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活水為“水”,淨化之源
字數:4248 加入書籤
清溪城那場規模浩大的植樹運動,如同為這座未來的百工之都披上了一件綠色的外衣,奠定了其生機盎然的生態基底。然而,安國公張大山的目光,並未因此而停歇。他知道,一座城市的命脈,不僅在於“氣”(空氣),更在於“血”(水)。
若是不能從源頭上解決百工之業帶來的水源汙染問題,那麽,再茂盛的林木,也終將被毒水侵蝕,再繁榮的城市,也終將變成一座毫無生氣的死城。黑水鎮那條日益惡臭的“黑水河”,便是懸在所有人頭頂的最響亮的警鍾。
於是,在“木”之工程初具規模之後,清溪城營造總署的全部重心,便立刻轉移到了另一項更為複雜、也更具技術含量的浩大工程之上——修建一套完整的、能夠淨化全城生活與百工廢水的“活水循環係統”。
“五行之道,金生水,水養木,木淨水源。”
在營造總署的工地上,張大山指著一張結構複雜無比的、包含了無數池、渠、堰、壩的巨大工程圖紙,再次向他麾下的學子和工匠們,闡述著他那充滿了東方哲學智慧,卻又暗含著現代科學原理的“格物風水”新解。
“黑水鎮之弊,在於將百工所出之廢水,視為無用之‘死水’、‘毒水’,任其直入河道,遺禍無窮。此乃大錯特錯!”
“在我看來,水,乃生命之源,循環不息。即便被暫時汙穢,其中亦蘊含著再生的可能。我等要做的,並非是‘排’,而是‘治’,是‘導’,是效仿天地自然之法,助其洗去汙濁,重歸清澈,使其成為……可以循環往複,滋養萬物的……‘活水’!”
他的這番理論,再次讓所有人感到耳目一新。
在他們的認知裏,被染坊的染料、鐵匠鋪的鐵鏽、以及家家戶戶的穢物汙染了的水,便是有毒的、不可碰觸的“惡水”,唯有盡快將其排走,眼不見為淨。
卻從未想過,這樣的水,竟然還能……“治好”?
在眾人將信將疑的目光中,清溪城的“活水”工程,正式拉開了序幕。
第一步規劃管網,清濁分流。
張大山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整個清溪城的地下,規劃了一套極其複雜的、如同人體血脈般的雙軌排水係統。
一套,是“清渠”,專門用來收集雨水和來自山間的清澈溪流。這些水,將被引入專門的蓄水池,作為城市景觀和消防的補充水源。
另一套,則是“濁渠”,用特製的、接口處以桐油麻絲封堵的陶管鋪設,將城內所有規劃的民居、作坊、工坊連接起來,專門用來收集生活汙水和百工廢水。
這種“清濁分流”的理念,在這個時代,簡直是聞所未聞,甚至被許多老工匠認為是多此一舉。但在張大山的堅持下,這項奠定城市未來衛生基礎的工程,被一絲不苟地執行了下去。
第二步三級沉濾,以“金”生水。
所有從“濁渠”中匯集而來的廢水,其第一站,並非是直接排入河流,而是流入了一片位於“百工區”下遊的、規模龐大的“淨化區”。
在這裏,張大山指揮工匠們,修建了三個巨大的、依次相連的“淨化池”。
第一個,是“沉澱池”。這是一個巨大而深邃的磚石結構水池。所有廢水流入此處後,流速會驟然變緩。那些水裏夾帶的、比重較大的固體顆粒,如泥沙、煤渣、食物殘渣等,便會因為重力作用,自然沉降到池底。池底還被設計成傾斜的漏鬥狀,便於定期清理沉澱下來的淤泥。
第二個,是“沙濾池”。從沉澱池上層流出的、相對清澈了一些的廢水,會進入這個更為精巧的池子。池底鋪設著厚厚的好幾層由粗到細的沙礫、卵石、以及煆燒過的木炭顆粒。張大山解釋道,這些沙石,其性屬“金”,其質密實,能有效過濾掉水中那些更細小的懸浮雜質。而木炭,則具有一種神奇的“吸附”之力,能將水中一些溶解的、有顏色的汙穢之物,吸附在自身無數的微小孔洞之中。
第三個,是“曝氣池”。經過沙石木炭過濾後,水質已經變得清澈了不少。但這還不夠。張大山又設計了這個帶有數道階梯狀跌水堰的淺水池。他解釋說,讓水從高處跌落,與空氣充分接觸,可以增加水中的“生氣”(溶解氧),有助於分解掉水中一些看不見的、能導致水體發臭的“腐敗之氣”。
這套“三級沉濾”係統,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每一步,都蘊含著張大山從《天工開物》和現代知識中提煉出的、最樸素也最有效的物理淨化原理。
第三步師法自然,以“木”養水。
經過三級沉濾處理後的水,雖然在尋常人看來已經足夠“幹淨”了。
但在張大山的規劃中,這還隻是完成了“淨化”的一半。
他將從曝氣池流出的水,引入了一片更為廣闊的、開辟出來的……人工濕地。
這片濕地裏,被格物學院的學子們,精心栽種上了數萬株從附近湖泊沼澤中移植過來的、生命力極其頑強的本土水生植物——如蘆葦、菖蒲、香蒲、荷花、菱角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諸位請看,”張大山指著這片生機盎然的濕地,對眾人說道,“此,便是我清溪城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活水’屏障。”
“這些水草,其性屬‘木’。它們的根係,如同無數張細密的網,能進一步地過濾和固定水中的雜質。它們更能吸收水中那些我們肉眼看不見的、能導致水體富養的‘肥膩’之物,將其轉化為自身生長的養分。”
“水,流經此地,不僅能被徹底淨化,更能被這些草木,重新注入‘生命’的氣息。此,便是‘水生木,木淨水’的自然之道。”
這番景象和理論,再次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們做夢也沒想到,一片看似尋常的“臭水塘”,在安國公的手中,竟然能變成一個如此美麗、又如此神奇的“淨化法寶”。
……
整個“活水循環係統”的建設,耗費了清溪城營造總署將近半年的時間和大量的錢糧。
這期間,來自京城的質疑和非議,也達到了頂峰。
“安國公怕不是瘋了?拿著朝廷的錢,不去建廠煉鐵,反倒在城外修起了花園池塘?”
“黑水鎮那邊,第二個季度的稅銀都已經上繳國庫了。他清溪城,連一根鐵釘都還沒產出來呢!”
然而,張大山依舊是充耳不聞。
他堅信,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比單純生產鋼鐵,更有價值,也更有意義的事情。
終於,在初秋時節。
當清溪城的第一家小型染布作坊,開始試生產,並將第一批帶著顏料的廢水,排入那套嶄新的“活水循環係統”時。
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來了。
所有人都親眼看到,那五顏六色的、散發著刺鼻氣味的染料廢水,在經過了沉澱池的沉降、沙濾池的過濾、曝氣池的跌落之後,顏色已經變得極淡。
再緩緩地,流過那片廣闊的人工濕地。
當它,從濕地的另一端,重新匯入那條通往清溪的小河時。
流出的,已然是……清澈見底、幾乎與天然河水無異的清泉!
一個膽大的學子,甚至用手捧起那淨化後的水,小心翼翼地嚐了一口。
“是……是甜的!”他驚喜地叫道,“沒有一點怪味!”
這一刻,所有曾經的質疑和非議,都煙消雲散。
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敬佩和……對安國公那神乎其技的、近乎於“點石成金”之術的……深深折服!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