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詩會2

字數:3003   加入書籤

A+A-


    而後,安兒臉上依舊噙著那抹溫和的微笑,目光從容且坦然地看向林妙妙,柔聲說道:“林姑娘所言極是,詩詞創作向來講究真才實學,容不得半分虛假。如今詩會尚未開場,等會兒,想必在場的各位才子佳人,皆能大展文采,讓我等一飽耳福。”
    說到這,安兒微微一頓,目光很是真誠地打量著林妙妙,繼續說道:“聽林姑娘方才話語間,足見林姑娘您對詩詞創作有著深刻且獨到的見解,想來平日裏在詩詞上定是花費了不少功夫,文采也必然超凡出眾。若一會兒能有幸率先一覽林姑娘驚豔四座的佳作,也算是我今日詩會之行的一大幸事。”
    林妙妙聽出了安兒話裏有話,心中又氣又惱,可當著眾人的麵,卻又不好發作。她強擠出一絲笑容,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公主過獎了,我不過是隨便說說,哪比得上公主您身份尊貴,才情又高。但願我這粗陋之作,不會汙了公主的眼。”
    一直悄然站在林妙妙身側的雲舒音見此情景,她眉頭微蹙地瞥了一眼林妙妙,旋即臉上迅速綻出溫婉動人的笑容,款步輕盈地走上前來。
    “哎呀,諸位能來參加此次詩會,皆是才情出眾之輩。等會兒詩會開始,必然都能創作出絕妙的詩詞。咱們也別在這兒站著了,詩會馬上便要開始了,大家還是先去入座準備吧。”雲舒音聲音輕柔,她邊說邊輕輕挽起林妙妙的胳膊,動作看似親昵無比,眼神中卻隱隱透著安撫之意。
    隨後,她微微轉身,朝著安兒和蕭柔優雅地欠身,眼神中滿是友善與邀請,輕聲說道:“公主,柔妹妹,詩會即將要開始,咱們就別在這兒耽擱啦,還是先一同前往主場地入座準備吧,莫要誤了這難得的盛會。”
    安兒微笑著點點頭,回應道:“雲姑娘說得在理,是不該耽擱了。” 說著,便與蕭柔一同舉步,往主場地走去。
    路上,蕭柔湊近安兒,悄聲嘀咕到:“嫂嫂,這雲舒音和林妙妙明明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我真搞不懂她們怎麽會成好友的。”
    安兒笑著搖了搖頭,輕輕捏了捏蕭柔的手,低聲道:“這世間人與人的結交,緣由複雜多樣,並非一眼就能看穿。或許在旁人看來,她們性情不同,但說不定在某些方麵有著外人所不知的契合點。再者說,咱們今日來是為了以文會友的,至於她們二人為何會成為好友,就不是你我該操心的了,當下專注於詩詞創作才是要緊事。”
    蕭柔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嫂嫂說得對,我們是不該在這上麵費神。隻是我剛剛看到她們似乎有意針對嫂嫂你,心裏有些氣不過。”
    安兒輕輕拍了拍蕭柔的手,安慰道:“傻丫頭,何必為了一些無關痛癢的人,壞了自己的心情。那些無端的挑釁和質疑,既如風來就讓它隨風去,咱們犯不著為此動氣,亂了自己的節奏。”
    蕭柔聽了雖心中仍有些不滿,但還是乖乖地點了點頭。
    說話間,兩人已來到主場地,安兒和蕭柔尋了個位置坐下。
    不一會兒,主持人走上高台,清了清嗓子,高聲說道:“各位,今日這場詩會,意義非同尋常!因為此次詩會主題,乃陛下親點——‘家國’。望諸位能圍繞這一主題,以詩詞的形式,盡書心中所想、所感、所悟。規則還是如往年一樣,創作限時為一個時辰。各位所呈佳作,將由在場幾位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前輩共同評選。最終拔得頭籌者,將獲禦賜墨寶一副。此墨寶乃陛下心愛之物,望各位能全力以赴,以才情為筆,繪就家國壯麗篇章。”
    “我宣布,詩會正式開始!”隨著主持人話音落下,計時隨即開始。
    場中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神情都變得專注而凝重。誰都沒想到,盛淵竟然會破天荒地會給詩會親點主題,這無疑是讓此次詩會的意義瞬間升華。在場人都清楚,這已不僅僅是一場文人雅士的集會,更是一次難得的向聖上展現自己的契機。
    安兒見眾人表情皆是無法掩飾的意外,猜想到盛淵親點詩會主題極有可能是首次。
    她不禁心生警覺,“這隻是趕巧嗎?還是說這是盛淵對自己這個‘和親公主’的試探?”畢竟,自己此刻雖身為和親公主,表麵上在這異國他鄉也倍受禮遇,但兩國紛爭許久,且成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現如今盛淵突然有此舉動,實難不讓人多想。
    “家國”這一主題,看似寬泛,實則敏感,特別是對於她這個身份特殊的和親公主而言,若詩詞中對家國的表述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安兒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氣,讓自己迅速冷靜下來,腦海中快速梳理著思路。何為家?何為國?尚不知來處的她,隻能將自己完全代入“裕安公主”的角度,才能交出這份答卷。
    於裕安公主而言,家,是遠方那片生她養她的故土;國,如今卻隻能是腳下這片接納她的土地。而且她偏重於哪一方都不妥,稍有不慎便會被人抓住把柄,曲解自己的心意。她必須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將對兩方的情感巧妙融合,才能在這微妙的局勢中暫且過關。
    安兒輕輕閉上雙眸,試圖在這片刻的寧靜中,探尋內心深處那股最純粹的情感。
    片刻後,她緩緩睜開眼睛,提筆蘸墨,眼神中多了幾分堅定與從容。
    “故國明月照新途,萬裏山河已殊同。她輕聲吟誦著寫下的第一句詩,試圖通過這寥寥數字,傳達出對遠方故土的思念以及對當下所處國度的接納。
    緊接著,她的筆觸不停,思緒如泉湧般流淌於紙上
    “烽火已燃千秋雪,煦風共染兩地春。最惜桑梓炊煙暖,常念關河戰骨寒。願得幹戈熔作玉,歲歲人間是清歡。”
    寫罷,她再次默默通讀全詩,確認言辭沒有不當之處後,微微鬆了一口氣。隨後才在詩首題上《清歡辭》三字,輕輕擱下筆,正襟危坐,靜待創作時間結束後的評選。
    與此同時,詩會現場的其他人也都在緊張創作中。
    喜歡尺素寄山河請大家收藏:()尺素寄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