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煤炭深采,安全為先

字數:4487   加入書籤

A+A-


    張家的各項產業,在水力革命的推動下,如同被注入了無窮的動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速發展。
    冶鐵的高爐,日夜不息地吞吐著火焰。
    燒製磚瓦和琉璃的窯口,也越建越多。
    新投產的紡織廠房裏,那十幾台巨大的水力機器,更是消耗能源的大戶。
    支撐這一切的,便是那源源不斷被送往各個工坊的、烏黑發亮的焦炭。
    然而,新的能源危機,也隨之悄然降臨。
    這日,負責生產的“大總管”鐵牛,拿著一份焦炭的用量和庫存賬目,找到了正在改良農具的張大山。
    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掩飾不住的憂慮。
    “爹,您看。”
    “這焦炭的用量,越來越大了。”
    “光靠著在後山那片山坡上,刨那些表層的煤石,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而且,那山坡越挖越深,也越發危險。”
    “前幾日,就塌了一小片,險些把兩個挖煤的兄弟給砸在裏頭。”
    張大山接過賬本,看了看那每日都大得驚人的消耗量,點了點頭。
    他知道,是時候,該為這個家,建立一個穩定而又安全的能源基地了。
    第二天,他便帶著鐵牛和柱子,來到了後山那片早已被挖得坑坑窪窪的煤炭產區。
    “爹,您看,這邊的表層煤,基本上都讓咱們給掏空了。”
    鐵牛指著一片裸露的岩層說道。
    “要想再往下挖,就隻能往山裏頭去了。”
    “沒錯。”張大山看著那厚實的山體,眼中閃爍著精光。
    “咱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沒頭沒腦地刨地了。”
    “從今天起,咱們要往這山裏頭,挖一條又深又長的‘巷道’。”
    “直接去掏那最深、最好的煤層。”
    “挖巷道?”柱子有些擔憂地問道,“爹,這往山裏頭挖洞,跟挖井可不一樣。”
    “這山體裏的土石,鬆散得很,萬一要是塌下來,那進去的人,可就一個都活不了了。”
    “你說得對。”張大山嚴肅地點頭,“所以,咱們這次挖煤,有兩條規矩。”
    “第一條,是產量。”
    “第二條,也是最要緊的一條,叫‘安全’。”
    “咱們要挖的,是一條絕不會塌方、人在裏頭幹活比在自家屋裏還安心的巷道。”
    “安全?”
    這個詞,讓鐵牛和柱子都感到了幾分陌生。
    在這個人命如草芥的時代,無論是官府還是私人礦主,采礦都是用人命去填的。
    塌方、透水、中毒,早已是司空見慣之事。
    還從未有人,把“安全”這兩個字,如此鄭重地,放在“產量”之前。
    張大山沒有多做解釋,而是直接開始了他的“安全生產”教學。
    “柱子,第一件事,交給你。”
    “咱們的巷道,每往前挖一尺,就必須在後麵,用木頭,搭起一個‘門’字形的支架。”
    “這叫‘坑道支護’。”
    “用最堅硬的木料,把巷道的頂部和兩側都給它牢牢地撐住。”
    “絕不能讓一塊碎石,掉到咱們工人的頭頂上。”
    “第二件事,”他又看向鐵牛,“通風。”
    “山洞深了,裏麵的‘濁氣’出不來,人進去待久了會頭暈,甚至會憋死。”
    “咱們要在主巷道的旁邊,再挖一條更小的、專門用來通風的‘副巷道’。”
    “還要用你那鐵匠鋪,給爹打造一個巨大的、用手搖的鐵葉風扇,裝在洞口,不停地往裏頭送新鮮空氣。”
    “第三件事,排水。”
    “咱們這條主巷道,挖的時候,地麵不能是平的。”
    “要保持一個微小的、向外的斜坡。”
    “這樣,萬一將來挖到地下水,那水就能自己順著坡流出來,不會把巷道給淹了。”
    “巷道的兩邊,還要挖出專門的排水溝。”
    “第四件事,也是最要緊的一件事,防‘毒氣’。”
    他用最淺顯的語言,解釋了煤層中可能存在的瓦斯。
    “這煤石深處,藏著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能要人命的毒氣。”
    “所以,咱們要立個新規矩。”
    “每天開工前,必須先派一個膽大心細的老師傅,提著一盞特製的‘安全燈’,再帶上一隻關在籠子裏的雀兒,先進去走一圈。”
    “若是燈火的顏色變了,或者那雀兒顯得沒精神了,就說明裏頭有毒氣。”
    “所有人,都必須立刻撤出來,等到用大風扇把裏頭的毒氣都吹幹淨了,才能再進去。”
    支護、通風、排水、毒氣檢測……
    這一整套聞所未的、在旁人看來甚至是有些“多此一舉”的安全規程。
    讓鐵牛和柱子,聽得是目瞪口呆,又心生敬畏。
    他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這挖礦的活計,不僅僅是出力氣。
    裏麵,竟然還有如此多的、關於“人命安全”的大學問。
    一場以“安全為先”為最高宗旨的煤炭深采工程,正式啟動。
    柱子的營造隊,用新出產的、最堅韌的木料,製作出數百套標準化的“支護門架”。
    鐵牛的鐵匠鋪,則打造出了更鋒利、更耐用的鋼製礦鎬和那台巨大的手搖通風風扇。
    張大山親自從報名的村民中,挑選出最踏實、最細心的一批人,組建了第一支“青石礦工隊”。
    並對他們,進行了長達三天的、嚴格的安全規程培訓。
    “開工!”
    隨著張大山一聲令下。
    第一批礦工,頭戴著簡易的藤條安全帽,手持礦鎬,走進了那深邃的巷道。
    他們嚴格地遵循著規程。
    每往前挖掘一尺,後麵的支護隊,便立刻跟上,將一個堅固的門字形木架,牢牢地安裝好。
    每隔一個時辰,負責安全的老師傅,便會提著安全燈和鳥籠,在巷道裏巡視一圈。
    巷道雖然越來越深,但裏麵卻始終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沒有一絲憋悶和危險的感覺。
    半個月後。
    青石村的第一條、也是整個大寧朝的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安全礦道”,被成功地挖通了。
    它像一條巨龍,穩穩地,紮進了那座蘊藏著無盡寶藏的煤山深處。
    當第一輛滿載著烏黑發亮的、優質深層煤炭的獨輪車,從那光線明亮、支撐穩固的巷道中,被輕鬆地推出來時。
    所有參與工程的村民,都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