俘,對於整個大明來說,簡直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如此消息,跟宋朝時的靖康之恥又有什麽區別。
    對於這些在朝的官員來說,這無疑是丟大明的臉麵。
    “回太後的話,朝廷已經派出使節,要求也先釋放陛下!”
    這功夫禮部尚書胡濙ying)硬著頭皮站出來說了一句。
    隻是這話說出口,不僅僅是其他官員,連帶著胡濙自己都有些底氣不足。
    皇帝被俘,僅僅靠使節便想要讓也先釋放皇帝,這怎麽可能!
    前兩日大同城的軍情已經傳了過來,整個大同城幾乎都要被也先打殘了。
    現如今,整個北方九邊之地,已然被撕開了一道巨大的口子,也先的部隊在整個北方現如今已然是策馬揚鞭。
    如入無人之地。
    根據前線傳來的消息,也先現下正整合了十多萬大軍從好幾路,往京師之地而來。
    這哪裏是來議和的。
    這是要攻擊京師啊!
    這般情況下,朝廷想要和對方議和,想要讓對方釋放皇帝,怎麽可能!
    也先他們,是想要重複宋朝時候攻陷帝都的場景啊!
    “國不可一日無君,諸位可明白!”
    “無論如何,爾等都要將陛下解救出來,不管也先他們提出什麽條件,照本宮說的,答應他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後孫氏沉聲看著底下的一眾朝臣,這功夫除兵部尚書沒在朝堂,其餘五部尚書皆是黑著臉。
    答應!
    答應什麽?
    答應將京師之地讓出去,將整個北方劃地給也先嗎。
    用如此大的代價,換一個皇帝回來?
    怎麽可能!
    現如今,因為明軍戰敗的消息,整個北方到處都是逃竄的流民。
    也先入境,北方的千裏沃野,如今已經被霍霍的不成樣子。
    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啊。
    為了一個皇帝,就將整個北方之地都拱手相讓,大明從此便如同南宋一般,偏安一隅嗎?
    此時正值兵部右侍郎的於謙,心已經沉到了穀底。
    大明的江山社稷重要,還是一個年輕的帝王重要。
    大明是不可一日無君,但大明,如今重要的不是一個帝王。
    換回來一個朱祁鎮又能怎麽樣?
    將整個北方拱手相讓,大明的江山社稷還能存續下去嗎?
    於謙清楚,土木堡兵敗的事情有些詭異。
    這朝堂之內,不知道藏了多少齷齪之舉、蠅營狗苟的禍心之輩。
    明軍行進的路線,於謙看過。
    也先部隊的行軍路線更是有些不對,他們就像是早就知道皇帝所在的位置一樣。
    很明顯,這是有人勾結外族,通風報信。
    但是,可能那通風報信的人也沒想到,事到如今,結果竟然變成了這般樣子。
    一發而不可收拾。
    也先之輩,狼子野心。
    於謙是永樂朝的進士,如今的他倒也能算得上是四朝老人了。
    從永樂朝開始,他的官階雖然不高,但偶爾倒也能參與朝堂大事。
    到宣德時期,先帝將他外派,讓他巡撫各地,便是讓他不要參與到朝堂的鬥爭之中。
    他明白,如今大明的內部,早已經有問題了。
    也是,現如今,有人已經開始提議要遷都了,這般話當真是可笑啊!
    ……
    孫太後走了!
    留著朝堂上的一眾人商討著如何應對也先,如何換回皇帝。
    但在於謙看來,這又有什麽用呢!
    京師和皇帝,到底誰更重要。
    或許在孫太後看來,自己的兒子更為重要一些。
    但在於謙看來,皇帝或許可以換,但京師之地卻不能丟。
    京師乃是控製這整個大明北方的重中之重,一旦沒了京師之地,整個北方便也相當於跟著丟了!
    如今,先帝還有子嗣在朝。
    皇帝,不是非他朱祁鎮不可。
    大明此番,已經到了危局之境,換一個皇帝,又有什麽不可能的。
    腦海中冒出來想法之後,於謙的下意識便朝著一邊的郕王看了過去。
    此刻的朱祁鈺正低頭捏著手,站在一邊像是被朝臣忽略了一般。
    直至於謙開口。
    “郕王殿下,如今這般情況,您怎麽看?”
    隨著於謙開口,一邊的吏部尚書王直下意識也將目光看向了站在一邊的郕王朱祁鈺。
    後者愣了下,回過神連忙看向一眾朝臣。
    “諸位大臣做主就好,孤王的意思,也是和太後想的一樣!”
    “此番皇兄遇難,若是能贖回皇兄,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朱祁鈺沒有太多的看法,他隻是一個連就藩都沒有的王爺罷了!
    大明從永樂朝開始,對於藩王的要求便極為嚴苛。
    按道理來說,以他這般年紀,本該早早的去封地就藩的,隻是皇兄不舍的他,強行將他留在了京師之地。
    但一個藩王,身處京師,朱祁鈺自然知道自己該幹什麽,不該幹什麽!
    藩王,本身就過於敏感。
    更何況,還是在如今這般的情況之下。
    他能做什麽,最好的便是什麽都不做,隻有不做,才不會犯錯!
    “殿下乃是先帝子嗣,如今國朝危難,陛下又被外族俘虜,我等皆是六神無主,殿下是時候該站出來了!”
    吏部尚書盯著朱祁鈺,突然間開口說了一句。
    這話一開口,整個大殿內仿佛都跟著靜了一些。
    於謙的眼神亮了亮,目光下意識朝著王直看了一眼,略微有些思索。
    聽到這話的朱祁鈺有些發慌,緊跟著便是連連擺手。
    “祁鈺隻是一介藩王,蒙得皇兄厚愛,才留守京師,如此大事,孤王何德何能堪當大人,尚書莫要瞎說了!”
    ——
    喜歡開局被老朱綁架,我反手踹他大胯請大家收藏:()開局被老朱綁架,我反手踹他大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