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秘法改良,無瑕明鏡
字數:5118 加入書籤
“青石快運”的成功,讓張家的貨物第一次能夠快速而又安穩地抵達府城。
石頭帶回來的,不僅有遠超以往的豐厚利潤,更有來自那繁華都市的、最前沿的市場信息。
這天晚飯後,他將一塊從府城最貴的“西洋雜貨鋪”裏,花費了整整三兩銀子才買回來的、巴掌大小的“威尼斯鏡子”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上。
“爹,大哥,你們看這個。”
那鏡子呈淡綠色,鏡麵並不算特別平整,照出來的人影也有些微微的扭曲和模糊。
鏡子背麵,那層用來反射的塗層也有些斑駁。
“就這麽個東西,還沒咱們家丫丫的手帕大,就要三兩銀子。”
石頭咂舌道。
“俺問過趙掌櫃了,他說這種西洋鏡子,因為路途遙遠,運過來十麵得碎八麵,所以才這麽金貴。”
“咱們家上次試著做的那幾麵小鏡子,雖然也算新奇,但跟這個比,清晰度還是差了點,而且咱們做的也小,還有氣泡和水波紋。”
“趙掌櫃說,要想在府城真正賣上大價錢,讓那些達官貴人們搶著要,就得做出比這個更大、更清晰、更完美的鏡子來。”
張大山拿起那麵西洋鏡子,對著燈光仔細地看著。
他又想起了自家庫房裏存放的那幾麵試製品。
石頭說得沒錯。
自家做的鏡子,雖然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奇跡。
但從技術的角度看,它還隻是一個粗糙的、充滿了各種缺陷的“樣品”。
想要把它變成真正的、能創造巨額財富的“商品”,還必須進行一次徹底的技術改良。
“爹明白了。”
他放下鏡子,眼中閃爍著挑戰的光芒。
“石頭,你告訴趙掌櫃,讓他等著。”
“下一次,爹讓他見識見識,什麽才叫真正的‘無瑕明明鏡’。”
一場圍繞著玻璃鏡工藝的重大技術攻關,再次在張家大院裏拉開了序幕。
這一次的目標,不再是簡單的“做出玻璃”,而是“做出完美的大尺寸平板玻璃”。
張大山再次召集了鐵牛和柱子這兩個技術核心。
“柱子,咱們以前吹瓶子、做杯子的法子,做不出又大又平的玻璃板。”
“爹想了個新法子,叫‘澆築碾壓法’。”
他拿出圖紙,詳細解釋道。
“咱們得先做一個能耐得住極高溫度的、表麵又極其平整光滑的台子。”
“這個台子,可以用打磨過的鐵板,或者……用咱們最好的耐火泥磚鋪成。”
“等窯裏的玻璃燒化了,就把它像倒糖稀一樣,快速地倒在這個台子上。”
“然後,用一根同樣是極其光滑平整的鐵輥子,趁著它還沒凝固,從上麵快速碾過去。”
“這樣,就能得到一塊又大又平的玻璃板了。”
這個方法,聽起來簡單,但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
柱子領了任務,立刻帶著木工房的徒弟們,開始設計和製作那個可以承載鐵板、並且能夠調節水平的“澆築台”。
而那根用來碾壓的、需要絕對光滑和筆直的“鐵輥子”,則交給了鐵牛。
鐵牛在鐵匠鋪裏,選用了百煉精鋼,經過反複的鍛打、車削和上百次的精細打磨。
終於做出了一根幾乎能當鏡子照的、完美無瑕的實心大鐵輥。
與此同時,張大山則在改進玻璃的配方和窯爐。
他讓石頭去采購了更純淨的石英砂,又嚐試著調整石灰石和草木灰的配比。
他還根據《天工開物》中關於“火齊”的記載,加入了一些他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據說是能消除氣泡、增加透亮度的“硝石秘料”。
最重要的,是他讓柱子和鐵牛,對原有的琉璃窯進行了重大改造。
他們在主窯旁邊,又加建了一個獨立的、更長、更密封的“緩冷窯”。
這個窯,可以用隔板分成好幾個區域,每個區域的溫度都可以通過控製通風口來精確調節。
玻璃板在成型之後,會立刻被送入這個緩冷窯,經過從高溫到低溫的長達數日的、極其緩慢的降溫過程。
以此來消除玻璃內部的應力,防止其在冷卻過程中開裂,從而大大提高成品率。
一切準備就緒。
新的試燒,開始了。
爐火熊熊,坩堝內的玻璃液在高溫下翻滾著,呈現出如同融化水晶般的、純淨透亮的狀態。
“出料!”
隨著張大山一聲令下。
鐵牛和兩個力氣最大的工匠,用特製的長柄鐵鉗,夾住那滾燙的坩堝。
小心翼翼地,將其中的玻璃液,平穩地傾倒在那個早已預熱好的、巨大的鐵板澆築台上。
“碾壓!”
柱子和另一個徒弟,立刻推動著那根巨大的鐵輥,從玻璃液上快速而又均勻地碾壓過去。
一瞬間,一整塊巨大的、還泛著橘紅色光芒的、平整如水的玻璃板,便奇跡般地出現在眾人麵前。
“快!進緩冷窯!”
玻璃板被迅速地移入早已準備好的緩冷窯中,開始了它漫長的、脫胎換骨般的冷卻之旅。
整整三天三夜。
張大山幾乎是寸步不離地守在緩冷窯旁,親自控製著每一個階段的溫度。
所有人的心,也都跟著那窯裏的溫度,時而緊張,時而期待。
終於,當窯爐徹底冷卻,窯門被再次打開時。
一塊長約半丈、寬約三尺、通體晶瑩剔透、平滑如鏡的大塊平板玻璃,完好無損地,呈現在了所有人的麵前。
“成了!”
人群中爆發出壓抑不住的歡呼。
但這還隻是第一步。
接下來的,是更精細的打磨和最核心的鍍膜。
張大山取出了他早就準備好的、經過特殊提純的水銀和錫箔。
他沒有再用上次那種簡單的塗抹法。
而是設計了一套利用水壓和虹吸原理的、可以使水銀與錫箔更均勻貼合的“水銀鋪設法”。
他親自操刀,戴上厚厚的皮手套,屏住呼吸。
在石頭和小山的協助下,將那層薄如蟬翼的、帶著神秘金屬光澤的塗層,完美地、毫無瑕疵地,覆蓋在了那塊巨大的平板玻璃背麵。
當多餘的水銀被小心地排走,當鏡麵被用最柔軟的鹿皮反複擦拭幹淨。
一麵半人多高的、足以將人的全身都清晰映照出來的、閃爍著璀璨銀光的“穿衣寶鏡”。
終於,如同降臨凡間的神物一般,誕生了。
他們將這麵寶鏡,小心翼翼地立在了堂屋最顯眼的位置。
當王氏和花兒、丫丫她們,第一次站在這麵鏡子前時。
她們都驚呆了。
鏡子裏的人影,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真實。
仿佛是另一個自己,就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麵前。
她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眉梢的每一根細紋,鬢角的每一縷碎發,眼中閃爍的每一絲光芒。
那種前所未有的、對自己容貌的清晰認知,帶來了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和新奇。
“天啊……這……這就是俺?”王氏撫摸著自己臉上的皺紋,喃喃自語,眼中充滿了不敢置信。
花兒和丫丫則羞澀地轉著圈,看著鏡子裏那個同樣在轉圈的、穿著漂亮衣裳的自己,臉上露出了少女特有的、甜美的笑容。
張大山轉過頭,看向早已被這麵寶鏡的魔力所折服的二兒子石頭。
“石頭。”
“這麵鏡子,咱們不按斤賣,也不按尺賣。”
“你下次再去府城,就直接放出風去。”
“就說,青石張家,有絕世寶鏡一麵。”
“價高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