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巨艦龍骨,初顯神威

字數:4470   加入書籤

A+A-


    青石村的工坊裏,爐火熊熊,錘聲不絕。
    經過了近一個月的日夜趕工。
    第一批用於建造新式海船的核心零部件,終於被成功地打造了出來。
    這些零部件,有如同巨蟒脊骨般的、分段式的鋼製龍骨加強件。
    有上百根尺寸、弧度都完全一致的、用來支撐船身的鋼製肋骨。
    還有那結構複雜、需要用到好幾個巨大軸承的、全新的舵機係統。
    每一件,都凝聚了張家如今最高的營造和冶鐵技藝。
    它們被小心翼翼地裝上特製的減震馬車,由一支最精銳的“青石快運”護衛隊護送。
    柱子和鐵牛兩兄弟,更是親自押車。
    率領著這支神秘的隊伍,一路南下,奔赴數千裏之外、大寧朝最大的出海港口——泉州港。
    與此同時,趙四海早已憑借他的人脈。
    在泉州港最大的一家官營造船廠裏,為他們包下了一整個船塢。
    並采購了如山一般堆放的、從南洋運來的、最頂級的鐵力木和柚木。
    當柱子和鐵牛的車隊,風塵仆仆地抵達泉州港時。
    前來迎接的,是趙四海和一位被他重金請來的、在泉州港德高望重的造船總師傅,姓鄭。
    那鄭師傅,造了一輩子的船,從內河的舢板到出海的巨舶,經他之手的船隻,沒有上千,也有八百。
    他看著眼前這兩個年紀輕輕的後生,又看了看他們車上那些用油布蓋得嚴嚴實實、奇形怪狀的“貨物”,眼中帶著幾分審視和……不以為然。
    “趙掌櫃,您說的,就是這兩位來自北方的‘大師傅’?”
    他的語氣裏,帶著幾分老師傅特有的傲氣。
    “正是。”趙四海笑著介紹,“這位是張柱,這位是張鐵牛,都是青石張家最好的工匠。”
    柱子和鐵牛恭敬地對著鄭師傅行了一禮。
    “鄭師傅,晚輩有禮了。”
    “不敢當。”鄭師傅擺了擺手,直接開門見山,“老朽隻想問問,二位準備如何造這艘要去西洋的千料大船?”
    “圖紙,在此。”
    柱子沒有多言,直接展開了那份由他父親親手繪製的、巨大的總裝圖紙。
    鄭師傅和船廠裏其他的老師傅們,都湊了上來。
    可隻看了一眼,他們便都愣住了。
    那圖紙上畫的船,外形尖底高舷,線條流暢,與他們平日裏造的方頭方腦的福船、沙船,截然不同。
    而更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那船的內部結構。
    “這……這是何意?”鄭師傅指著圖紙上那如同魚骨般密密麻麻的鋼製結構,驚聲問道。
    “用鐵器做船的龍骨和肋骨?”
    “後生仔,你們北方的旱鴨子,可知這海上的風浪,有多無情?”
    “這船的龍骨,乃是一船之魂。需用千年鐵木,一體天成,方能定住風波。”
    “你們這般用鐵條拚接,如同兒戲,一遇大浪,必從中斷裂,船毀人亡。”
    他頓了頓,又提出了一個更尖銳的問題。
    “況且,你們可想過?木材遇水則漲,遇幹則縮。這鐵器,遇冷則收,遇熱則脹。”
    “你們將這鐵木硬生生箍在一起,不出一年,這接口處必定會鬆動、撕裂,到時候,那船在海上,就等於是一具活棺材。”
    他的話,立刻引來了其他船匠們的附和。
    “是啊,鄭師傅說的在理,鐵木不同性,不能強合。”
    “沒聽說過用鐵造船的,這要是沉了,可怎麽辦?”
    麵對眾人的質疑,柱子沒有爭辯。
    他隻是平靜地說道“鄭師傅,您慮得是。”
    “所以我爹在設計這接口時,並未用死扣。”
    他拿起一小截鋼木結合的樣品,指著連接處。
    “您看這裏,我們用的是‘滑卯’,並預留了半分的‘伸縮餘地’,再用這經過特殊處理的油浸氈條填充。”
    “如此,既能保證其連接緊固,又能讓鐵木之間,各自都有個喘氣的餘地。”
    他又說道“至於是否結實,口說無憑。”
    “可否借您船廠的吊機一用?”
    說罷,他便指揮著夥計們,將車上那最長、也最重的一截“鋼木混合龍骨”,卸了下來。
    那是一根由一整根巨大的鐵力木為主體,內部卻巧妙地嵌入了“工”字形百煉精鋼加強筋的龐然大物。
    當那根龍骨,被數個巨大的滑輪吊機,緩緩吊起,架在兩個堅固的石墩上時。
    鄭師傅讓兩個最有經驗的匠人,分別站在龍骨的兩端,用力向下踩踏。
    那龍骨,竟隻是微微一顫,紋絲不動。
    “加力。”柱子淡淡地說道。
    八個壯漢跳了上去,那根龍骨,才終於有了一絲肉眼可見的、充滿韌性的彎曲弧度。
    接著,他又讓人抬來一個巨大的水箱。
    將一根小型的、同樣是鋼木混合的肋骨模型,放入水中,浸泡了足足一個時辰。
    取出來後,那木頭表麵塗抹的、黑色的特製塗層,竟是滴水不沾,毫無被浸泡的痕跡。
    鐵牛也走上前,拿出兩顆釘子,一顆鐵釘,一顆鋼釘,都投入了旁邊的海水桶中。
    不過片刻,那鐵釘的表麵,便已泛起了一層淡淡的黃鏽,而那顆鋼釘,卻依舊光亮如新。
    一件件超越了這個時代認知的事物。
    一樣樣凝聚了青石村最高智慧的“神跡”。
    讓在場所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都看得是目瞪口呆,鴉雀無聲。
    他們的臉上,那份屬於老資格的傲慢和質疑,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更高技藝的……敬畏和狂熱。
    “張……張師傅。”
    鄭師傅走到柱子麵前,深深地作了一個揖,態度與之前判若兩人。
    “老朽……老朽造了一輩子船,今日,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您說吧,這船,該怎麽造。”
    “我們泉州船廠這上百號人,都聽您的指揮。”
    接下來的日子裏。
    整個泉州港最大的船塢,都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奇跡誕笙地”。
    在柱子和鐵牛的親自指揮和指導下。
    一根根巨大的、閃爍著金屬光澤的鋼木混合龍骨,被成功地吊裝、拚接、安放在了巨大的船台之上。
    當最後一根龍骨被安放妥當時,趙四海特意備下了酒水,舉行了一場小小的“上梁”儀式。
    鄭師傅親自將一塊紅布,係在了那高高昂起的船首之上,口中高喊著吉祥的號子。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