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養殖擴容,鐵牛突破

字數:4544   加入書籤

A+A-


    番茄原創獨發
    “爹,您看看,如今咱們家這豆餅豆粕,還有那酒糟,每日裏都能攢下不少。”
    這日,鐵牛從榨油坊那邊拉回來滿滿一車豆餅,臉上帶著幾分興奮和盤算,找到了正在院子裏拾掇新農具圖樣的張大山。
    他指著那車黃澄澄的豆餅說道:“光靠著咱們家如今養的那四五十隻雞鴨,還有那老母豬娘兒倆加一塊兒的八九頭豬,怕是有些糟蹋了這些好料了。”
    “兒子琢磨著,這些東西都是喂牲口的上好食料,咱們養殖場的規模,是不是……也該再往上擴一擴?”
    張大山放下手中的圖紙,看著自家大兒子那副躍躍欲試的模樣,也是笑著點了點頭。
    “鐵牛這話,說到爹的心坎裏去了。”
    “如今咱們村這日子好過了,家家戶戶手裏頭也活泛了些,對這肉蛋的需求,自然也就跟著上來了。”
    “光靠著以前那點小打小鬧,怕是供不上村裏人的嚼用了,也白瞎了這些好飼料。”
    “而且,”他話鋒一轉,又帶著幾分考校的意味問道,“這養殖場要擴建,鐵牛你心裏頭,可有啥具體的章程不成?光有飼料,這牲口也不是那麽好養的。”
    鐵牛撓了撓頭,憨厚地笑道:“爹,兒子這幾日也琢磨了。”
    “咱們先前那幾個雞棚豬圈,都是早先胡亂搭的,又矮又小,還不透氣,夏天熱冬天冷的,牲口在裏頭也遭罪,長得也慢。”
    “兒子想著,要是能照著先前蓋磚瓦房的法子,也給它們重新蓋幾個寬敞明亮、又通風透氣的新棚子,那指定能養得更好。”
    “還有這喂食飲水,也得有個章程,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饑一頓飽一頓的,得讓它們吃好喝好,才能長得肥壯。”
    張大山聽了,滿意地點頭:“嗯,鐵牛如今也是能獨當一麵的大管事了,想得周全。”
    “這畜棚的設計,爹倒也有幾個念頭,你且聽聽。”
    他隨手拿起一根木炭條,就在地上比劃起來。
    “這畜棚啊,不在高,而在敞亮通風。頂棚可以不用瓦,就用那厚實的茅草,鋪得嚴實些,既能遮風擋雨,夏天裏頭也不至於太悶熱。”
    “牆體呢,可以用磚石砌個半人高的底座,防潮也結實。上半截呢,就用那木頭樁子和竹子編的稀疏些的籬笆牆,保證那空氣能對流起來,穢氣也能散出去。”
    “地麵也得拾掇平整了,最好是能用三合土打一層,再留出些排水的溝渠,方便每日裏衝洗打掃,免得那糞尿堆積,招惹蚊蠅,也容易讓牲口生病。”
    鐵牛聽得是連連點頭,他曉得,自家爹爹這腦子裏頭,總有那些旁人想都想不到的巧心思。
    “爹,您這法子好!這樣蓋出來的棚子,又亮堂又透氣,牲口住著肯定舒坦!”
    “還有這飼料,”張大山又說道,“光有豆餅酒糟也不成,還得給它們添些青料,比如那地裏頭剩下的蘿卜纓子、菘菜葉子,或者山裏那些牲口愛吃的嫩草嫩葉啥的。”
    “回頭你跟你娘說說,讓她領著花兒她們,每日裏也多拾掇些青料回來,切碎了,跟那豆餅酒糟拌在一塊兒喂,那牲口才愛吃,也長得快,不容易生病。”
    得了自家爹爹的指點和首肯,鐵牛那幹勁兒就更足了。
    他當即便召集了柱子,還有村裏幾個相熟的、手藝好的泥瓦匠和木匠。
    就在村子西邊,那片新買的山林腳下,尋了塊地勢平坦、又靠近水源的開闊地。
    叮叮當當,熱火朝天地,擴建起了這新的養殖場來。
    柱子如今對這張家營造的這些新式玩意兒,也是越發得心應手了。
    他照著張大山畫的圖樣,又跟鐵牛仔細商量了牲口棚的細節。
    比如那雞舍要多搭些橫杆讓雞有地方落腳,鴨棚鵝舍旁得有個小水塘讓它們戲水。
    豬圈呢,則要砌得更牢固些,還得留出專門的食槽和飲水槽。
    領著幾個木匠,沒用幾天工夫,便搭起了好幾座寬敞結實、又通風透氣的新式畜棚。
    那棚頂鋪著厚厚的茅草,牆體下半截是青磚砌的,上半截是疏朗的竹木格柵。
    地麵也用三合土打得平平整整,還特意留出了排水溝,每日的糞汙都能順著溝渠流到指定的積肥坑裏。
    看著就比以前那些黑黢黢、臭烘烘的舊棚子,要強了不止十倍。
    鐵牛也沒閑著,他領著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子,去鄰村和鎮上的集市。
    又買回來好幾十隻活蹦亂跳的小雞仔、小鴨仔,還有十幾頭嗷嗷待哺的小豬崽。
    “鐵牛哥,你這回可真是下血本了啊!”一個跟著去買豬崽的小子羨慕道。
    “這一下子添了這麽多張嘴,往後可有你忙的了!”
    鐵牛憨笑道:“忙點好,忙點才有吃的!”
    把這些新添的“丁口”,都仔仔細細地,安置進了那寬敞明亮的新棚子裏。
    每日裏,鐵牛和巧巧小兩口,還有王氏和花兒她們,都把這養殖場當成了自家的寶貝疙瘩似的,精心照料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喂食、飲水、打掃、防疫,丫丫也配了些簡單的、能防些小毛病的草藥水,讓鐵牛每日裏摻在飲水裏頭喂,哪一樣都做得是仔仔細細,不敢有半分馬虎。
    巧巧更是細心,每日都要去棚裏轉上好幾圈,看看哪隻雞蔫了,哪頭豬不愛吃食了,都一一記下,回來跟鐵牛商量。
    還真別說,這新棚子就是好,飼料也跟得上。
    那些新買回來的雞鴨豬崽,還有原先養著的那些。
    一個個都像是吃了那仙丹妙藥似的,長得是飛快。
    雞鴨們每日裏下的蛋,都比以前多了好幾成,那蛋殼也更硬實,蛋黃也更黃亮。
    村裏人見了都說:“鐵牛家這雞蛋,就是比別家的香!”
    那些豬仔,更是跟吹了氣似的,一個個都吃得是肚皮滾圓,油光水滑,看著就喜人。
    鐵牛每日去喂豬,那些小豬崽一見他就哼哼唧唧地圍上來,用那小鼻子在他腿上蹭來蹭去。
    粗略地估摸了一下,光是這養殖場的肉蛋產量,比起以前,怕是足足能增加個五成還不止!
    這下子,不僅張家自家每日裏都能吃上新鮮的雞蛋鴨蛋了。
    娃兒們早上都能吃上一個香噴噴的煮雞蛋,那小臉蛋也養得紅潤了不少。
    多餘的,還能拿到村裏頭,或者讓石頭帶到鎮上去賣,又給家裏添了一筆不小的進項。
    至於那豬肉,雖然還得等上幾個月才能出欄。
    可看著它們那膘肥體壯的模樣,鐵牛心裏頭,早就盤算著,今年過年的時候,能殺上幾頭大肥豬,讓全村人都跟著沾沾光,好好地解解饞了。
    “當家的,你看看鐵牛如今,可真是把這養殖場給拾掇得有模有樣了。”王氏看著那熱鬧的養殖場,對張大山說道,臉上滿是欣慰。
    張大山也笑道:“那是自然,鐵牛這孩子,打小就踏實肯幹,如今又肯用心琢磨,這養牲口的本事,怕是比村裏那些老把式也差不了多少了。”
    這養殖場的擴建和產量的提升,也讓鐵牛這個平日裏不聲不響的憨厚小子,在村裏頭的威望,又悄悄地漲高了不少。
    大家都曉得,這張家大郎,不僅打鐵是把好手,力氣大,幹活踏實。
    如今啊,這養雞養鴨養豬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了!
    有些村民,甚至還開始琢磨著,是不是也該跟著鐵牛學學這養殖的門道,自家也多養幾隻雞鴨,好給家裏添點油水。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