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元聖點撥,再探玄機

字數:4232   加入書籤

A+A-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張文遠那石破天驚的推論如閃電劃破長夜,照亮青石村皇家格物學院的實驗室,也在張念祖與張開山心中掀起靈感狂潮。
    實驗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三人眼中燃著熾烈的求知火焰,仿若站在新世界的大門前,窺見無盡奧秘。
    “陰氣?陽氣?”張開山率先打破沉默,那雙滿載好奇與冒險精神的眼睛熠熠生輝,“三弟,你是說慈石吸引鐵針,也是因‘陰氣’與‘陽氣’?”
    “不盡然。”張文遠迅速糾正二哥的簡化猜想,“二哥,你忽略了關鍵。祖父曾言,司南勺柄無論如何轉動,終指向南方。”
    “這說明慈石之力非單純‘吸引’,而是一種具指向性的力!”
    他走向張念祖的實驗台,拿起兩根磁化鐵針。
    “大哥,瞧。”
    他將一根針的針尖靠近另一根的針尖,兩者如遇無形屏障,頑強排斥;反之,針尾靠近針尖,“嗒”的一聲,兩針緊緊吸附。
    “這不正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張開山瞠目結舌。
    “正是!”張文遠一拍掌,激動道,“我猜,慈石之氣與琥珀之氣同源卻有別。”
    “琥珀之氣僅分‘陰’‘陽’,而慈石之氣更進一步,化為‘南極’與‘北極’。”
    “鐵針經慈石‘傳氣’,兩端各成一極,故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終在天地間無形之‘慈石之氣’引導下,指向南方!”
    這“南北極”理論如鑰匙,解開張念祖多日的困惑。
    他凝視鐵針,喃喃“若此‘氣’有方向,是否可如水流般引導,驅動更大之物?”
    就在此時,鬱悶於未完全領悟“陰陽”理論的張開山猛地跳起,如被靈光刺中。
    “我明白了!”他指著解剖得麵目全非的青蛙,語無倫次地喊,“‘金鐵生氣’的秘密,是‘流動’!”
    “舌頭為何‘麻’?蛙腿為何抽搐?因有東西在其中流動!”
    他揮舞手臂,興奮道“按三弟的說法,銅片帶‘陽氣’,鐵片帶‘陰氣’。浸入傳氣的礬水,經舌頭或蛙腿連通,‘陽氣’如決堤洪水,湧向‘陰氣’鐵片!”
    “這肉眼不可見的‘氣之流動’,刺激舌頭,引動蛙腿的‘生氣’!”
    這“流動”理論雖粗糙,卻如利刃剖開“電化學”的神秘本質。
    琥珀之“珀吸”是靜止的“氣”,慈石之磁力是定向的“氣”,金鐵生氣則是流動的“氣”。
    三個看似無關的“戲法”,被少年們的智慧火花串聯,初現統一之理。
    當晚,三人興奮得徹夜未眠,將數日來的奇思妙想與嚴密推導整理成實驗報告,恭敬呈至祖父張大山案前。
    燈下,張大山仔仔細細讀完報告,即便洞悉世事的元聖也不禁震撼。
    他凝視報告上稚嫩卻初露崢嶸的“陰陽電荷”“南北磁極”“電流”雛形,激動地連呼三聲“好!”
    他知自己僅為孫子推開一扇窗,他們卻憑智慧窺見窗外的星辰大海。
    張大山不再猶豫,將三子召至書房,開啟一場顛覆性的“深夜課堂”。
    他立於巨大黑板前,粉筆在手,目光慈祥卻不失威嚴。
    “好!好!好啊!”他先對三人發現予以熱烈肯定,隨後筆鋒一轉,寫下三項大膽而具挑戰性的課題
    “其一,曰‘合氣生力’。”他落筆如飛,“開山‘氣之流動’之說已近大道,然蛙腿之生氣微弱。”
    “若欲得滔滔不絕之強盛‘生氣’,可從‘金鐵礬水’再探玄機。”
    “嚐試多組銅鐵串聯並聯,置於礬水,觀‘生氣’變化,或有驚天之得。”
    “其二,曰‘力可生氣’。”他繼續寫道,“念祖‘磁力傳導’之說精妙,然隻知‘氣可生力’,可知‘力’亦可‘生氣’?”
    “嚐試以最快之速轉動慈石或以銅線切割磁力,觀是否生‘麻’感。”
    “其三,最要者,曰‘氣可生光’。”張大山頓筆,目光深邃,點出皇帝最渴望的目標。
    “世間萬物皆由‘氣’化,光明亦然。”
    “若得強盛‘生氣’,何愁不引入細如發絲之‘燈絲’,迸發與日月爭輝之永恒光芒?”
    這番話如三把鑰匙,為陷入瓶頸的少年打開通往更高層次的大門。
    他們拋卻分歧,將此三項課題定為未來數年的唯一方向,成立高度保密的“追光”項目組。
    一場旨在馴服雷霆、點亮盛世的偉大探索,在這小小的實驗室中拉開帷幕。
    實驗室內的氣氛空前熱烈。
    三人分工明確,卻又緊密協作。
    張念祖專注“力可生氣”,設計一架簡易轉盤,將磁石固定其上,高速旋轉,試圖以銅線“切割”磁力,觀察是否生“麻”感。
    他日夜調整轉盤速度與銅線位置,每失敗一次,便在日誌中記下新猜想,眼中燃著不屈的火焰。
    他甚至嚐試用不同形狀的磁石,探究磁力強弱與“生氣”關係,日誌上密密麻麻寫滿推導公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張開山投身“合氣生力”,嚐試不同數量與排列的銅鐵片,浸入礬水,記錄“生氣”強度。
    他突發奇想,用不同濃度的礬水,探究其對“生氣”的影響。
    實驗台上堆滿琉璃瓶,酸液氣味彌漫,他卻樂在其中,仿若探寶的冒險者。
    他曾不慎打翻一瓶礬水,濺濕衣裳,卻毫不在意,笑著說“這酸水,怕是比二哥的膽子還烈!”
    張文遠以算學的嚴謹,梳理“氣可生光”的可能。
    他翻閱祖父書房中的《道德經》,試圖從“陰陽相生”中尋找啟示。
    他推測,若“生氣”能如水流般匯聚,是否可通過細小導體轉化為光與熱?
    他嚐試用細銅絲纏繞炭棒,連接至礬水裝置,觀察是否發熱或發光。
    雖屢次失敗,炭棒斷裂,銅絲燒毀,他卻愈挫愈勇,每一次嚐試都讓他更接近真相。
    夜幕降臨,青石村的稻浪在月光下起伏,宛如大地的呼吸。
    實驗室燈火通明,三人圍坐實驗台,桌上散落琥珀、磁石、銅鐵片與手稿,爭論與笑聲此起彼伏。
    張開山揮舞燒焦的銅絲,嚷道“若‘生氣’強到點燃炭棒,皇帝的‘長明燈’不就有了?”
    張念祖沉吟“若磁石旋轉能生‘生氣’,是否可驅動機械?”
    張文遠冷靜道“‘氣’之流動需有序引導,需設計更精密之裝置,方能化‘氣’為光。”
    一次實驗中,張文遠將多組銅鐵片串聯,連接至細如發絲的鐵絲。
    鐵絲竟微微發熱,發出微弱紅光!
    雖僅持續片刻便斷裂,三人卻歡呼雀躍,仿佛看到希望的曙光。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