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朝堂烽煙·禦案前的明暗博弈
字數:2417 加入書籤
永熙元年二月十九,金鑾殿內檀香縈繞,卻化不開滿殿凝重。雍寧身著玄色龍袍端坐龍椅,案頭堆積的奏章已逾半人高,最上方的加急文書印著鮮紅火漆——江南水患、西域商路梗阻、北疆軍糧短缺,樁樁件件都似懸在脖頸的利刃。
“陛下,工部奏請調撥十萬石糧食賑災,可戶部...”尚書令話音未落,便被禦史中丞打斷。老臣顫巍巍舉起彈劾奏章:“啟稟陛下,蘇侍郎之兄私囤糧米,致使糧價暴漲三倍!此等奸商不除,何以服眾?”
殿內群臣頓時爭執起來,爭吵聲中,雍寧的目光掃過階下——禮部侍郎袖中若隱若現的寒梅紋錦帕、禁軍統領腰間新換的西域彎刀、還有右相刻意遮擋的右手虎口處的新鮮傷痕,都與千機閣殘留的暗樁特征吻合。他摩挲著狼首刀殘柄,想起昨夜蘇婉兒的密報:“千機閣餘孽正借民生亂象滲透朝堂。”
“肅靜!”狼首刀殘柄重重拍在龍案,驚得眾人噤聲。雍寧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群臣:“戶部即刻核查糧庫,凡有貪墨者,斬立決。蘇卿,你親自督辦江南賑災,若再有誤...”他頓了頓,看向臉色發白的蘇侍郎,“提頭來見。”
退朝後,雍寧召來陳雨荷。她身著淡青色襦裙,手中捧著新繡的輿圖,每處受災郡縣都用朱砂標記,針腳細密如蛛網。“陛下,我讓繡娘們以特殊針法繡製地圖,遇水不化,遇火不滅。”她將輿圖展開,指尖輕點西域邊境,“這裏的繡線顏色有異,白姑娘說可能與千機閣殘留的毒源有關。”
正說著,白伊伊挎著藥箱匆匆趕來,發間沾著草藥碎屑:“陛下,那些被千機閣控製過的傷員又出現新症狀——他們開始模仿朝中大臣的筆跡和語氣!”她掏出幾封偽造的密信,信紙邊緣還帶著詭異的熒光,“若這些信流入敵國...”
“有人想讓朕後院起火。”雍寧的聲音冷如冰霜,雙生核心在胸口微微發燙。他想起今早朝堂上的爭吵,每一個爭執點都像是精心設計的陷阱。轉頭對陳雨荷道:“你帶著繡坊宮人,以修補龍袍之名,暗中查驗大臣服飾——千機閣擅用特殊染料,遇艾草會顯出血紋。”
與此同時,阿莉兒騎著戰鷹帶回急報。她翻身落地,雄鷹冠上還沾著北疆的風雪:“陛下,鐵鷹部發現偽裝成商隊的千機閣死士,他們運送的不是貨物,而是...”她掏出半截齒輪狀的金屬物,“能控製人心的傀儡機關!”
夜色漸深,雍寧獨自坐在禦書房,狼首刀殘柄在燭火下泛著幽光。案頭擺著三封密信:一封來自江南,舉報當地知府與千機閣勾結;一封來自西域,揭露右相與敵國通商;還有一封,直指陳雨荷的繡坊暗藏機關。他握緊碎玉吊墜,驚鴻印記與寒梅紋在掌心交相輝映——這分明是要逼他在信任與猜忌間自亂陣腳。
“陛下在為何事發愁?”陳雨荷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她提著食盒,裏麵是新做的桂花糕,“白姑娘說,甜食能緩解憂思。”她將糕點擺在案頭,目光掃過密信,繡針在袖中微微顫動,“這些信的繡紋...”
“是千機閣的嫁禍手段。”雍寧突然抓住她的手,“雨荷,朕寧可錯殺十封密信,也不願錯信千機閣一分。但朝堂不穩,民生凋敝,朕...”他的聲音罕見地透出疲憊,“朕需要時間。”
陳雨荷抽出繡針,在錦帕上飛速繡出一隻展翅的驚鴻:“陛下還記得冷宮的寒梅嗎?越是風雪交加,越要挺直枝幹。”她將繡帕塞進雍寧掌心,“明日早朝,我隨陛下一同前去。繡坊的姐妹們已暗中標記出可疑大臣,是時候收網了。”
次日清晨,金鑾殿外烏雲壓城。雍寧端坐在龍椅上,陳雨荷跪坐在側,手中捧著繡滿寒梅的諫言冊。當禦史再次彈劾蘇侍郎時,她突然展開諫言冊——上麵用夜光絲線繡著數十位大臣與千機閣往來的證據,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夠了!”雍寧拍案而起,狼首刀殘柄直指階下顫抖的禦史,“將這些千機閣餘孽即刻下獄!蘇卿,你暫代刑部,徹查同黨。”他掃視著臉色慘白的群臣,“凡與千機閣有染者,不論官職大小,一律抄家問斬!”
退朝後,雍寧站在承天門上,望著宮人押解著罪臣走過。陳雨荷遞來溫熱的茶盞,繡針在她指尖靈活翻轉,正在修補他龍袍上的破口。“陛下看,”她舉起繡好的驚鴻紋,“再殘破的衣裳,用心修補,也能煥然一新。這江山...亦是如此。”
雍寧握緊她的手,雙生核心與寒梅印記共鳴,在掌心綻出微光。遠處,白伊伊帶著藥童分發預防傀儡毒的香囊,蘇婉兒的算珠聲在刑部大牢外響起,阿莉兒的戰鷹正巡視著京城防線。他終於明白,治國平亂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抉擇——唯有握緊手中的刀,織密心中的網,才能在權謀與民生的夾縫中,踏出一條生路。
然而,當眾人以為局勢漸穩時,白伊伊在查驗罪臣遺物時發現了異樣。一隻看似普通的玉扳指,在艾草熏烤下竟浮現出血色咒文,與西域歸墟的傳說隱隱呼應。而此時的西域荒漠中,沙塵暴卷起漫天黃沙,露出半截刻著寒梅紋的石碑,上麵的古老預言正在被血色重新書寫...
喜歡假癡傻真狠人請大家收藏:()假癡傻真狠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