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丫丫聰慧,良配難尋

字數:4457   加入書籤

A+A-


    石頭、栓子、柱子,三兄弟的婚事,在短短幾個月內,相繼塵埃落定。
    整個張家大院,都洋溢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之中。
    王氏更是忙得腳不沾地,一邊要為兒子們準備聘禮和即將到來的婚宴,一邊還要照看著家裏的各項產業。
    可她的臉上,卻始終掛著心滿意足的笑容。
    然而,當她看著出落得愈發水靈、聰慧的女兒丫丫時,一樁新的心事,又漸漸湧上了心頭。
    這天夜裏,她看著還在燈下,就著一本破舊的醫書,仔細辨認著草藥圖譜的丫丫,忍不住歎了口氣。
    “當家的,你看咱們丫丫。”
    她對一旁的張大山輕聲說道。
    “眼瞅著也到了說親的年紀了。”
    “可這孩子,心思全撲在了她那些瓶瓶罐罐和草藥上頭。”
    “整日裏不是在藥圃裏,就是跟著村裏的老郎中後麵跑,比男娃子還野。”
    “她這性子,也不知道,將來什麽樣的後生才能配得上她,才能容得下她這點‘愛好’。”
    張大山看著女兒那專注而又認真的側臉,眼中充滿了慈愛和驕傲。
    “咱們的丫丫,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
    “她要嫁的,也必須是天底下最懂得欣賞她的好男兒。”
    “這事,急不得,得慢慢尋。”
    話雖如此,但王氏還是把女兒的婚事,當成了一等一的大事來辦。
    以張家如今在南陽府的聲望和財力,上門提親的媒人,幾乎要踏破了門檻。
    王氏和張大山從中精心挑選,為丫丫安排了幾場相看。
    第一個,是鄰縣一位頗有才名的年輕秀才。
    那秀才家境殷實,長得也一表人才,滿腹經綸。
    相看的地點,定在府城一家雅致的茶樓裏。
    那秀才一開口,便是之乎者也,詩詞歌賦,引經據典,極力地展現著自己的才學。
    丫丫起初還耐心地聽著。
    可聽了半天,都是些風花雪月、與民生疾苦毫不相幹的空洞言語。
    她終於忍不住,輕聲開口問道:“李秀才,請問,你可知‘傷寒’當用何方?‘中暑’又該如何急救?”
    她這一問,讓那原本還口若懸河的李秀才,當場就愣住了。
    他的臉上,露出了幾分錯愕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
    “姑娘家,如何說起這等湯藥之事?”
    “女子無才便是德,姑娘隻需在家中相夫教子,鑽研女紅針黹便好。”
    “這懸壺濟世,乃是男兒之事,姑娘不必掛懷。”
    他這番話說完,丫丫便隻是低著頭,默默地喝茶,再也沒有開口說一句話。
    一場相看,不歡而散。
    第二個,是府城一位大布商的兒子。
    那公子哥兒,穿金戴銀,出手闊綽,一見麵就送上了極其貴重的見麵禮。
    席間,他不停地炫耀著自家的財富。
    “丫丫小姐,你放心,你若是嫁到我們家來。”
    “保管你一輩子吃香的喝辣的,有穿不完的綾羅綢緞,戴不完的金銀首飾。”
    “至於你那些擺弄花花草草的愛好,也無妨。”
    “我爹說了,可以在咱們家後院,給你專門蓋一間花房,讓你解解悶。”
    他把丫丫那視若性命的醫道,輕描淡寫地說成了“解悶的愛好”。
    丫丫隻是平靜地看著他,問了一句:“若是有朝一日,城中突發瘟疫,百姓流離失所,你會開倉放糧,舍藥救人嗎?”
    那公子哥兒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丫丫小姐真是心善。”
    “不過,那等賤民的死活,與我等何幹?”
    “咱們隻管關起門來,過好咱們自己的富貴日子便是。”
    這一次,丫丫連茶都沒有再喝一口,直接起身,對著父母福了一禮。
    “爹,娘,女兒有些不舒服,想先回去了。”
    第二場相看,再次告吹。
    經曆了這兩次之後,王氏也看出了女兒的心思,愁得是唉聲歎氣。
    這天晚上,丫丫主動來到了父母的房中。
    她跪在地上,對著父母,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頭。
    “爹,娘,女兒不孝,讓你們為我的婚事操碎了心。”
    “女兒知道,你們為我挑選的,都是世人眼中的‘良配’。”
    “可……可他們,都不是女兒想要的人。”
    她的聲音不大,卻異常堅定。
    “女兒不想嫁給一個,把我的誌向,當作‘不務正業’的迂腐書生。”
    “也不想嫁給一個,把百姓疾苦,當作無物,隻知享樂的富家子弟。”
    “女兒心中所求的,是一個能懂我、敬我、支持我鑽研醫道,並能與我一同,將這身本事,用於濟世救人的夫君。”
    她抬起頭,眼中含著淚光,卻閃爍著從未有過的決絕。
    “若是……若是此生尋不到那樣的良人。”
    “女兒寧可以醫為伴,終身不嫁。”
    “也絕不願為了嫁人而嫁人,將自己的一生,耗費在與一個言不同心、道不同向的人身上。”
    她這番話,無異於驚雷,讓王氏當場就白了臉。
    “傻孩子,你……你說什麽胡話呢。”
    “女子哪有不嫁人的道理,那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然而,張大山卻走上前,親手將女兒扶了起來。
    他看著女兒那倔強而又清澈的眼睛,臉上,露出了無比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好!”
    “說得好!”
    “不愧是我張大山的女兒,有誌氣!”
    他轉頭對早已淚眼婆娑的王氏說道:“孩兒他娘,你聽到了嗎?”
    “咱們的丫丫,長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她的婚事是要緊,但爹更看重她這一輩子,過得舒不舒心,快不快樂。”
    他看著丫丫,鄭重地說道:“爹答應你。”
    “咱們不急,也不將就。”
    “這天下之大,總會有一個能配得上咱們家丫丫的、懂得欣賞你的好男兒。”
    “若是真尋不到,那也無妨。”
    “爹和你哥哥們,養你一輩子!”
    他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讓丫丫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
    她撲進父親的懷裏,放聲大哭。
    那哭聲裏,有委屈,有感動,但更多的,是被至親之人所理解和支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