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年代文裏被女主一家算計的小可憐(二十三)
字數:4049 加入書籤
一場秋雨過後,東北這裏的天氣開始慢慢轉涼。
而牛棚這邊,嚴家人雖然被調到了這裏,但日子過的並不算苦,在這裏也沒人欺負他們,相反他們跟眾人相處的還算不錯。
再加上時不時還有嚴浩和蘇姍送來的各種物資,大家也偶爾能分上一些,所以他們對嚴家人的態度愈發好了,畢竟拿人手短,吃人手軟。
嚴父的病情也經過蘇姍的一段時間的治療,好的也差不多了。
最近由於天氣轉冷的原因,知青院裏眾人跟村裏人一樣,早早就開始囤起了過冬要用的柴火,蘇姍自然也不例外,跟著眾人一起上山打柴。偶爾還拉著嚴浩進入深山去打獵。
這天,蘇姍在屋裏閑著無聊,幹脆翻出了自己下鄉帶來的高中課本,打算準備看會書。
突然她的房間門被敲響,她起身打開房門看到是唐園園,她問道,“怎麽了?”
唐園園,“子溪,你要不要跟著我們一塊兒去村裏買些過冬吃的白菜、蘿卜?”
“買菜?”蘇姍有些不明所以。
唐園園解釋道,“你也知道我們剛下鄉分到的子留地少,冬天這裏又漫長,除了蘿卜白菜和一些鹹菜能儲存的時間長些,我們隻能跟村裏人在買些,要不然就不夠吃。”
這話一說完,蘇姍突然她腦海中靈光一閃,突然有了主意,對呀,她可以種植一些大棚疏菜呀!自己雖然有空間,裏麵也種植有各種青菜,但她又不能拿出來自己吃獨食,被人看到還要解釋半天,她幹嘛不拉人種大棚呢?
她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既能儲備足夠的食物過冬,還能帶著大家賺點外快。
想到這裏她眼睛一亮,笑著對唐園園說:“我就不去買菜了,一會兒我要出去一趟。”打發了唐園園後,蘇姍從自己櫃子裏拿出一包點心,提著就去了大隊長家。
來到大隊長家,看到大隊長媳婦兒正在跟幾個兒媳聊著天,準備給孩子做棉襖。蘇姍進來跟他們打過招呼後,問起了大隊長。
大隊長媳婦兒說:“他呀去村裏轉轉,估計一會兒就回來,陸知青你找他有啥事兒啊?”
蘇姍笑著說:“嬸子,我是有點事兒找大隊長商量,既然他不在我在這裏等他回來再說。”說完,她還把帶著的一包點心放在桌上,“嬸子,這是給孩子們甜嘴的,是我的一點心意,您收下吧。”大隊長媳婦兒推讓了幾下,也就收下了。
蘇姍在這裏等了沒多久大隊長就回來了。她就把自己想建大棚種蔬菜的想法說了出來:“大隊長,你也知道這一到冬天家家除了蘿卜白菜就沒啥新鮮菜,我想著要是能建幾個大棚種上蔬菜,大家不僅能吃上冬天種植的新鮮菜,還能拿去賣錢。”
大隊長一開始有些猶豫,他也沒搞過這事兒。畢竟鄉下人一年到頭也賺不來幾個錢,這要是賠了這又算誰的?
蘇姍看出了大隊長的顧慮,連忙說道:“大隊長,我可以先在知青後院建一個大棚試試,要是成功了,大家再跟著一起弄。要是賠了,就當是我自己的試驗,不連累大家。但我也要把這醜話說在前麵,咱們搞大棚種植都是自願,不存在強買強賣。我也可以去城裏找人搞到塑料薄膜,你看怎麽樣?”
大隊長聽了蘇姍的話,沉思片刻後緩緩點頭,“行,那就按你說的先試試。不過你有幾分把握,別到時候白忙活一場。”
蘇姍見大隊長鬆口,心中一喜,連忙保證道:“大隊長放心,我肯定好好弄。”
得到大隊長的許可後,蘇姍立刻行動起來。她先在知青後院選了一塊合適的地,又找嚴浩幫忙一起搭建大棚的框架。當然她搞大棚種植蔬菜也沒瞞著知青院的人,如果有人願意她也可以幫他們弄來塑料薄膜,不過一切花費都由對方承擔。
這話一出,頓時就有幾個人猶豫了,主要是他們怕錢花了,也沒成功。
唐園園率先站了出來,“子溪,我願意跟著你試試。”
杜銘軒一聽女知青都加入了,那他也要幹,其他幾人見狀,也有幾個陸續表示加入。
蘇姍心中有了底,開始和嚴浩緊鑼密鼓地搭建大棚框架。在他們努力下,幾個大棚框架很快搭建完成。
蘇姍進入空間,挑選了一些適合冬季種植的蔬菜種子。
幾天後,蘇姍坐著牛車去了一趟縣城,找人幫忙把這些塑料薄膜運了回來,他和大家一起把薄膜覆蓋在框架上,又在村裏弄了一些稻香,找人編植了成草蓮子,蓋在大棚外麵也能為冬季大棚進行保暖。
接著,她從空間裏拿出一些蔬菜種子,開始在大棚裏播種。
在她和嚴浩的精心照料下,沒過多久,大棚裏便冒出了嫩綠的新芽。其它幾人也是一樣的情況,仿佛也預示著一個新的希望即將在這個寒冬開始。
時間轉眼過去了一個月,東北的冬天也迎來了第一場大雪。
還好她之前提醒過眾人,在自己種植的大棚裏做了保暖措施。雪下了兩天兩夜雪停後,大家迫不及待地去看大棚裏的蔬菜,當看到蔬菜在棚裏依舊翠綠鮮嫩時,他們都是興奮不已。
差不多時間又過了半個月,種植的第一批蔬菜也成熟了,有番茄、黃瓜、茄子、辣椒、豆角等,各種新鮮蔬菜。
蘇姍已經讓嚴浩去了鎮上供銷社打聽過情況了,供銷社給出的價格還不低。眾人經過商量決定把蔬菜賣給鎮上供銷社。
他們精心采摘、打包好蔬菜,嚴浩去找了村裏的牛車每天以五毛錢的價格,把他們的蔬菜拉到鎮上。
供銷社的工作人員看到新鮮的蔬菜,眼睛都亮了,當場就按照之前談好的價格收購了。拿到錢的那一刻,大家都歡呼起來,這可是他們最近一段時間辛勤勞作的成果。那些沒有種植大棚的幾個也是嘔的要死,他們後悔了,後悔沒能弄一個大棚,這樣不僅自己有菜吃,還能買錢補貼。
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大家的積極性更高了。
蘇姍趁熱打鐵,開始教幾位如何科學種植、管理大棚蔬菜,擴大種植規模那還是算了,她太懶。
村裏其他人家看到知青們賺了錢,也紛紛跑來請教,想要加入大棚種植的行列。蘇姍直接把這活兒推給了嚴浩他們,嚴浩自然是毫不吝嗇地分享他們種植的經驗。
現在村裏有不少人都有些後悔,當時大隊長跟眾人說的時間,大家跟本不信,也不以為意,現在看到他們賺了錢,才知道後悔。
鎮上這些新鮮的冬季蔬菜一上架,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大家紛紛圍攏過來,詢問價格。沒過半天他們送來的蔬菜就賣完了。他們也賺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一個冬天下來,幾個建大棚的知青每人都賺了不少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嚴浩和蘇姍更是如此,他們不僅收獲了金錢,還收獲了大家的信任與尊重。
隨著大棚蔬菜種植在村裏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整個村子都熱鬧起來。嚴浩他們這個村也出名了,為此公社領導還專門大力讚揚他們。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豐收喜悅中時,麻煩找上門了。村裏總有那麽幾個眼紅看他們賺到錢的人,聯合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向公社舉報他們搞資本主義。公社很快派人下來調查,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他們並不慌張,還好陸知青提醒他們留了心眼,把種植大棚蔬菜的過程都記錄下來,證明這是響應自給自足、改善生活的號召。調查人員仔細查看後,發現他們的做法合理合法,不僅沒有問題,還值得推廣。
那些舉報的人碰了一鼻子灰,而嚴浩他們幾個知青的名聲更響了。公社決定在全公社推廣大棚蔬菜種植,還派了人來學習經驗。嚴浩他們毫無保留地分享,幫助更多人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