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磚瓦設計,村貌初新

字數:5613   加入書籤

A+A-


    番茄原創獨發
    那片新買的荒山,不光有木材石料,更有那烏金似的煤炭。
    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讓張大山心裏頭那股子幹勁兒,更是燒得旺旺的。
    他曉得,有了這煤炭,許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東西,如今都有了盼頭。
    頭一個,便是那能讓村裏人徹底告別土坯茅草屋的——青磚大瓦。
    這些日子,張大山一得了空,便會翻閱腦海中的《天工開物》。
    仔仔細細地,研讀起那《陶埏》一篇裏頭,關於燒製磚瓦的法門。
    書上說啊,這燒磚製瓦,頭一步便是選土。
    那土,既不能太沙,也不能太黏,得是那種黃中帶紫、細膩油潤的“壚土”才最好。
    和泥的時候,還得講究個“熟”字,得反複捶打、踩踏,把裏頭的氣泡都給它排幹淨了,那泥坯才不容易開裂。
    至於那窯爐的設計,更是有大學問。
    從窯門、火膛、煙道,到那窯頂的形狀、大小,哪一樣都得合乎尺寸,才能保證那火候均勻,燒出來的磚瓦才能成色好,也結實。
    張大山看著書上那些彎彎繞的圖樣和拗口的解說,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可他曉得,這事兒急不來,得一點點地啃,一點點地琢磨。
    張大山將腦中的圖樣畫出來。
    他把柱子和鐵牛也叫了過來,爺兒仨湊在一塊兒,就著那昏黃的油燈。
    一邊看著紙上的圖,一邊比比劃劃,商商量量。
    “爹,您看這窯,底下是燒火的,火氣往上走,把這磚坯瓦坯給它燒透了?”柱子指著一個饅頭窯的剖麵圖問道。
    “差不多是這個理兒。”張大山點頭,“可這火候咋個控製,啥時候該用大火,啥時候該用文火,我還沒弄明白。”
    鐵牛則更關心那窯的材料:“爹,這砌窯的磚,怕是也得用耐火的吧?咱們那石灰窯用的耐火泥,能成不?”
    “怕是不成,那石灰窯的火候,跟這燒磚瓦的,不是一個等量級。這事兒,還得再想法子。”
    除了研究窯爐,張大山也開始琢磨這磚瓦的樣式和尺寸。
    他曉得,這磚,有那大塊的城磚,也有那小塊的民用磚。
    瓦呢,有那筒瓦,也有那板瓦,還有那收邊的瓦當滴水。
    他們青石村自家用,自然是用不著那麽些個講究。
    就弄那最普通、也最實用的長條青磚,還有那能搭接嚴密、又利於排水的板瓦就成了。
    尺寸嘛,也得定個統一的,往後無論是蓋房還是修牆,都能對得上榫頭。
    心裏頭有了大致的章程,張大山便開始動手畫圖樣。
    他先是畫了那磚瓦窯的平麵圖和立麵圖,把那火膛、窯室、煙囪的位置和尺寸,都仔仔細細地標注清楚。
    又畫了那磚坯和瓦坯的模子樣式,長寬高也都寫得明明白白。
    這些圖樣,雖然還是他那獨特的“簡筆畫”風格,可比起先前那些,卻也精細了不少。
    圖樣畫好了,接下來便是這建造窯爐和試燒磚瓦的頭等大事了。
    張大山又從村裏頭,挑了幾個在建石灰窯時就手腳麻利、也肯下力氣的青壯漢子。
    再加上柱子和鐵牛這兩個技術骨幹。
    一行人便在那新買的荒山腳下,離那煤炭開采點不遠的一處平緩坡地上,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這頭一座磚瓦窯,張大山沒打算建得太大。
    畢竟是頭一回試手,先弄個小型的,摸索經驗要緊。
    他們先是按照圖樣,挖好了窯基,又用從山上采來的大塊石頭和那新燒出來的石灰、河沙,攪拌成“三合土”,把那窯基給它打得結結實實。
    窯身呢,則是用那耐火黏土摻和上鍘碎的稻草,做成特製的“窯磚”,一塊塊壘砌起來。
    那火膛和煙道的設計,更是費了不少心思,得保證那火能燒得旺,煙也能排得暢。
    一連忙活了十幾天,這座凝聚了眾人心血的、看著還有些粗陋的土製磚瓦窯,總算是……有了個大概的模樣。
    窯建好了,接下來便是這選土和製坯了。
    張大山領著幾個村民,在那附近的山坡上,還真就尋摸到了一處土質細膩、顏色也合適的黃黏土。
    大夥兒把那黏土挖了回來,挑揀掉裏頭的石子草根。
    又按照張大山教的法子,往裏頭摻上適量的河沙和鍘碎的稻草。
    再挑水和泥,光著腳丫子,在那泥潭裏頭,踩過來,踏過去。
    直把那泥巴,踩得又黏又韌,差不多能拉出絲來,才算是“熟”了。
    然後,便用柱子早就做好的、大小一致的木頭模子,一塊塊地,把那和好的泥巴,都給它脫成了磚坯和瓦坯。
    再小心翼翼地,把它們都擺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慢慢地陰幹。
    這製坯的活計,看著簡單,可也耗人。
    光是那幾百塊磚坯和上千片瓦坯,就讓張大山一家和那幾個幫工的村民,忙活了好幾天。
    等那磚坯瓦坯都陰幹得差不多了,張大山便選了個晴朗無風的好日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開始了他這輩子頭一回的燒磚製瓦。
    他親自指揮著,讓鐵牛和柱子,把那些陰幹了的磚坯和瓦坯,仔仔細細地,一層一層地,按照特定的碼放方式,裝進了那新砌的窯膛之中。
    既要保證它們受火均勻,又不能碼得太密,影響了通風。
    裝窯完畢,張大山又親自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之後。
    他便讓人,把那些早已準備好的、敲碎了的煤塊和摻了黃泥的煤餅,都堆放在了火膛口。
    “鐵牛,點火!”張大山深吸一口氣,沉聲喝道。
    鐵牛應了一聲,用火鐮火石點燃了艾絨,再引著了幹燥的鬆枝。
    很快,一小簇火苗,便被小心翼翼地,送進了那黑洞洞的火膛之中。
    火苗舔舐著那些烏黑的煤塊,最初還隻是冒著些許青煙。
    可隨著那風箱“呼嗒呼嗒”地鼓起風來。
    那火勢,便猛地一下,躥了起來!
    熊熊的火焰,在火膛裏翻滾著,咆哮著,將那烏黑的煤炭,燒得是通紅透亮。
    灼人的熱浪,也開始源源不斷地,湧向那密閉的窯室。
    這燒窯的頭一天,張大山幾乎是寸步不離地守在那窯口。
    他一會兒看看那煙囪裏冒出來的煙色,一會兒又側耳聽聽那窯膛裏傳出來的聲響。
    還得時不時地,指揮著鐵牛他們,往那火膛裏頭添煤,或者調節那風箱的力道。
    生怕那火候出了一丁點兒的岔子。
    如此這般,一連燒了足足三日三夜。
    直燒得那窯膛內外,都透著一股子讓人窒息的熱浪。
    那煙囪裏冒出來的煙,也從最初的濃黑,漸漸變成了淡青,最後……幾乎都看不見了。
    張大山知道,這火候,怕是……成了!
    他又讓那窯火,慢慢地,自然熄滅,再等那窯體,一點點地冷卻下來。
    這個過程,又足足耗費了兩日兩夜的功夫。
    終於,在眾人既期盼又有些忐忑的目光之中。
    張大山親自上前,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那封得嚴嚴實實的窯門。
    一股子帶著餘溫的、略微有些嗆人的煙塵,撲麵而來。
    眾人連忙掩住口鼻,伸長了脖子,往那黑洞洞的窯膛裏看去。
    隻見那些原本土黃色的磚坯和瓦坯。
    如今,大多都已經變成了一種沉穩厚重的青灰色。
    用鐵釺子輕輕一敲,還能發出“當當當”的清脆聲響。
    雖然,也有那麽一小部分,因為火候或者位置的緣故,燒得有些變形,或者顏色發紅發黑,成了次品。
    可至少,那大部分的磚瓦,看著……都還算是像模像樣!
    “爹!成了!真的成了!”柱子第一個就忍不住歡呼了起來。
    “咱們……咱們真的燒出青磚大瓦來了!”
    鐵牛和其他幾個幫工的村民,也都是一臉的激動和不敢相信。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光靠著這黃泥巴和黑石頭,竟然真能燒出這般結實漂亮的磚瓦來。
    張大山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他知道,這頭一窯,雖然產量不高,估摸著也就那麽四五十塊好磚,百十來片好瓦。
    可至少,證明了他這法子,是可行的!
    有了這頭一回的經驗,往後這燒製磚瓦的技藝,隻會越來越熟練,那產量和質量,也隻會越來越高。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