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求情的梁貴人
字數:3847 加入書籤
一開始章合帝想要裴南鳶入宮,太後還有猶豫。
她覺得裴南鳶太過美豔,又有些與淮西王的私情傳聞,不過這點可能有些不實。
總歸她不是很想裴南鳶入宮。、
隻是後來皇帝求的緊,又因她念著與衛國公老夫人年少時的情誼,所以在裴南鳶也表露願意入宮的意願後,她也就應允了。
那時她想著,隻是讓裴南鳶做個嬪妃,她再在勳貴士族人家挑選賢德女子入宮,備做後位之選。
現在她的想法變了,裴南鳶不妒、得體、顧大局、識大義、不爭不搶,越來越有她嫂嫂謝妙儀的樣子了。
隻可惜,她見到謝妙儀時,謝妙儀已經是衛國公夫人了。
所以,她翻遍整個後宮和各勳貴士族人家,都沒有比裴南鳶更適合當中宮的人選。
這麽想著,太後看裴南鳶是越看越順眼。
裴南鳶被太後看得有些臉紅,上一世她從沒被太後用如此慈愛欣賞的眼神看過,有的都是挑剔、不滿、失望和橫眉冷對。
看來她按照嫂嫂的叮囑做人行事,真是一點錯都沒有。
正當太後與裴南鳶、大小林貴人相處正歡,一派融融景象時,外麵內侍通傳,“太後,梁貴人來請安了。”
一聽是梁貴人來了,太後慈愛的臉上瞬間布上陰霾。
裴南鳶和大小林貴人見氣氛不對,忙互打眼色,退到了一邊角落裏。
梁貴人款款從外麵走進來,先是給太後行禮請安,然後餘光一掃便看見了裴南鳶與大小林貴人。
大小林貴人也就罷了,梁貴人一看裴南鳶心裏的氣就不順了。
梁貴人出身平江侯府,她兄長平江侯世子如今任職太倉令。
自京城大旱以來,因她兄長調糧不利,沒少被他的直屬上司朱謙斥責。
近日衛國公府又向朝廷捐糧捐種子,一時對衛國公府和裴南鳶都是稱讚頌揚之聲。
對辦事不利的平江侯府和她這個梁貴人都是嘲諷貶低之語。
梁貴人心裏氣,不過她不是氣自己兄長不爭氣,而是氣衛國公府不該這個時候出風頭。
梁貴人朝著裴南鳶狠狠的瞪了一眼,把裴南鳶瞪得莫名其妙。
這個梁貴人與大小林貴人不同,這兩世都愛與她爭風吃醋,這一世裴南鳶沒有了加害這些嬪妃之心,但跟這個梁貴人也處不來,為了減少摩擦,給自己找不自在,她都是對這個梁貴人能躲則躲,能讓就讓。
這次裴南鳶也是拉住了看梁貴人不順眼的小林貴人,低聲對她說道,“太後在,別衝動。”
大林貴人也忙安撫妹妹。
太後將裴南鳶識大體的表現看在眼裏,心裏更是滿意。
她不悅的對梁貴人問道,“梁貴人,你還有什麽事嗎?”
梁貴人見太後問她,才想起今天要辦的正事,急忙換上了一副委屈無助的模樣。
“太後,求你為臣妾一家做主。”梁貴人說著滴下幾滴淚來。
太後一聽,猜到了這個梁貴人今天是來幹什麽了,她的臉更陰沉了。
“說說吧,什麽事讓哀家為你做主啊?”
太後的語氣明顯是帶著寒意的,可是梁貴人卻沒聽出來。
“臣妾哥哥,自京中大旱以來,一直都是盡職盡責,勞心勞力,可是那司農朱大人卻因臣妾哥哥的一點小錯,就要上書罷臣妾哥哥的官。
臣妾就算有哪裏做的不到,沒有功勞也該有苦勞,朱大人也不該說要罷了他的職,這太讓臣妾一家心寒了。
而且臣妾作為嬪妃,朱大人這個時候要上書罷臣妾哥哥的官,此舉不僅是沒看得起平江侯府,也是在藐視皇家威嚴,動蕩朝局啊。”
梁貴人的這番恬不知恥的言辭,差點把太後氣笑了。
“梁貴人,你給朱大人扣了好大一頂的帽子啊!”
“太後,臣妾不敢給朱大人扣帽子,隻是朱大人辦事不妥。臣妾求太後為臣妾一家做主,保全臣妾哥哥的官職,給平江侯府留些顏麵。”
這個梁貴人自覺自己家特別委屈,特別有理,一丁點兒看不見自家的錯處。
太後冷笑,看來她要幫這個梁貴人好好算算賬了。
“哀家怎麽為平江侯府做主呢?哀家難道還不夠給平江侯府留顏麵?你可知道,自京中大旱以來,你兄長平江侯世子就利用職位之便,企圖從朝廷的糧倉中偷運出糧食去斂財,幸好被朱大人發現的早,才沒釀成大錯,否則你兄長的頭,早被砍一百次了。”
梁貴人見太後提這件事,瞬間底氣也不足了。
那次她跪在太後宮中,苦苦哀求,眼睛都哭得看不清東西了,才讓太後網開一麵,說服皇帝放過了她兄長一次。
她以為這件事已經過去了,誰知太後又提起。
可是她現在又能說什麽呢,為了平江侯府,為了她能有倚仗,她還是隻能求太後再保她兄長一次。
“太後,”梁貴人聲音怯怯,“那次朝廷不是也沒什麽損失麽,而且都過去了。這次臣妾保證,一定好好約束哥哥,讓他一定盡職盡責,不偷奸耍滑,貽誤災情。”
“保證?”太後聲音一厲,“你拿什麽保證,你上次也跟哀家保證了,可是你們平江侯府又是怎麽做的?
平江侯世子哪裏隻是偷奸耍滑,他就根本沒把朝廷的安危,把百姓的性命當回事!
這次京城大旱,朝廷上下哪個官員敢不盡職盡責,而平江侯世子,朱大人反複催促,讓他抓緊調糧,可是他竟去秦樓楚館喝花酒,將這件事忘在腦後,將調糧的文書壓了四五日沒有發出。”
梁貴人急著為平江侯世子辯解,
“太後,我哥哥隻是延誤了四五日,他並沒有將此事忘了。”
話音剛落,一隻茶盞就碎在了梁貴人身前,飛起的碎片劃傷了梁貴人細嫩的手背。
可是梁貴人嚇得不敢吭一聲,忙將頭磕在地上。
她知道,太後真的生氣了。
自她進宮以來,從沒見太後這樣。
“隻是四五日,你可知道這四五日如果斷了糧食,京城要死多少人嗎?如果不是衛國公府捐出萬擔糧食,恐怕京城就要發生動亂了。”
太後決不是危言聳聽,因為裴南鳶記得上一世,朝廷沒有衛國公府這萬擔糧食,果然發生了動亂。
喜歡全家都是重生怪請大家收藏:()全家都是重生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