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網

字數:3285   加入書籤

A+A-


    蕭啟暗自思忖,目光在人群與馬車之間遊移不定。如今距離盛國京城越來越近,玄清等人的陰謀或許隨時都會付諸行動,留給自己的時間著實不多了。
    就在這時,隻見周嚴禮一臉憂色地快步走到寧景軒麵前,恭敬地行了個禮。寧景軒看到周嚴禮,微微一怔,旋即臉上浮現出一抹不達眼底的笑容,對著身旁的士兵隨意擺了擺手,那些士兵立刻心領神會,識趣地退到了一旁。
    蕭啟心中頓生疑竇,他用眼神向相對靠近寧景軒與周嚴禮二人的隨行士兵示意,讓其多加留意二人交談。自己則佯裝整理馬車上的物資,眼睛時不時瞟向兩人,心中暗自揣測著他們商議何事。
    “周大人,瞧你這一臉憂心忡忡的模樣,所為何事啊?”寧景軒似笑非笑地問道,眼中不經意間閃過一絲不耐。
    周嚴禮抬起頭,謹慎地環顧四周,隨後目光擔憂地望向盛國京城方向,壓低聲音說道:“殿下,此次寧、盛兩國和親意義非凡,必定會引得多方勢力關注。如今離盛國京城越來越近,臣這心裏反倒愈發不安穩,總覺得會有什麽變故。”
    寧景軒擺了擺手:“周大人,你就是想得太多,這和親乃是兩國修好的大事,能有什麽變故?你莫要自己嚇自己。這一路順風順水,如今都快到盛國京城了,難不成還會憑空生出什麽事端來?”他神色輕鬆,眼中卻隱隱透著一絲不屑,似乎對周嚴禮的擔憂極為不以為然。
    周嚴禮“殿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雖說表麵上風平浪靜,但暗中難保沒有潛藏的危機。您想啊,此次和親,關係到兩國的利益,說不定就有那些心懷不軌之人想要從中作梗。”
    寧景軒聽了收起了笑容,一臉正色道:“周大人,你莫要在此杞人憂天,亂了軍心。有本皇子在此,一切自會安然無恙。你隻需做好自己分內之事便好。況且,盛國那邊必然也是盼著和親順利,他們肯定也會做好防範,不會讓意外發生。”
    周嚴禮輕輕搖頭,眼中滿是憂慮:“殿下,話雖如此,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而且,據臣所知,這附近近日有些異常動靜。一些流民的行蹤頗為詭異,雖說看著像普通百姓,但臣總覺得事有蹊蹺。”
    寧景軒聞言臉色微變,眼中閃過一絲警惕,但很快又恢複鎮定:“周大人,你這是從何處得到的消息?莫不是你多慮了,他們或許隻是戰亂後流離失所的可憐人罷了。”
    周嚴禮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殿下,是微臣派出去打探消息的親信傳來的消息。那些流民出現的時間太過巧合,恰好在咱們的和親隊伍靠近此地之時。而且,據報,他們看似分散在各處,實則暗中似有聯絡。”
    寧景軒心中一凜,表麵上卻哈哈一笑,伸手輕輕拍了拍周嚴禮的肩膀:“周大人如此謹慎,不愧是我寧國棟梁。不過,此事也別太著急下結論。本皇子自會派人前去暗中調查一番,看看這些流民究竟是何來曆。”說著,他目光看似隨意地掃過四周,話鋒一轉,“對了,周大人,此次和親,盛國那邊接待的規格可有消息傳來?這眼看著就要到達盛國京城了,咱們可不能失了禮數。”
    周嚴禮微微一愣,沒想到寧景軒突然轉移話題,但還是立刻恭敬回應道:“殿下,據前方傳來的消息,盛國此次倒是準備得頗為周全,接待規格也符合兩國邦交之禮。不過,聽聞他們在沿途布置了不少暗哨,似乎對咱們也有所防備。”
    寧景軒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哼,盛國向來如此,膽小如鼠又疑神疑鬼。咱們行事多加小心些便是,莫要被他們抓住把柄。至於那些流民,本皇子自會暗中安排人手查探,周大人就不必過於憂心了。”
    周嚴禮躬身行禮:“是,殿下考慮周全,微臣謹遵吩咐。隻盼此次和親能順利完成,為我寧國謀得福祉。”
    寧景軒微微點頭,臉上恢複了那副從容的神情:“好了,周大人也去忙吧,確保隊伍一切安排妥當,莫要出什麽岔子。”
    周嚴禮再次行禮,而後轉身離開。寧景軒看著他的背影,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隨後也邁開步子,朝自己的馬匹走去。
    不多時,隊伍再次啟程。那個被蕭啟示意留意寧景軒二人談話的士兵,趁著隊伍行進、人員走動的間隙,裝作不經意地靠近蕭啟,將剛剛寧景軒和周嚴禮的談話,一字不漏地複述給他聽。
    蕭啟神色凝重,待士兵說完,他低聲問道:“確定沒漏什麽?他們說話時,神情如何?”
    士兵思索片刻,認真回道:“我聽得真真兒的,絕無遺漏。周嚴禮一臉擔憂,看著是真著急,可寧景軒一開始滿不在乎,後來聽周嚴禮說得詳細,臉色變了變,但很快又鎮定下來,還說要自己派人去查流民。”
    蕭啟心中暗忖,寧景軒這是不想讓周嚴禮過多插手流民之事,難道他早有安排?這裏麵的名堂恐怕不小。
    “你做得很好,繼續秘密留意他們。”蕭啟低聲說道,“尤其是寧景軒那邊,一旦他派出人手去查探流民,你務必要留意那些人的動向。行事千萬小心,別暴露了自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明白!”說罷,他微微側身,巧妙地融入行進的隊伍之中,繼續履行自己暗中監視的職責。
    士兵走後,蕭啟深吸一口氣,目光投向遠方。周嚴禮所提及的流民,會不會與玄清等人有關?而寧景軒的態度也頗為古怪, 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呢?
    若流民真是玄清等人暗中操控,那他們的目的是什麽?擾亂和親進程,製造兩國混亂從而從中漁利?還是有更深層、更險惡的用心,比如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做鋪墊?
    至於寧景軒,身為寧國二皇子,他究竟在這場陰謀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竟能不顧自家國家安危,多次參與到如此險惡的謀劃之中。蕭啟實在難以揣測這位二皇子心中所想,是被權力蒙蔽了雙眼,還是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苦衷?
    還有周嚴禮,看他憂心忡忡的樣子,似乎對這場陰謀有所察覺,卻又不得不聽從寧景軒的安排。他是真心為和親隊伍擔憂呢,還是也是另有隱情?或者說他本身就是陰謀的一部分,那憂心忡忡隻是偽裝,用來迷惑眾人,實則在按計劃行事,配合寧景軒達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蕭啟越想越覺得局勢複雜得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而自己被困其中,每一個判斷都關乎著能否破局。他必須盡快找到突破口,理清這團亂麻。否則,一旦和親隊伍進入京城,裕安公主又在君主身邊侍奉,若那時他們的陰謀再突然爆發,後果將不堪設想。
    喜歡尺素寄山河請大家收藏:()尺素寄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