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詩畫夜朗西,火華星鼎中

字數:3691   加入書籤

A+A-


    海棠別院的琴室裏,月光透過雕花木窗灑落一地銀輝。阿蕤將古箏輕輕置於青玉案上,幾個小姐妹圍坐成圈。案頭的鎏金香爐升起嫋嫋青煙,與《李太白全集》泛著的黃光交融在一起。
    "我們星星民樂團今日排練《楊花落盡子規啼》!"阿蕤指尖輕撫箏弦,"預備起——"
    昳含的瑤琴率先流淌出清泉般的旋律,琴軫上係著的流蘇隨著節奏輕輕晃動。"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津..."她的嗓音清亮,尾音微微上揚,像是一縷隨風飄散的柳絮。
    雨珊的琵琶聲適時加入,四弦一聲如裂帛。"我寄愁心與明月..."她手腕一翻,輪指如雨,弦上珍珠落玉盤。霏霏的竹笛聲似一縷輕煙纏繞其間,"隨風直到夜郎西..."笛孔中溢出的音符在月光下竟凝成細小的光點。
    "啪!"小慧恩的缶聲突兀地打斷旋律。她鼓著腮幫子,小手還保持著擊缶的姿勢:"什麽意思呀?又是楊花又是夜郎的..."
    一旁練習織錦的漪漪輕笑著用銀梭撥出一串音符,模仿子規鳥的啼鳴,“詩中句,總是難敘當時語,他提筆,借離別,嘁嘁...”
    “話中題,總是難述平生遇。他提筆,借花月,噫噫...”無憂摸著懷中的小白兔,若有所思地接唱和聲部分。
    正在案角習畫的淇文突然抬頭,筆杆在貝齒間輕咬出一道淺痕。"我懂了!"她蘸墨揮毫,宣紙上頓時浮現出意境深遠的畫麵:一彎孤月懸於墨色蒼穹,月光下的江麵泛著細碎銀光,一葉扁舟順流而下。岸邊竹林深處,隱約可見幾座吊腳樓的輪廓,簷角懸掛的銅鈴在風中輕晃。
    "你看,"淇文指著畫中扁舟對小慧恩解說,"這是李白的朋友王昌齡,他被貶去夜郎..."她的筆尖在舟頭點出個負手而立的人影,"李白把愁心寄托給明月,隨風一路送到夜郎以西..."
    話音未落,窗外的滿月突然大放光明。一道銀輝穿透花窗欞格,正落在畫作的墨跡洇暈處。那些看似隨意的筆觸突然泛起幽藍光芒,墨線如同活物般蠕動重組。竹林輪廓化作星軌,扁舟變成勺形,整幅畫轉眼間竟變成一幅精確的星象圖!
    "這是......"阿蕤的古箏"錚"地斷了一根弦。琴弦彈起的瞬間,議事大廳那頭的文幀秋猛然按住共鳴不已的青圭琴。兩處琴音相激,淇文的畫作"唰"地騰空而起,穿過月洞門,穩穩貼在了青檀圓桌中央的星槎導航屏上。
    "夜郎天文台坐標鎖定。"機械女聲平靜地播報,"缺失部件:北鬥第七星——瑤光。"
    正俯身研究銅鼓陣拓片的慕洛筠猛地抬頭,冰玉手環撞在桌沿發出清脆聲響。導航屏上的星圖正在與拓片紋路完美重合,缺失的瑤光位赫然對應著一根特殊的鼓槌。
    "原來如此!"她激動地說,"諸位!孩子們解謎了!我們要找的北鬥第七星,就是銅鼓陣裏那根帶著蛇紋的主槌!"
    “謔!”南流景一臉懵逼。
    “哇噻!”西樓、武伯騁二臉震驚。
    “膩害了!”寧滄瀾、風旌揚、陌長安三臉狂喜,同時豎起大拇指。
    “崽崽超棒!”慕洛筠、文幀秋、童芷語、玉曉熙四臉驕傲,呱唧呱唧鼓掌。
    雲夢澤一臉欣慰:“不錯!童子軍也能幫上忙了。有坐標就好辦了,我們出發!”
    夜郎遺跡深處,幽藍色的熒光苔蘚為古老的觀測台鍍上一層神秘光暈。陌長安的黑曜手串懸浮在半空,十八顆珠子各自投射出錐形光束,將基座的每一處細節都照得分毫畢現。
    "這根本不是普通石台,"他單膝跪地,指尖輕輕描摹著石麵上蛛網般的紋路,"你們看這些榫卯結構——"隨著他的觸碰,石紋縫隙間突然滲出細小的金色光點,"完全複刻了侗族鼓樓的"蜘蛛網"承重體係!每一處受力點都暗合星辰方位。"
    風旌揚突然按住自己發燙的黃琮扳指,三枚青銅細針自動指向基座中央:"這裏!"他快步上前,指著北鬥七星圖案中的一處凹槽,"本該放置"瑤光"星的位置..."扳指上的螭龍紋突然睜開雙眼,射出兩道紅光落在凹槽邊緣,"等等,這個凹槽形狀..."
    就在他俯身細看的刹那,一支泛著綠光的流矢突然從岩縫中射出!風旌揚條件反射般張弓搭箭,破軍箭離弦的瞬間才驚覺不對:"‘破軍’小心!別忘了..."
    事實證明,破軍箭還是靠譜的。
    破軍箭精準擊落流矢,箭尾的翎羽劇烈震顫,發出奇特的蜂鳴聲。旋即箭身一個甩尾,將事先找到的隱藏在箭尾的銅鼓陣主槌穩穩嵌入凹槽。
    慕洛筠歎為觀止:“厲害了,破軍箭!既能做東風導彈,又能當長征係列運載火箭!”
    當那根帶著蛇紋的主槌補全了缺失的瑤光位,整個觀測台突然像蘇醒的巨獸般震動起來,岩壁上的苔蘚簌簌剝落,露出後麵鑲嵌的七節異色竹筒。每節竹筒表麵都刻滿細密的星紋,在月光下泛著幽藍的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是..."竹曆"!"文幀秋的青圭戒尺"唰"地展開,尺身上的刻度自動調整著測量精度,"每道刻痕的間距精確到毫厘!"她試著用戒尺輕敲第三節竹筒,竹筒立刻發出清越的"宮"音,同時投射出上弦月的虛影,"天啊!這些竹筒既是曆法記錄,還是一套完整的律呂!"
    南流景的赤璋刀"鏘"地一聲自行出鞘。刀身紅光大盛,筆直地指向"竹曆"中央的星形缺口。當刀尖距離缺口還有三寸時,缺口處突然浮現出徐福船隊的全息影像——十二艘樓船正駛離夜郎海岸,為首的船頭甲板上,一個頭戴方士冠的男子手中,赫然握著一塊泛著紫光的星鐵片。
    "果然如此!"南流景的瞳孔劇烈收縮,"在第一次東渡,徐福取走的不僅是星鐵..."赤璋刀突然調轉方向,刀柄末端的紅寶石投射出新的畫麵:瑪雅金字塔中,同樣的星鐵片正被嵌入水晶頭骨,"他把調控三處文明的關鍵部件都帶走了!"
    當淇文那幅泛著星光的畫作被輕輕放置在觀測台中央的瞬間,整個遺跡突然陷入奇異的靜默。畫中的明月竟緩緩浮出紙麵,懸浮在半空中,與天際真實的滿月完美重合。雙月交輝之下,七道銀光從地底破土而出——竟是七麵雕刻著星象圖的青銅鼓,呈北鬥七星狀排列。
    "咚——"無人觸碰的鼓槌突然自行敲響,奏出一曲古老的《竹枝詞》。每一聲鼓點都激起一圈可見的音波,在空氣中凝結成細小的彝文字符。隨著旋律推進,那些字符開始環繞著雙月旋轉,逐漸編織成一張立體的星圖網絡。
    當最後一個音符餘韻消散時,觀測台中央的空間突然扭曲變形。一口青銅觀星鼎從虛空中緩緩浮現,鼎足落地時發出清越的金屬鳴響。鼎身內部,一簇火焰紋樣緩緩浮現,形似百越蜂針的走脈軌跡,針路間還閃爍著細小的金光。
    那邊停靠著的星槎底艙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斷裂聲。星鑰投射出的畫麵中,又有九條禁錮瀛洲虛影的玄鐵鎖鏈同時崩斷。那個懸浮的"湮"字劇烈抖動,在燃燒的“氵”旁,"西"部首也燃起了金色火焰。
    這是表明,夜朗火華采集任務完成了。
    喜歡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請大家收藏:()海棠依舊之鏡花奇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