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裴長安信口雌黃

字數:2907   加入書籤

A+A-


    謝妙儀驚訝的瞪大了眼睛,瞪大眼睛是謝妙儀故意為之,可是驚訝也是真驚訝。
    怎麽裴長行、裴長斛也重生了呢?還有裴長安說,衛國公府裏最小的裴長均也有可能重生。
    看來真是地府的魂滿了,索性衛國公府的這一大家子,打包都給送回來了。
    “五弟是否重生,怎麽還不能確定,他那麽小,國公爺去問一下,他定會說的啊。”
    謝妙儀先回避開了衛國公老夫人,將裴長安的注意力轉移到裴長均身上。
    裴長安回道,“五弟自母親落水第二日就一直發燒,做噩夢,像是受了什麽驚嚇,母親已將他接入自己院中照顧,我也一直沒有見著。”
    “哦,原來是這樣。”謝妙儀又給老夫人找了一套說辭。
    “其實那日母親來訓斥我,也是因為心情不好,我聽母親說,她自落水醒來後,也是夜夜都做噩夢,但是醒來又想不起什麽來,但是又總有一種要家宅不寧的感覺,所以擾得她煩躁的很。我想母親對你態度奇怪,是不是也源於此。”
    “是這樣嗎?”裴長安還是有些不放心,他可以輕視裴南鳶,但是他不敢輕視他母親,但是謝妙儀所說又有些合情合理。
    想不明白就先放下,回去和二弟、四弟在研究,現在先把要謝妙儀做的事情,跟謝妙儀交代明白。
    裴長安心想著,他又看向謝妙儀,拉起謝妙儀的手,說道,
    “我今日來除看看你的身體如何外,還有一件事要與你交待,我想要你以後多留心母親和大妹妹,看看她們是否有異常的事發生,一旦你覺得有任何不對勁,或是她們和你透露什麽,你先不要信,一定要先於我說。”
    謝妙儀點了點頭,但還是明知故問道,
    “國公爺是妙儀的丈夫,無論你說的那些關於重生的事是真是假,但國公爺對我有交待,作為妻子,我定將會為國公爺留心,隻是......”
    謝妙儀有些為難的說道,“隻是妙儀實在不知國公爺何以生出對母親和南鳶的提防之心,她們可是國公爺你的骨肉至親啊,就算重生,她們還能害國公爺不成。”
    裴長安被謝妙儀問的一怔,他就不喜歡謝妙儀總是那麽聰明,還總是與他較真般的凡事都要問個明白。
    不喜歸不喜,謝妙儀的問話他也不能不回答,裴長安眼神不自覺的躲開謝妙儀的注視,準備信口雌黃的按裴長行和裴長斛幫他編的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來騙謝妙儀。
    在那個故事中,謝妙儀成了慫恿裴長安造反的罪魁禍首,裴長斛說這樣能讓謝妙儀心中產生愧疚感,讓她更好的為他們所用。
    在長安的半真半假的講述起來。
    裴南鳶進宮後,很快就晉升為皇後,又很快誕下皇子,她又有皇帝的寵愛,一時風頭無量,衛國公府也跟著風光起來,一時權勢滔天。
    這些和謝妙儀從衛國公老夫人、裴南鳶和四位姨娘那裏了解的差不多,但是隨後裴長安講的就偏離了事實。
    裴長安開始杜撰,隨著衛國公府的得勢,衛國公老夫人的野心越來越大,她不甘心於隻做臣子,生死榮耀還是不能自己掌控,她就生出不臣的心思,在皇帝死後,總是慫恿他謀反。
    裴長安說他絕對是忠君的,自然不肯聽從他母親的安排,所以就越來越被老夫人不喜,後來五弟也長大了,老夫人就生出讓五弟替代他的心思。
    那時的裴南鳶仍對家裏麵將她送進宮這件事耿耿於懷,老夫人就總是挑唆,說送她進宮都是裴長安的主意,讓裴南鳶對裴長安產生怨恨。
    久而久之,裴南鳶果然被老夫人說動,記恨上了裴長安,宮中家裏都在擠兌裴長安,所以裴長安為了自保,在謝妙儀的勸說下,聯合了京中幾家對新帝和裴南鳶不滿的權貴,起兵造了反,可是最後還是失敗了。
    待裴長安將這邏輯不通的故事講完後,謝妙儀低垂的眸中盡是冰冷。
    就算沒有老夫人、裴南鳶和四位姨娘分別來與謝妙儀講了前世她死後發生的事,她都不信裴長安的這些鬼話。
    衛國公老夫人讓他謀反他不反,他說他忠君,既然忠君,怎麽謝妙儀慫恿他,他就反了。
    這些暫都放下不說,如果真如裴長安所講,上一世他們的關係如此複雜,那麽衛國公老夫人與裴長均、裴南鳶與新帝,和裴長安這三方,都沒出一個明白人。
    謝妙儀猜到裴長安把她也編到故事裏的目的,裴長安上一世對她的付出不屑一顧,這一世還想再利用她,她當然不會讓裴長安如願。
    隻是她還是想給裴長安最後一次機會,如果裴長安還能保有一點良心,能懸崖勒馬,這一世不再有那不切實際的妄想,能讓她安穩度日,她也可以考慮勸衛國公老夫人和裴南鳶放過他一馬。
    謝妙儀抬眸幽幽的盯著裴長安的眼睛問道,
    “那我呢?最後得了什麽結果?”
    裴長安被謝妙儀深邃的眼神看得有些發毛,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你,你當然是陪著我到最後的,你也隻差一點就當上了一國之母,不過最後咱們失敗,你也被母親和裴南鳶殘忍處死了。不過這一世你放心,隻要咱們夫妻一心,上一世未成之事業,這一世必能完成。”
    喜歡全家都是重生怪請大家收藏:()全家都是重生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