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當年
字數:2849 加入書籤
就在蕭啟全身心沉浸於對蘇煙背後勢力的追查時,京城驟然傳來一則重磅消息:為表兩國友好,寧國二皇子“寧景軒”將親自率領使團,前來恭賀盛國皇帝一個月後的壽辰。這消息就像一顆巨石,“轟”地一聲砸入湖麵,在京城掀起層層驚濤駭浪般的波瀾。
蕭啟聽聞此訊,心中陡然間警鈴大作。他心裏十分清楚,寧國與盛國表麵上一團和氣,可背地裏一直關係微妙。此番寧國二皇子竟親自率領使團前來,絕非單純為了給盛國皇帝賀壽這麽簡單。聯想到此前對蘇煙義父背後勢力與寧國隱隱存在關聯的懷疑,蕭啟越發篤定,此事背後必定隱匿著不可告人的陰謀。
“難道寧國此番行動,與蘇煙背後勢力近期的異動真的有聯係?如今距離皇上壽辰僅僅隻剩一個月,按照常理,使團定會提前抵達。在這不到一個月的短暫時間裏,究竟能不能及時……”蕭啟獨自坐在房中,濃眉緊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的腦海裏,各種線索與猜測如亂麻般交織在一起,他迫切地想理出這背後隱藏的真相。
寧國皇宮,鳳儀宮內,皇後林錦年正對著二皇子寧景軒苦口婆心地勸著,言辭間滿是擔憂與無奈。“軒兒啊,你究竟為何要向你父皇主動請旨前往盛國呢?你難道忘了嗎?當年,你那可憐的皇兄,就是去盛國遊曆,結果在歸來途中遭遇埋伏,不幸身亡啊!那可是你一母同胞的兄長,本宮至今都還記得他的音容笑貌。”林錦年說著,淚水瞬間湧上眼眶,聲音也不禁顫抖起來。
“當時種種跡象表明,此事必定和盛國脫不了幹係。這麽多年過去了,每念及此,母後的心就如刀絞一般。”林錦年抬手輕輕拭去眼角滑落的淚水,眼神中滿是喪子悲戚與痛苦。“母後已經失去了你的皇兄,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母後不想再經曆一次了。軒兒,現在你是母後在這世上最珍視的人,母後真的不想你盛國去冒險,母後不想再失去你啊!”說到此處後,林錦年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悲痛,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奔湧而出,泣不成聲。
二皇子寧景軒看著母親如此傷心,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悲傷與無奈,輕輕握住皇後的手,眼中滿是“堅定”與“決絕”。“母後,兒臣明白您的擔憂,兒臣又何嚐不思念皇兄。但正因如此,兒臣才要去盛國,調查清楚皇兄當年遇害的真相。而且父皇旨意已下,就沒有再收回的道理。而且盛國那邊也傳去了消息,現如今,無論如何,兒臣盛國此行都已是非去不可。”寧景軒微微皺眉,目光中透露出一絲冷峻,隻是那冷峻之下,藏著旁人難以察覺的陰鷙。
“母後,您放心,兒臣一定會小心謹慎,暗中查探當年之事的真相。若真如兒臣所料,是盛國有人蓄意謀害皇兄,兒臣定不會放過他們,定要為皇兄報仇雪恨!”寧景軒信誓旦旦地說道,可心中卻暗自冷笑,這場戲,他要演得逼真,才能騙過母後,順利達成自己的目的。
林錦年聞言心中滿是無奈,她深知自己這個兒子的性格,一旦下定決心,便很難改變。而且她也不知道為什麽,明明都是自己的孩子,可她對這個兒子卻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陌生感。而軒兒對她,似乎也總是隔著一層看不見的紗幕。從沒有像睿兒那般,對她展現過毫無保留的孺慕之情。
沉默了許久後,林錦年歎了口氣說道“罷了!軒兒你向來做事都很有自己主見,既然你心意已決,母後也不好再阻攔你。但你一定要答應母後,無論遇到什麽情況,都要以自己的安危為重。答應母後一定要平安回來見母後,好嗎?”林錦年緊緊握著寧景軒的手,仿佛一鬆開,兒子就會消失不見。
寧景軒輕輕將她擁入懷中,安慰道:“母後放心,兒臣一定會平安歸來。等兒臣查明真相,給皇兄一個交代,也讓母後不再為此事傷心難過。”他的聲音低沉而溫柔,仿佛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然而,在這看似誠摯的話語背後,寧景軒心中卻有著自己的算計。他清楚此去盛國,雖有風險,但隻要自己小心行事,一切都在他和師父的掌控之中。為了不辜負大家籌備多年的心血,哪怕要他踩著無數人的鮮血前行,他也在所不惜。
安慰了片刻,見林錦年情緒已經穩定後,寧景軒這才恭敬地起身,雙手抱拳,拱手告了退。
出了鳳儀宮後,寧景軒在宮道上緩緩停下腳步,神色冷峻,負手而立。他微微仰頭,目光投向那片蔚藍無雲的天空,眼神深邃而莫測。就這樣靜靜地佇立了許久,仿佛時間都在此刻靜止。
陽光灑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修長的身形,可那周身卻散發著一股讓人難以親近的寒意。寧景軒用手摸了摸肩上被眼淚浸濕的衣料,靜靜地看了片刻微濕的指尖。隨後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苦笑,搖了搖頭自語道:“母後啊母後!你這眼淚到底有幾分是為我流的呢?曾經的皇兄在你們眼裏,哪哪都好,可惜啊……”
其實,當年正是寧景軒和國師玄清,暗中啟動了盛國的一股勢力,在盛國回寧國的必經之路,精心設下埋伏。殺死了當時剛結束在盛國的遊曆,踏上歸途的寧國太子——寧景睿,而後又巧妙地嫁禍給了盛國。這一切謀劃得極為縝密,讓寧國眾人都堅信寧景睿之死,乃是盛國的惡意挑釁。
太子歸途被殺之事,傳回寧國,舉國震驚,朝堂上下一片嘩然,對盛國的憤怒如同熊熊烈火般燃燒起來。而寧景軒與國師玄清,便在這混亂之中開始了他們的下一步陰謀。
國師玄清利用皇帝寧衡對自己的信任,和自己對寧國上下的影響力,又借觀天象之名蠱惑群臣,渲染盛國的威脅與惡行,煽動起眾人的仇恨情緒。寧景軒則在一旁添油加醋,向寧衡哭訴兄長的冤屈,力主出兵盛國,為兄報仇,恢複寧國的威嚴。
在他們的聯手運作下,痛失愛子的寧衡,終究被怒火蒙蔽了雙眼,全然不顧朝中一些清醒之士的勸阻,毅然下達了對盛國宣戰的旨意。
隻是,令寧景軒和玄清都沒想到的是原本隻想隨軍積攢威望,以便日後能順理成章地登上高位的寧景軒,最後竟然會意外被蕭啟擒獲。一係列原本的部署也通通被打亂,害得他們不得不重新布局。也正是因此,盛國及蕭啟等人才有了這短暫的寧靜。
喜歡尺素寄山河請大家收藏:()尺素寄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