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求娶

字數:3408   加入書籤

A+A-


    安兒看著蕭啟等人離開的背影,不禁輕輕蹙了蹙眉,心中泛起一絲不安。
    寧景軒似乎察覺到了安兒的情緒,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莫要擔心,既來之則安之。盛國皇宮雖陌生,但皇兄和‘父皇’一定會努力護你周全。隻要我們謹慎小心些,定能順利完成使命。”
    安兒聽懂了寧景軒的言外之意,她微微仰頭,看向寧景軒,勉強擠出一抹笑容,輕聲道:“裕安明白,裕安不會辜負皇兄和‘父皇’的期望。”
    驛館的侍從適時走上前來,恭敬地說道:“二位殿下,洗漱與休憩之所皆已準備妥當,請隨小人來。”
    寧景軒與安兒點點頭,在侍從的引領下,踏入驛館內院。庭院中靜謐清幽,花草繁茂,隻是二人此刻的心緒雜亂,皆無心欣賞這眼前的美好景致。
    夜幕很快降臨,華燈初上,盛國皇宮內一片燈火輝煌。寧景軒與安兒在侍從的引領下步入宴會大廳。大廳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群臣早已列席。隨著二人身影走近,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這兩位來自寧國的貴賓。
    盛淵高坐在主位上,身著明黃龍袍,麵容威嚴又不失和藹。待寧景軒與安兒行禮過後,盛淵抬手示意,笑著道:“無需多禮,二位遠涉千裏而來,舟車勞頓。朕特設此宴,一來為你們接風洗塵,二來也盼著盛寧兩國能就此化幹戈為玉帛,永結盟好。”
    說罷,盛淵舉杯示意群臣,朗聲道:“今日這宴會上,咱們暫且拋開國事的繁瑣,隻敘情誼。諸位愛卿不必拘謹,盡可開懷暢飲,一醉方休!”隨著他舉杯,殿內頓時響起一片碰杯聲,絲竹之聲也適時而起,為這場宴席更添幾分融洽氣氛。
    然而,寧景軒與安兒心中始終緊繃著一根弦,表麵上得體應對,談笑風生,暗中卻留意著周圍的一舉一動。
    不知不覺已酒過三巡,宴會上的氣氛愈發熱烈起來。絲竹之聲悠揚婉轉,眾人推杯換盞,整個大殿都洋溢著歡聲笑語。
    就在此時,蕭啟突然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緩緩起身,引得周圍人的目光紛紛投向他。他從容地離開自己的席位,一步步走到大廳中央。他神色莊重,單膝跪地,抱拳說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寧景軒見狀,心中猛地一跳,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手中的酒杯,目光緊緊鎖住蕭啟。想起蕭啟初見安兒時的異樣,直覺告訴他,蕭啟接下來所求之事,極有可能與安兒有關。想到這裏,他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
    原本正與身旁的大臣談笑風生的盛淵,聽到蕭啟的聲音,微微轉過頭來,目光落在他身上,饒有興致地問道:“哦?難得我們的大將軍能有所求,但說無妨,隻要朕能做主,一應允你便是。”
    蕭啟深吸一口氣,抬眼看了一眼安兒,而後才鼓起勇氣般,鄭重地朝盛淵說道:“陛下,臣自見到裕安公主的第一眼,便對其一見傾心。公主心懷大義,為兩國交好甘願遠嫁他國,臣內心欽慕敬佩不已。臣如今還尚未有婚配,故臣鬥膽懇請陛下賜婚,許臣迎娶裕安公主為妻。”
    眾人皆被蕭啟這突如其來的請求驚得瞠目結舌,臉上皆是難以置信之色。畢竟,在眾人的認知裏,盛國唯一的皇子尚且年幼,裕安公主又是以和親之名遠道而來。雖未明言和親對象,但大家也都心照不宣——公主此番前來,必定是要入住後宮的,日後承得聖寵,方能鞏固兩國邦交。
    但如今,蕭啟卻公然求娶裕安公主……
    寧景軒聞言心中一沉,不禁怒火中燒,卻又不得不強忍著。他知道,此刻在盛國的地盤上,自己不能輕舉妄動,否則隻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安兒也麵露驚愕之色,她怎麽也想不到,蕭啟竟然會突然提出這樣的請求。
    盛淵微微皺眉,目光在蕭啟、安兒與寧景軒之間來回掃視,沉思片刻後說道:“蕭將軍,此事不僅關乎裕安公主終生幸福,更關乎兩國邦交,絕非兒戲!你當真考慮清楚了?”
    蕭啟堅定地點點頭,抱拳說道:“陛下,臣心意已決,還望陛下成全。若能得償所願,臣定當以性命起誓,一生一世嗬護公主、珍愛公主,絕不讓公主受到絲毫委屈。”
    寧景軒聽到這,再也忍不住,他起身拱手對盛淵道:“陛下,裕安乃我寧國公主,此次和親,關乎兩國百姓福祉,意義非凡,和親人選,還望陛下三思。”
    盛淵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蕭將軍,你一片深情固然可嘉,但兩國和親,意義非凡,的確需從長計議。而且,婚姻之事向來講究你情我願,這可不是僅憑你一人癡心便可,此事還需聽聽公主的想法。”說罷,他將目光投向安兒。
    安兒強忍著心中的慌亂,從容起身行了一禮,緩緩說道:“陛下,承蒙蕭將軍厚愛。隻是裕安此次前來,乃是身負著兩國和平使命,在如此重任之前,裕安豈敢擅自做主,一切但由陛下與我父皇商議定奪便是。裕安此行唯有一願,那便是盼望著兩國能永結同好,情誼綿延不絕,如此,兩國百姓方能免受戰亂流離之苦,得以安居樂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盛淵微微點頭,讚賞地看了安兒一眼,笑著說道:“公主深明大義,實乃女中豪傑。如此顧全大局,真不愧是一國公主風範。怪不得我朝向來無心兒女情長的護國大將軍,也會對公主傾心至此。”他微微頓了頓,又掃視了一眼殿內眾人,繼續說道:“但和親一事,關乎兩國百年交好,茲事體大,切不可草率行事。”
    蕭啟心中一急,再次抱拳說道:“陛下,臣對公主的心意日月可鑒,還望陛下能體諒臣的一片赤誠。臣願以性命擔保,定會讓公主在盛國幸福安康,也會為兩國交好竭盡全力。”他言辭懇切,額頭微微沁出細汗,可見其內心的焦急與執著。
    就在這時,皇後杜芸書適時出言道:“陛下,臣妾倒覺蕭將軍與裕安公主二人當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公主姿容絕世,德才兼備,一言一行盡顯大國風範;蕭將軍又年少英武,戰功赫赫,乃我大盛國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材。”
    她稍作停頓,目光在安兒與蕭啟身上緩緩遊移,那眼神看似飽含欣賞與期許,繼續說道:“況且此次和親,本就未有指定人選。裕安貴為一國公主,身份尊貴無比,必然不能隨意指婚,將她委屈了去。隻是,縱觀我朝上下適婚兒郎,無論從出身、才學還是功績而論,也唯有蕭將軍才能勉強與之略配一二。”
    “陛下,”說著她微微欠身,“依臣妾看,若能成全蕭將軍這份赤誠心意,促成這樁美事,豈不是成就一段佳話?想必有蕭將軍這番情誼在,日後他與公主二人必定會是伉儷情深,琴瑟和鳴。此佳話若在兩國流傳,成為天下人津津樂道之事,兩國百姓也會因這份美好姻緣,對彼此更為親近,情誼自然也愈發深厚。這樣一來,盛、寧兩國的邦交,也定會因此變得愈加穩固。陛下,您覺得呢?”
    喜歡尺素寄山河請大家收藏:()尺素寄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