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軸承攻堅,車輪飛轉
字數:5099 加入書籤
水力鋸木機的轟鳴聲,成了青石村西頭最動聽的交響。
一根根粗壯的原木被運進去。
一片片平整光滑的木板被運出來。
木料加工的效率,提升了何止十倍。
無論是蓋房、做家具,還是打造新的作坊器具,都再也不愁沒有好料用了。
然而,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這天傍晚,石頭風塵仆仆地從府城趕了回來。
他帶回了新一批藥材和布匹的貨款,以及趙四海捎來的問候。
可他的臉上,卻沒有多少喜悅,反而帶著幾分掩飾不住的疲憊和……惱火。
“爹,咱們的貨是好,可就是運不出去啊。”
飯桌上,他扒拉著碗裏的飯,忍不住抱怨起來。
“這馬車,裝不了多少東西就嘎吱亂響。”
“走不快,還老壞。”
“上次去府城,光路上就耽擱了好幾天。”
“走到半路,一輛車的車軸熱得都快冒煙了,差點就跑斷了。”
“要不是趙掌櫃的商隊有備用的,咱們那車貨就得扔在半道上。”
鐵牛聞言也點頭:“是啊,爹。俺們最近造的那幾輛新車,用的是最好的木料,可跑起來還是覺得沉,不省力。”
張大山默默地聽著,放下了碗筷。
他知道,兒子們說的問題,已經成了製約張家發展的又一個巨大瓶頸。
生產力上去了,運力卻沒跟上。
東西再好,運不出去,或者運輸成本太高,那也換不回真金白銀。
“走,去馬車坊看看。”
他站起身,帶著鐵牛、石頭和柱子,來到了院子另一頭那個已經初具規模的“車輛製造工坊”。
一輛剛剛檢修過的“青石一號”正停在那裏。
張大山走到車旁,彎下腰,仔細地查看起車輪和車軸的連接處。
他讓鐵牛和石頭用力轉動車輪。
車輪在木質的車軸上,發出沉悶而又刺耳的“嘎吱”摩擦聲。
轉了幾圈之後,便迅速地慢了下來,最終完全停止。
張大山伸出手,摸了摸車軸與車輪轂接觸的地方。
入手處,已經有些微微發燙。
“問題不出在車身,也不出在輪子。”
他指著那簡單的木軸結構,對兒子們說道。
“在這裏。”
“木頭磨木頭,再怎麽往裏頭抹咱們最好的牛油、豬油,也撐不住長途重載。”
“它轉動的力氣,大半都耗在這磨蹭上了,還容易生熱、磨損。”
“咱們需要一個東西,讓這輪子轉得又快又順,還不容易壞。”
“這個東西,叫‘軸承’。”
張大山說出了一個對這個時代來說,極其陌生的詞語。
“軸承?”柱子好奇地問,“爹,那是個啥樣的寶貝?”
張大山沒有直接回答。
他讓兒子們找來一根沉重的木頭。
他先是自己嚐試著在地上拖動那根木頭。
木頭在粗糙的地麵上,隻留下一道深深的劃痕,移動得異常艱難。
然後,他又讓兒子們在木頭底下,墊上幾根削得圓溜溜的小木棍。
他再次上前,隻用一隻手,輕輕一推。
那根沉重的木頭,便在小木棍的滾動下,毫不費力地向前滑行了很遠。
“看到了嗎?”
張大山指著滾動的木頭,對看得目瞪口呆的兒子們說道。
“滾,永遠比拖要省力。”
“咱們要做的,就是在這根軸和這個洞之間,塞滿會滾的‘小珠子’。”
這番直觀而又震撼的演示,瞬間就點醒了幾個兒子。
“爹,俺明白了!”
柱子第一個興奮地叫了起來。
“隻要讓車軸不是直接磨著車輪洞,而是壓在這些能滾的珠子上轉,那不就省力多了嗎?”
“對頭。”張大山讚許地點頭,“不過,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一場圍繞著“軸承”的攻堅戰,就此展開。
他們首先嚐試的,是用最好的材料來製作。
柱子用他最好的手藝,找來了最堅硬、最耐磨的棗木心,精心打磨出一個光滑無比的木質軸套。
鐵牛則用新煉出的精鋼,鍛造出了一根同樣是打磨得光可鑒人的鋼製車軸。
他們以為,用鋼磨木,再加上最好的潤滑油,效果肯定會好很多。
然而,裝上車輪一試。
雖然比以前順滑了不少,但轉動的時間依舊不長,在高負荷下,依然會發熱。
這隻是改良,不是革命。
張大山知道,必須徹底貫徹“滾動代替滑動”的思路。
他再次畫出了新的圖紙。
這一次,圖紙上畫的,不再是簡單的軸和套。
而是在軸與套之間,增加了一圈小小的、圓滾滾的東西。
“鐵牛,爹要你,用咱們最好的鋼,給俺打出幾十個這樣的小鋼珠。”
“每一個,都要盡可能地圓,盡可能地光滑,大小也要一模一樣。”
“柱子,爹要你,用硬木和鐵皮,做出一個能把這些鋼珠固定住的‘圈’,讓它們能在這圈裏自由地滾動,又不會亂跑。”
這個任務,對兩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鍛造出大小一致、絕對圓滑的鋼珠,其難度,不亞於製作一件精美的首飾。
而製作那個能約束鋼珠的內外圈,更是對木工和鐵工配合精度的巨大考驗。
父子三人,幾乎是吃住都在工坊裏。
鐵牛廢寢忘食地,將一塊塊精鋼,在爐火中燒紅,再用小錘和特製的模具,一點點地敲打、修正、打磨。
廢掉了不知多少材料,燙傷了好幾次手指。
才終於勉強做出了一批大小還算均勻、表麵也足夠光滑的小鋼c珠。
柱子也發揮了他全部的聰明才智,用最堅硬的木料,配合鐵牛打製的鐵皮圈,反複地測量、修改。
終於製作出了一個能將那些鋼珠穩穩地容納在內的、簡易的“軸承座”。
當第一個雖然粗糙、但結構完整的“滾珠軸承”被組裝起來時。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們將這個新寶貝,小心翼翼地安裝到了一個新車輪上。
然後,張大山走到車輪旁,深吸一口氣,用盡全力,猛地一推。
奇跡,再次發生。
沒有了沉悶刺耳的“嘎吱”聲。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其輕微的、如同清風拂過般的“嗡嗡”聲。
那沉重的木質車輪,仿佛擺脫了所有的束縛,開始飛快地、流暢地、幾乎是悄無聲息地旋轉起來。
一圈,兩圈……十圈……五十圈……
它還在轉。
而且速度減慢得異常緩慢。
在所有人那如同見了鬼一般的、目瞪口呆的注視下。
那車輪足足空轉了小半柱香的功夫,才終於緩緩地、不情不願地停了下來。
“它……它怎麽不停啊!”石頭結結巴巴地說道,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以為是自己看花了。
“一點聲音都沒有!”鐵牛也喃喃自語,撫摸著那依舊冰涼的車軸。
“爹……俺們……俺們成功了。”柱子更是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