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賀氏公關發聲明

字數:13463   加入書籤

A+A-


    午後的陽光透過賀氏集團總部大樓的巨大落地窗,如金色的紗幔般輕柔地灑在精心布置的新聞發布會現場。這是一場倉促而又重要的發布會,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危機,a廳被臨時改造成了一個專門的場所。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這是為了確保環境的衛生而進行的清潔工作所留下的痕跡。與此同時,新裝修木材的氣息也在空氣中若有若無地飄蕩著,那是剛剛完成的裝修工程所散發出來的味道。這兩種氣息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氛圍,既有著緊張的氣氛,又透露出一絲新的開始的希望。
    原本寬敞的空間被巧妙地分割成了三個區域:媒體區、發言區和貴賓區。每個區域都擺放著一排排印有賀氏集團ogo的黑色座椅,上麵用銀色絲帶精心點綴,仿佛在黑暗中閃爍的星星,試圖在這緊張的氛圍中透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奢華。
    巨大的橢圓形紅木會議桌穩穩地占據著中央位置,它的存在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份莊重和嚴肅。桌麵上鋪著嶄新的白色桌布,一塵不染,宛如冬日的初雪。在這潔白的背景上,擺放著精致的瓶裝礦泉水,瓶身透明,清澈的水在陽光下折射出微弱的光芒。此外,還有印有集團標識的便簽本和鋼筆,它們整齊地排列著,等待著被使用。
    幾盆修剪得一絲不苟的大型綠植點綴在桌子兩側,它們的葉片油亮翠綠,仿佛在默默注視著這一切,屏息以待即將到來的風暴。這些綠植不僅為空間增添了一抹生機,也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緊張的氣氛,讓人感到一絲寧靜。
    賀氏公關部經理楊琳站在台前,距離她幾步之遙是一排鋥亮的攝影攝像機和舉著長槍短炮、表情各異的記者們。她今天穿著一身剪裁得體的深灰色職業套裝,頭發一絲不苟地盤在腦後,露出光潔的額頭和線條優美的天鵝頸。她的妝容精致而克製,口紅是沉穩的暗紅色,恰到好處地增添了幾分職業女性的氣場。然而,隻有她自己知道,此刻她攥著話筒的手心已經沁出了細密的汗珠,高跟鞋仿佛踩在棉花上,讓她感覺腳下有些發虛。
    自從半個多月前,那個關於蘇瑤和競爭對手趙天明之間不清不楚關係的爆炸性新聞在網絡上掀起驚濤駭浪以來,整個賀氏集團,尤其是公關部,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壓狀態。楊琳作為公關部的負責人,更是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她不僅要麵對外界鋪天蓋地的質疑和惡意揣測,還要時刻安撫公司內部動蕩不安的人心,更要時刻揣摩董事長賀振國和總裁賀淩軒那微妙而沉重的期望。
    蘇瑤,這位賀淩軒親自挑選的未婚妻,一個在進入賀家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商業背景、以藝術設計見長的年輕女子,一夜之間從“幸運兒”、“賀家少奶奶”的光環中跌落,被貼上了“插足者”、“心機女”的肮髒標簽。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捕風捉影的爆料、惡意p圖的騷擾、甚至人身威脅。一時間,蘇瑤的名字成了八卦周刊的頭條,成了社交媒體上謾罵和攻擊的對象。這對剛剛確立關係不久、尚未完全融入賀家核心圈子的兩個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而賀氏集團,這家以穩健經營和良好商譽著稱的百年企業,也因為這場風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股價波動、合作夥伴觀望、客戶疑慮,每一個負麵新聞都像一把鈍刀子,割扯著這個龐大商業帝國的神經。賀淩軒作為集團未來的掌舵人,他的個人形象與公司聲譽緊密相連,蘇瑤的名譽受損,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他眼光和品味的質疑。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楊琳終於開口,她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了整個會場,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但很快就被她強大的意誌力壓製下去,變得清晰而穩定。“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蒞臨本次新聞發布會。我是賀氏集團公關部經理楊琳。今天,我們聚集在此,隻有一個目的——”
    她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台下密密麻麻的記者麵孔,那些或好奇、或審視、或帶著明顯敵意的目光,像針一樣刺在她臉上。她深吸一口氣,胸腔裏那顆狂跳的心髒似乎稍微平複了一些。
    “——主要是為了澄清近期關於我們集團,以及我個人,不,是關於一位無辜受到惡意中傷的蘇瑤小姐的一些不實傳聞。”她的語速不疾不徐,措辭謹慎,每一個字都經過了反複推敲。
    台下,記者們立刻來了精神,各種錄音筆、手機錄音功能被悄然打開,閃光燈也開始不停地閃爍。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在這片閃光燈的海洋中,正式拉開了序幕。
    楊琳的目光落在第一排一位戴著眼鏡、表情嚴肅的中年男記者身上,那是《商海周刊》的資深記者李明,以提問犀利、追蹤挖料能力強悍而聞名。她知道,第一個問題一定會非常棘手。
    果然,李明率先舉起了手。
    楊琳點了點頭,示意他提問。心裏卻在飛速盤算著他會問什麽。
    “楊經理,感謝你給我們這個機會。我的問題是,”李明推了推眼鏡,語氣平穩,但問題卻直擊要害,“關於網絡上流傳的蘇瑤小姐與趙天明先生之間存在不正當關係的傳聞,賀氏集團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就認定這些是‘純屬虛構’的?請問你們掌握了哪些‘充分的證據’來證明她的清白?這些證據是否可靠?能否向公眾展示?”
    這個問題非常尖銳,直接質疑了賀氏集團的調查能力和結論的可信度,甚至暗示了所謂的“證據”可能隻是匆忙編造的說辭。
    楊琳心中一緊,但臉上並未顯露分毫。她早就預料到會有這樣的問題,並且賀淩軒和法務部、技術部已經為此準備了數日。
    “感謝李記者的提問。”楊琳的語氣依舊平靜,但眼神中多了一份堅定,“我們理解公眾對這件事的高度關注,也理解大家希望了解真相的迫切心情。賀氏集團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絕不會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輕率地發表聲明。”
    她稍微停頓,似乎在組織語言,目光掃過全場,然後落在了第二排一位正在奮筆疾書的年輕女記者身上,那是娛樂板塊的記者,似乎對蘇瑤的個人故事更感興趣。
    “事實上,自從謠言出現的第一天起,賀氏集團就高度重視,並在總裁賀淩軒先生的直接指示下,成立了由法務部、技術部、內部審計部門以及我本人組成的聯合調查小組,”楊琳的聲音逐漸變得有力,“我們對網絡上的所有相關信息進行了全麵、細致、深入的追蹤和分析,溯源了信息發布的源頭ip地址,梳理了相關賬號的注冊信息和曆史活動記錄,並委托了國內頂尖的網絡安全公司和司法鑒定機構協助取證。”
    她故意放慢了語速,強調著每一個專業術語和步驟,試圖營造一種嚴謹、科學、不容置疑的氛圍。
    “經過不到十天的緊張工作,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楊琳加重了語氣,“這次針對蘇瑤小姐的造謠誹謗事件,是一場有預謀、有組織的網絡暴力行為。我們已經掌握了相關的電子證據,包括但不限於:原始惡意帖文的編輯後台記錄、傳播鏈條的關鍵節點信息、以及部分匿名賬號背後真實身份的初步線索。”
    她話鋒一轉,目光再次變得銳利:“至於是否能夠向公眾展示這些證據,考慮到目前案件可能涉及的法律訴訟程序,以及保護調查過程中其他無關人員隱私的需要,我們暫時無法做到全部公開。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證,我們掌握的證據鏈是完整、充分且有效的,足以支持我們的結論。並且,我們已經將這些證據整理備案,必要時將提交給司法機關,追究造謠者和惡意傳播者的法律責任。”
    這個回答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賀氏的決心和行動,又巧妙地避開了立即公開敏感證據的難題,將皮球踢給了未來的法律程序。台下記者們雖然有些失望沒能立刻看到“猛料”,但也對賀氏的專業態度表示了一定的認可。李明推了推眼鏡,似乎還想追問,但楊琳搶先一步,繼續說道:
    “同時,我要特別說明一點,”她的聲音柔和了一些,目光中帶著一絲同情,“在這次事件中,蘇瑤小姐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傷害。作為事件的另一位當事人,也是我們集團總裁的未婚妻,她的名譽和情感都受到了嚴重的踐踏。我們對此深感痛心和憤怒。”
    她的語氣真摯,似乎帶著一絲感同身受的情緒,這讓現場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
    “賀氏集團一直秉持‘誠信為本,德行天下’的經營理念,我們視企業聲譽為生命,同樣尊重每一位員工和合作夥伴的人格尊嚴。對於這種惡意中傷、詆毀汙蔑的行為,我們表示最強烈的譴責!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利用網絡平台,肆意踐踏他人的名譽和清白!”
    說到這裏,楊琳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義憤填膺的力量,目光掃視全場,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我們召開這次新聞發布會,不僅是為了澄清事實,更是為了向那些躲在陰暗角落裏散布謠言、製造事端的不法之徒表明態度:賀氏集團有決心、有能力扞衛自身的合法權益,也有義務保護每一位受到不公對待的人!我們相信,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這番慷慨陳詞,贏得了現場部分記者的一絲掌聲,也暫時壓製住了那些質疑的聲音。
    短暫的沉默後,另一位記者站了起來,是本地電視台新聞頻道的記者。他的問題更加直接,也更加個人化。
    “楊經理,謝謝你的回答。我的問題是,關於趙天明這個人,我們知道他曾是賀氏集團的合作夥伴。請問,賀氏集團終止與他合作的具體原因是什麽?僅僅是因為這次事件嗎?還是說,在此之前就已經發現了他的問題?這次事件是否暴露了賀氏集團在合作方選擇和風險管控方麵存在漏洞?”
    這個問題將矛頭指向了賀氏集團自身的管理,意圖將一起個人緋聞事件,與企業的經營風險聯係起來,無疑是想擴大負麵影響。
    楊琳心中暗罵一聲,這個記者果然不是省油的燈。她早就準備好了應對方案。
    “這位記者朋友的問題非常好,也很有深度,體現了大家對賀氏集團的關心和負責的態度。”楊琳先是讚揚了對方,試圖緩和氣氛,然後才緩緩說道:“趙天明先生確實曾是賀氏集團的長期合作夥伴之一,我們在多個領域都有過愉快的合作經曆。”
    她頓了頓,語氣變得有些惋惜:“但是,商業合作的基礎是誠信和共贏。隨著合作的深入,我們逐漸發現,趙天明先生在合作過程中,存在一些與我們企業價值觀和文化理念不符的行為。比如,在某些項目執行過程中,他的團隊表現出拖延、推諉、甚至試圖偷工減料以謀取不當利益的情況。對此,我們曾多次溝通、警告,甚至動用合同條款進行約束,但收效甚微。”
    她巧妙地將話題從“個人品德”引向了“商業行為”,避開了直接評價趙天明的人品,轉而指責其在商業合作中的瑕疵。
    “至於這次事件,”楊琳話鋒一轉,“雖然趙天明先生目前被證實是這次惡意謠言的主要策劃者和傳播源頭之一,但這隻是我們最終決定終止與其所有合作的眾多因素之一,而非唯一或最初的原因。可以說,我們對合作方的選擇和評估一直有著嚴格的標準和流程,並且在合作過程中也保持著密切的監控和評估。這次事件,恰恰暴露出我們在對合作方背景調查和風險預警機製方麵還存在可以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她坦誠地承認了“可以改進”的地方,這種不推卸責任的態度反而贏得了一些記者的好感。
    “對此,賀氏集團高層高度重視,已經責成風控部門和合規部門進行全麵審查和反省,並將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改進方案,進一步強化我們的合作方篩選、評估和風險管控體係,堅決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我們賀氏集團曆經百年風雨,靠的就是誠信經營和穩健發展,絕不會因為個別事件而動搖我們的根本原則。”
    這番回答,既解釋了終止合作的原因,承認了問題,又展示了改進的決心,將負麵影響降到了最低。
    那位電視台記者似乎還想說什麽,但看到楊琳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終還是坐了下來。
    接下來的提問,雖然依舊尖銳,但大多圍繞著事件的細節、蘇瑤的現狀、賀淩軒的態度等展開。
    “楊經理,請問賀淩軒總裁對蘇瑤小姐此次遭受的不公待遇有何具體的表示和支持?他是否公開或私下裏對蘇瑤小姐說過什麽?”
    這個問題顯然是想挖掘更多關於賀氏家族內部,特別是這對未婚夫妻之間的互動細節,以滿足公眾的八卦心理。
    楊琳微微一笑,笑容中帶著一絲暖意:“賀總裁對蘇瑤小姐的遭遇感到非常痛心和憤怒。作為她的未婚夫,更是作為賀氏集團的負責人,他始終堅定地站在蘇瑤小姐身邊,支持她、保護她、相信她。”
    她稍微停頓,仿佛在回憶:“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賀總裁就明確指示我,‘不計代價,查清真相,還蘇瑤一個清白’。在整個調查過程中,他多次聽取匯報,親自協調集團內部資源,甚至為了獲取關鍵證據,不惜動用了一些非常的私人關係。”
    “他還經常抽出時間,親自去安慰和鼓勵蘇瑤小姐,告訴她要堅強,不要被流言蜚語擊倒。他說,‘清者自清,隻要我們行得正坐得端,總會迎來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我會一直陪著你。’”楊琳在複述賀淩軒的話時,語氣誠懇,眼神中閃爍著真誠的光芒,仿佛她自己就是那個被安慰的人。
    台下響起一陣細微的議論聲,不少記者眼中流露出羨慕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感動。這種高層之間的真摯情感,在充滿了利益交換的商業世界裏,顯得尤為珍貴。
    “那麽,蘇瑤小姐本人現在情況如何?她是否已經走出了陰影?她對這次賀氏集團的澄清聲明有何看法?”另一位女記者追問道,她的提問顯然帶著更多的同情。
    楊琳點了點頭:“蘇瑤小姐目前情緒已經基本穩定下來。經曆了這樣一場風波,對她來說無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和成長。我們都能看到,她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成熟了。”
    她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惋惜:“當然,心靈的創傷需要時間來撫平。但請相信,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賀氏集團是她的後盾,賀淩軒總裁是她最堅實的依靠,我們所有相信正義、尊重事實的人,都是她的朋友。”
    “至於她對聲明的看法,”楊琳微微一笑,“我相信,事實勝於雄辯。當真相擺在麵前,所有的誤解和汙蔑都會不攻自破。蘇瑤小姐最關心的,從來都不是這些無聊的炒作和誹謗,而是能夠盡快恢複平靜的生活,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她所熱愛的事業中去。”
    這個回答既保護了蘇瑤的隱私,又將焦點拉回了事件的本身和對未來的展望。
    在連續回答了十幾個問題後,發布會的氣氛逐漸趨於平穩。楊琳感覺自己的體力消耗巨大,喉嚨也開始隱隱作痛,但她知道,現在還不是放鬆的時候。她必須確保每一個問題都得到妥善的回應,不能留下任何可能被曲解或攻擊的漏洞。
    就在這時,一位坐在角落裏,一直沉默不語的年輕男記者突然舉起了手。他是剛剛成立不久的一家自媒體平台的記者,名叫陳默,風格以犀利、八卦、不按常理出牌而聞名。會場裏有不少資深記者都對他投去了警惕的目光。
    楊琳的心不由自主地提了起來。
    果然,陳默的問題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楊經理,”陳默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鏡,鏡片後麵閃爍著一絲狡黠的光芒,“我的問題可能有點跑題。我的理解是,賀氏集團今天召開發布會,主要目的是為了澄清關於蘇瑤小姐的謠言,同時也是為了挽回集團因這次風波受損的形象。那麽,我想請問的是,這次事件,除了對蘇瑤小姐個人和賀氏集團形象造成影響之外,是否也對賀氏集團內部,特別是某些高層的個人聲譽和地位造成了衝擊?比如說,有沒有可能,這次事件是集團內部某些勢力鬥爭或者權力博弈的產物?”
    這個問題極其敏感,直接將矛頭指向了賀氏集團的內部權力結構,甚至暗示了這次事件可能是“宮鬥戲碼”。如果回答不好,極有可能引火燒身,讓原本已經平息的風波再次掀起驚濤駭浪。
    會場裏的空氣瞬間凝固了。所有記者都瞪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等待著楊琳的回答。甚至連台下原本閉目養神的賀振國,也微微睜開了眼睛,目光銳利地投向發言台。
    楊琳感覺自己的心髒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幾乎要停止跳動。她的大腦飛速運轉,思考著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和可能的陷阱。陳默這個問題,看似無稽之談,但以他一貫的風格,很可能是在捕風捉影,或者受人指使,想要攪渾水,從中漁利。
    她看了一眼台下第一排就座的賀振國和賀淩軒,兩人的表情都異常平靜,看不出任何端倪。但她知道,這個問題絕對是衝著他們來的。
    怎麽辦?直接否認?說絕無此事?這顯得蒼白無力,反而可能坐實了別人的猜測。承認存在內部矛盾?那更是自亂陣腳,給了外界攻擊賀氏集團的把柄。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楊琳的腦海中閃過賀淩軒在她出發前給她的指示:“無論遇到什麽尖銳的問題,保持冷靜和專業。我們的核心信息是澄清蘇瑤的清白和維護集團聲譽。對於任何試圖將水攪渾的問題,要麽直接拒絕回答,要麽將其拉回到我們的核心議題上。”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這位記者朋友的問題非常……獨特。我想,你可能對我們賀氏集團的內部運作機製不太了解。”她的語氣依舊平靜,但眼神中卻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警告。
    “賀氏集團是一家有著百年曆史的家族企業,我們能夠發展至今,依靠的是幾代人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健全的管理製度和團結奮進的團隊精神。我們內部或許會有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觀點碰撞,這是任何組織都無法避免的正常現象。但這絕不意味著存在所謂的‘勢力鬥爭’或‘權力博弈’。”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全場,語氣變得嚴肅起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賀氏集團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內部傾軋和不正當競爭。所有的高層管理人員,都是憑借自身的能力和業績,通過正規的晉升渠道走到今天的位置。他們每一位都對集團忠心耿耿,兢兢業業,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至於這次事件,”楊琳加重了語氣,目光再次變得銳利,“其根源和本質,是外部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平台進行的惡意造謠和誹謗行為,這是一場針對個人和企業的卑劣攻擊,與集團內部毫無關係。我們今天召開發布會,就是為了向外界澄清事實,粉碎謠言,將公眾的注意力拉回到事件本身,而不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猜測和臆斷所誤導。”
    她巧妙地將問題定性為“外部攻擊”和“別有用心的猜測”,然後迅速將焦點拉回到發布會的主題上。
    “作為公關部負責人,我的職責是維護企業的聲譽和形象,而不是對未經證實的內部傳聞進行猜測和評論。我相信,明辨是非的公眾和我們廣大的媒體朋友們,也能夠分辨出什麽是事實,什麽是謠言。”她微微鞠躬,做出了一個結束回答的姿態。
    這個回答滴水不漏,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而是將問題歸咎於“外部攻擊”和“別有用心”,同時強調了集團的團結和內部管理的規範性,成功地將這次尖銳的提問化解於無形。
    陳默似乎有些意外,還想再追問什麽,但看到楊琳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和會場裏逐漸不耐煩的氣氛,最終還是悻悻地坐了下來。
    接下來的提問相對溫和了許多,大多是關於賀氏集團後續的品牌修複計劃、對受影響合作夥伴的安撫措施等等。楊琳都一一做了得體而專業的回應。
    整場新聞發布會持續了近兩個小時。當楊琳宣布發布會結束時,她感覺自己的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嗓子也幾乎要冒煙了。但當她看到台下賀淩軒和蘇瑤眼中那毫不掩飾的欣賞和欣慰,以及董事長賀振國嘴角那一閃而逝的滿意笑容時,所有的疲憊仿佛都在瞬間煙消雲散了。
    賀淩軒和蘇瑤率先走上台,向楊琳表示感謝和慰問。
    “楊經理,辛苦你了。今天你的表現非常出色。”賀淩軒的聲音溫和而真誠,他的目光落在楊琳身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對於這位臨危受命、力挽狂瀾的公關經理,他心中充滿了感激。
    “是啊,楊經理,今天真是多虧了你。你辛苦了!”蘇瑤也走上前,真誠地說道。她知道,為了這場發布會,楊琳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她輕輕握了握楊琳的手,傳遞著一份女性之間的理解和支持。
    楊琳看著眼前這位美麗而堅強的未婚妻,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連忙說道:“這是我應該做的。維護公司的形象,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人。”她的目光在蘇瑤和賀淩軒之間流轉,帶著一絲欣慰和祝福。
    就在這時,一位工作人員匆匆走到楊琳身邊,在她耳邊低語了幾句。楊琳的臉色微微一變,隨即恢複如常。她抬起頭,對賀淩軒和蘇瑤說:“淩軒,蘇瑤,董事長那邊好像有事找你們,我先失陪一下,你們先過去吧。”
    賀淩軒點了點頭,示意她放心。他和蘇瑤相視一笑,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對剛剛取得的勝利的喜悅。他們並肩走下發言台,向著坐在貴賓席上的賀振國走去。
    賀振國正端著一杯茶,細細品味著。看到兩人走近,他放下茶杯,臉上露出了和藹的笑容。
    “爸,楊經理,發布會非常成功!謝謝你們!”賀淩軒主動開口,語氣中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
    賀振國點了點頭,目光在兒子和未來的兒媳身上來回打量,眼中充滿了慈愛和驕傲:“是你們年輕人的努力,為賀氏贏得了尊重,也為蘇瑤洗刷了冤屈。楊琳確實幹得漂亮,臨危不亂,有膽有識。”
    蘇瑤微笑著回應:“謝謝董事長誇獎,也謝謝楊經理和公司所有幫助我的人。沒有大家,我可能很難撐到現在。”
    “哎,說起來,這次真是委屈你了。”賀振國的聲音帶著一絲歉意,“都怪我們把關不嚴,差點讓你受了不白之冤。幸好,事實證明你是清白的,賀家的眼光不會錯。”
    蘇瑤連忙擺手:“董事長您言重了。發生這樣的事情,不是任何人的錯。而且,我也相信邪不壓正,真相總會大白於天下。”
    賀振國欣慰地點點頭,然後話鋒一轉,神色變得嚴肅起來:“淩軒,蘇瑤,雖然這次風波暫時告一段落,但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網絡時代,聲譽和形象就是企業的生命,也是個人的臉麵。這次事件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也敲響了警鍾。”
    他看向賀淩軒:“作為集團未來的掌舵人,你要時刻保持警惕,完善公司的風控體係,加強對合作夥伴的甄別和監管。同時,也要更加注重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公眾形象,謹言慎行。”
    他又轉向蘇瑤:“蘇瑤,你以後也要更加小心。既然選擇了賀家,成為了淩軒的妻子,就要有心理準備,會麵臨更多的關注和審視。要學會保護自己,也要學會應對各種突發的危機。這次你做得很好,很堅強,希望你以後能繼續保持這份從容和智慧。”
    蘇瑤認真地聽著,鄭重地點頭:“謝謝董事長教誨,我記住了。我會努力學習和成長的。”
    賀淩軒也鄭重承諾:“爸,您放心,我一定會吸取這次教訓,帶領賀氏集團走得更穩、更遠。”
    賀振國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向窗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關於趙天明這個人,不能就這麽算了。雖然我們已經終止了合作,也準備追究他的法律責任。但是,僅僅這樣還不夠。”
    他轉過身,目光變得銳利而深邃:“淩軒,你安排一下,動用一切資源,查清楚這次事件的幕後黑手。我懷疑,趙天明很可能隻是被人當槍使了。我們要找出那個真正的策劃者,徹底斬斷這條毒蛇!”
    賀淩軒心中一動,他明白父親的意思。這次事件時機太過蹊蹺,而且攻擊目標如此精準,背後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難道是商業競爭對手所為?還是家族內部的某些人在暗中搞鬼?
    “爸,我明白了。”賀淩軒沉聲應道,“我一定會徹查到底,給公司和蘇瑤一個交代。”
    蘇瑤站在一旁,雖然不知道父親和哥哥在擔憂什麽,但從他們嚴肅的表情中,她也能感受到事情可能並不像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她握緊了賀淩軒的手,無聲地給予他支持。
    就在這時,楊琳也走了過來,低聲對賀振國和賀淩軒說了幾句。賀振國的眉頭微皺,隨即舒展開來,點了點頭。
    “好了,時間不早了,你們年輕人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賀振國站起身,“後續的事情,我會和淩軒還有董事會的其他成員一起商量。蘇瑤,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謝謝董事長。”蘇瑤和賀淩軒再次道謝,然後一起離開了會場。
    走在回辦公室的路上,賀淩軒的心情依舊有些沉重。雖然發布會非常成功,危機暫時解除,但他知道,事情並沒有完全結束。父親的叮囑,楊琳的匯報,以及陳默那個尖銳的問題,都讓他感到一絲不安。
    “在想什麽?”蘇瑤察覺到他情緒的變化,輕聲問道。
    賀淩軒停下腳步,轉過身看著她,眼中充滿了歉意和溫柔:“蘇瑤,對不起,讓你受了這麽多苦。”
    蘇瑤搖了搖頭,微笑道:“都過去了。而且,我不是一個人。有你在,有賀家在,我不怕。”
    賀淩軒緊緊握住她的手,心中充滿了力量:“嗯,有我在。以後,我絕不會再讓你受到任何傷害。”
    他的目光堅定而深沉,仿佛要將眼前這個柔弱卻又無比堅強的女孩,永遠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蘇瑤看著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踮起腳尖,輕輕在他的臉頰上吻了一下。
    “我們走吧,未來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一起麵對呢。”她的語氣輕鬆而充滿希望。
    賀淩軒看著她明媚的笑容,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他點了點頭,牽著她的手,大步向前走去。
    陽光透過走廊的窗戶,灑在他們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仿佛預示著他們將要攜手走過的漫長道路。雖然前路依舊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他們相信,隻要彼此信任,攜手同行,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迎來屬於他們的幸福明天。
    與此同時,在發布會現場的另一個角落,那位名叫陳默的自媒體記者,正快速地敲擊著鍵盤,將剛才發布會上的“猛料”——關於賀氏集團內部可能存在權力鬥爭的暗示性提問,以及楊琳滴水不漏的回答——整理成一篇語焉不詳、充滿了暗示和推測的文章,配上了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準備在自己的平台上第一時間發布出去。
    他知道,這篇文章很可能不會引起太大的波瀾,甚至會被主流媒體所忽略。但是,他更清楚,像這樣的“疑問”,就像是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雖然激不起巨大的浪花,卻能在平靜的水麵上留下層層疊疊的漣漪,久久不散。而這,正是他所需要的。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真相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夠引起人們注意和討論的話題。他已經成功地在這場風波中,為自己博取了足夠的關注度和流量。至於賀氏集團內部是否真的存在問題,那已經不是他需要關心的事情了。
    網絡就像一個巨大的、深不見底的漩渦,今天的熱點很快會被明天的新聞所覆蓋,但那些被攪動起來的泥沙,卻可能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慢慢沉澱。賀氏集團的危機雖然暫時解除,但這場風波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以及那些潛藏在暗處的目光和企圖,或許才剛剛開始顯現。賀淩軒知道,他和整個賀氏集團,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在這片波譎雲詭的商海中,立於不敗之地。而他和蘇瑤的愛情,也需要經曆更多的考驗和磨礪,才能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芒。前方的路還很長,挑戰也還有很多,但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一起去迎接風雨,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