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黑水報捷,財稅飛增
字數:4190 加入書籤
時間,如同最公正的裁判,默默地記錄著兩座新城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
當清溪城還在為了“百年大計”,不計成本地植樹、挖渠、改良土壤,並且為每一項工程都製定了近乎嚴苛的環保與安全標準時。京畿東郊的黑水鎮,早已在高爐的熊熊烈火與無數勞工的血汗澆灌下,變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日夜轟鳴不休的鋼鐵巨獸。
戶部左侍郎錢益謙,幾乎是將自己的官邸都搬到了黑水鎮的營造總署。他每日都親臨一線,用他那雙對數字和效率有著近乎偏執追求的眼睛,監督著這裏的每一項進展。
他的口頭禪隻有三個詞
“快!”
“再快一點!”
“我不管你們用什麽方法,下個月的鋼鐵產量,必須再翻一番!”
在他的強力催逼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政策刺激下,黑水鎮的建設速度,達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近乎瘋狂的程度。
這裏沒有複雜的規劃,所有的高爐和工坊,都以最節省土地和材料的方式,緊密地擠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鋼鐵的叢林。
這裏沒有所謂的環保投入,煉鐵產生的廢水廢渣,被直接傾倒進旁邊的河流與窪地,將那片土地迅速變成了一片寸草不生的黑色沼澤。
這裏更沒有所謂的安全規程,數萬名從各地招募來的、赤著上身的勞工,如同工蟻一般,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二十四小時三班倒,輪流在滾燙的爐火前、轟鳴的機器旁勞作。燙傷、砸傷、甚至因為過度疲勞而倒下的事故,幾乎每日都在發生。
但這一切,在錢益謙和他的追隨者們眼中,都是“發展所必須付出的、微不足道的代價”。
他們看到的,隻有那從高爐中奔湧而出的、源源不斷的鐵水。
隻有那在工坊裏堆積如山的、可以換成白花花的銀子的鐵錠和鐵器。
隻有那每日從水路運往京城,再銷往帝國各地的、數量驚人的貨物。
而這種野蠻生長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確實是驚人的。
實驗開始的第一年年終。
當安國公的清溪城,還在為第一片防護林帶的成活率和第一座汙水淨化池的竣工而“沾沾自喜”時。
錢益謙,已經帶著一份足以閃瞎整個朝堂眼睛的、厚重無比的《黑水鎮年度財稅總報》,意氣風發地,走上了太和殿。
“啟稟陛下!”
他的聲音,因為過度的興奮而顯得有些尖銳,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底氣。
“黑水鎮營造總署,成立一年,不負聖望,已初見成效!”
“截至本年十月,鎮內已建成大型煉鐵高爐三十二座,焦炭窯二十座,石灰窯十座,大小配套工坊近百家!”
“全年共產出精鐵超過五十萬斤,焦炭百萬斤!”
“其產出之鐵器、農具,已行銷我大寧北方七個州府,極大緩解了北伐之後民間對鐵器的急需!”
“更重要的是,”他頓了頓,用一種近乎炫耀的語氣,高聲宣布道,“本年度,黑水鎮,在扣除所有營造及人工成本之後,已實現純利……白銀二十萬兩!上繳國庫之商稅,高達……五萬兩!”
轟!
五萬兩!
這個數字,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原本還對“兩鎮之約”持觀望態度的文武百官心中,轟然炸響!
五萬兩白銀的稅收啊!
這是什麽概念?
這幾乎相當於一個中等富庶州府,一整年的全部稅賦收入了!
而這,僅僅是黑水鎮,在成立的第一年,在各項設施尚未完全建成的情況下,所取得的成就!
若是再給它一年時間,那它所能創造的財富,豈不是要……翻天?
整個太和殿,都陷入了一片倒吸涼氣和竊竊私語的嗡鳴之中。
那些曾經支持安國公的官員們,此刻也不免麵露憂色,心中充滿了動搖。
而那些原本就支持錢益謙的“唯利派”官員們,更是個個挺胸抬頭,與有榮焉,用一種勝利者的姿態,輕蔑地瞥向對麵臉色凝重的張小山。
錢益謙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心中更是得意無比。
他再次躬身,朗聲道“陛下,事實勝於雄辯!”
“黑水鎮的成功,充分證明了,唯有效率,才是興邦之道!唯有財富,才是強國之基!”
“至於安國公大人那邊……”他話鋒一轉,臉上露出一絲“惋惜”和“同情”。
“據臣所知,清溪城至今,連一座像樣的高爐都未能點火。其耗費巨萬的所謂‘環保’工程,不過是種了些不結果的樹,挖了些養魚的池塘罷了。”
“其產出,為零!稅收,更是無從談起!”
“臣不敢非議安國公大人的仁心與遠見。然,國事艱難,時不我待。若為了一些虛無縹緲的‘山清水秀’,而耽誤了帝國富國強兵的大計,此……恐非社稷之福啊!”
“臣懇請陛下明察!是否……應及時調整清溪城之營造方略,令其以黑水鎮為榜樣,以產量和稅收為重,莫要再……好高騖遠,浪費國帑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這番話,說得是“情真意切”,“有理有據”。
表麵上是在為國事擔憂,實則句句都是在攻訐安國公,是在否定那場“兩鎮之約”的合理性。
這一下,就連皇帝寧宣宗,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他看著錢益謙手中那份沉甸甸的、真金白銀的財報。
又想起了密探從清溪城帶回來的、那依舊是“荒山野嶺、進展緩慢”的報告。
兩相對比之下,饒是他對張大山再有信心,也不免產生了一絲懷疑和動搖。
難道……安國公這次,真的錯了?
他那套“格物風水”,聽起來雖然精妙,但終究……太過理想化,不切實際?
在這場關乎國運的豪賭中,自己……是不是,壓錯了寶?
朝堂之上的風向,在這一刻,似乎發生了決定性的逆轉。
而黑水鎮的“成功”,也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那些當初認購了鐵路股票的商賈們,在驚歎於黑水鎮驚人產出的同時,也開始對安國公那“不計成本”的環保投入,產生了疑慮。
“安國公真是糊塗啊。有黑水鎮這條明路不走,非要去搞那些花裏胡哨的東西。”
“是啊,若是清溪城也像黑水鎮這麽幹,咱們手裏的股票,怕是早就翻番了。”
一時間,京城之內,非議四起。
安國公張大山,和他那座“進展緩慢”的清溪城,第一次真正地站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
承受著來自朝堂和民間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