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秋風微涼
字數:12852 加入書籤
第185章 秋風微涼
“哎,你把相機帶來了?”陳新擺弄著相機,新奇道。
“這麽值得紀念的事兒,肯定要帶上。”
周六,我來教室的時間格外早,因此沒什麽人。
“先給我玩玩。”陳新不厭其煩地到處拍,見他愛不釋手,我便大方的暫借給他。
“喲?來這麽早?”楊樹吃著包子饒有興致地看著到處拍照到陳新,“他手裏是你相機?”
“不廢話嗎?”
幾分鍾後,林七月也到了,跟平時來的時間差不多。
“你來這麽早?”她放下書包問道。
“這不出去玩嗎?來早點。”我點頭說,昨天抖音沒看多久,睡的早。
私下問過劉洋,這次班裏沒一個人落下。
七點半,原本該充滿朗讀的教室,卻嘈雜一片,討論的無不是等會兒的出遊。很快老宋來到教室,看眼手表後開始說起今日“秋遊”的注意事項。
“等下出發,安靜點,其他班還在早讀,不要掉隊,各組組長注意自己照看組員......”最後老宋再三強調安全事項,眾人連連應和,多少有些敷衍。
“宋老師,我們是不是該拍個照紀念一下?”一道熟悉的聲音喊道。
“可以,那就行政樓前麵的花壇吧。”老宋點頭道。
“煜楓有相機!”這時那聲音又說道,我順著聲音方向看去,這不馮溪悅嗎?那就不奇怪了。
“煜楓,你能拍不?”老宋問道。
我沒理由不接下這個任務,點頭道:“行!”
安靜地走到行政樓的花壇前,說是花壇,但中間立著一個金屬質感的建築物,下麵寫著“什麽之星”我認不出是什麽,大抵是個藝術品。
“左邊的,對對對,往右邊站點。”我站在前麵,讓每個人都進入畫麵,“宋老師,你也去拍兩張啊。”快門聲響起幾聲後,我對老宋說道。
老宋本想婉拒,但架不住她們的邀請,站到了她們騰出來的中間位置,隨著快門的按下,一幅充滿青春和回憶的畫麵最終定格在一個小小的相機裏麵。
“怎麽樣?我看看。”馮溪悅湊過來,想要看我剛才拍的照片。
“很可以。”我把相機交給她們,“看完記得還回來。”
“知道知道。”苗善在一邊也插進來道,我則被當成了無關人員。
因為那個濕地公園不遠的緣故,我們選擇靠雙腳步行到目的地。
“你相機呢?”陳新過來問。
“噢,馮溪悅她們那兒。”我攤手說,“你要的話去找她們。”
“行。”陳新說完當真去找了她們。
我則繼續跟楊樹走在前麵聊著,林七月旁邊有張清作伴,走在隊友後方。
“紅燈。”
帶隊的人停下,老宋在出校門沒多久後不知所蹤,也許隻有前麵帶隊的韓誌傑知道。
約一個小時後,到達目的地,縣裏新修的公園,我這種兩點一線的生活,理論上來說不會有任何接觸。
“有啥好玩的啊?”
陳新拿著相機到處拍,漫不經心地回應我道:“這你就不懂了吧?拍照也好玩啊。”
我找著人群裏的身影,噢…她也在拍。
這新修的濕地公園可是縣裏的重點項目,但卻因為周邊處於開發階段,哪怕是周末來的人也不多。
我們從一方形長廊進入,四周掛著濃密的藤蔓,氤氳著陣陣翠綠的生氣,我睹物思物地想起初中時代也有一個模樣類似的長廊,唯一區別是沒有眼前這個長。
“這個取景不錯啊,得多拍點。”
我橫屏拿著手機,暫緩腳步,很快掉到了隊伍末尾,正好陳新在旁邊的花叢邊,相機的鏡頭被他懟到花蕊上,聚精會神地拍著。
“你拍好沒,給我用下。”我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
“馬上,快了。”陳新拍完幾張後,頗為可惜的把相機交給我,“唉~怎麽就是學不會呢?”他走著,神色若有所思。
隊伍已經進入藤蔓叢生的長廊中,綠茵中投射的斑駁光點印在裏麵的人的衣服還有大理石地麵上,我腳步緩慢,尋找著合適的角度,和諧的畫麵在我手上的鐵疙瘩裏定格。
我滿意地看著照片,不著急追上前麵的隊伍,楊樹站在不遠處望著我,“快點啊!”
我抬起頭回應道:“來了,急啥?”
“怕你走丟。”楊樹看著我嬉皮笑臉道。
走過長廊裏的幾個拐角,來到一處水上木橋,木橋很寬,足夠三四人並肩行,水麵的近處是低矮的水草,再遠些便是高高的蘆葦,“你說裏麵有魚嗎?”
“肯定有吧?”楊樹語句錯誤地應道,“你要不跳下去看看?”
“你怎麽不跳?”
十幾分鍾後,木橋出現分叉路口,前麵是延伸的木橋,另一邊是往上走,一個類似亭子形狀的小公園,園中央長著一棵覆蓋整個小公園的大樹,綠茵遮天。
林七月蹲在木橋的岔道那兒,拿著手機拍著遠處茂密的蘆葦叢,拿著相機的我下意識拍了兩張,雖說隻是背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喲?你偷拍人家?”旁邊的楊樹注意到我的鏡頭,調侃道。
“偷拍?什麽偷拍?我這叫記錄美好生活。”我臉皮厚地反駁道:“拿相機那能叫偷拍嗎?那叫攝影!”
“行,就你會說好吧。”他兩手一攤,一副懶得跟我狡辯的態度,繼續往前走。
林七月似乎不太滿意拍的照片,在那兒站起身,換了個角度和方位繼續拍。
我心裏莫名地確定,她一定會上那個亭子去,於是乎,我問向前邊的楊樹,“你去不去拍兩張?”
“她好像也去了。”
後者遲疑地說:“我?算了,你要去就去吧,我先走了。”
剛走到岔道,隻見暮珊紫從去亭子的路上下來,“得,你現在去也沒機會了。”我低聲說。
“得了吧。”
楊樹聞言,不屑一哼,“你拍吧,我先走了。”說罷,徑直朝隊伍走去。
而我則朝向上的路走去。
亭子裏,鄭秋葉和她的幾位朋友準備合影。
“煜楓?你能幫我們拍兩張不?”
聞言,我點頭應下。
她們五個站在一起,擺好姿勢,“很好,最後兩張。”
我秉持著一個“攝影師”基本的操守,幫她們拍出了比較滿意的照片,就算不滿意不是還有後期嗎?
“ok啊,回去記得發我,謝謝。”鄭秋葉感謝道。
“不用謝謝,v我五塊就行。”
“.......”
“開玩笑。”
回過頭,林七月手舉著手機,攝像頭對著頭上遮蔽天空的大樹。
她看不見的是,那陽光傾瀉在她身上,將灰色的外套披上一層光,綠色的背景布下,在某個人的心裏落下了烙印。
手上的鐵疙瘩就是為了記錄生活美好,現在不正是?
這一次,林七月的側臉出現在畫麵內,沒有紮起的短發被一陣微風輕輕揚起,如同柳枝,似有種朦朧的美,可能我眼裏多了點一種叫濾鏡的東西,這次出來“秋遊”無疑是極其正確的決定。
我跟做賊似的,拍完達到了目的後,匆匆離開,林七月和鄭秋葉她們卻意猶未盡。
楊樹和暮珊紫聊著天,前者臉上的笑容很滿足,跟平常表現的他很不一樣,果然,喜歡是一件非常明顯的事兒。
陳新也不知道跑哪兒去了,不見蹤影。
劉洋和劉曉升走在一起談笑風生,韓誌傑帶著耳機,嘴裏叼著根從路邊薅下來的狗尾巴草,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湖麵因魚兒擺動蕩漾起的波瀾,倒映裏橋上人影的歡笑有了實質,學習的壓力於此刻得到短暫釋放。
走完木橋,麵前的綠化很到位,草地邊上便是湖水,一座寬闊的拱形石橋連接著對岸。
“喲?這兒還有人拍婚紗呢?”楊樹驚疑一聲。
“哪兒呢?”
“就湖邊啊。”楊樹手指一個方向,“大哥,你眼睛能不能稍微動一動?”
“哦哦,沒注意。”
湖邊的確有一對新人,男士穿西裝,女士穿潔白露肩的裙。
“這天穿這點不冷嗎?”
“你懂啥?這是為了出片。”楊樹悠悠道。
“那相機一看就貴。”
“你關注的重點錯了吧?”楊樹一時錯愕,“叫你看別人拍婚紗,學著點,以後有用。”
“對啊,我看相機,不也在學攝影嗎?”
“......牛逼。”楊樹無言以對。
我知道楊樹要表達什麽,這樣回答隻是想看看他無語的反應。
很快,所有人都看到那一對新人,好奇的眼神紛紛注視過去。
林七月在湖邊,她身旁有一排排柳樹,枝條垂下,我挪動兩步,畫麵便能框住枝條和她,以及她麵前的湖水。
‘好看。’我滿意地盯著那張照片,有時候,一個人好看與否,並非取決於她的容貌。
“你拍啥呢?”陳新忽地從身後出現,差點嚇得我沒拿穩相機。
“拍風景。”我切換圖片,陳新沒看見剛才的照片。
“噢,多拍點,回去發我。”說完他就走了,本以為他是來借相機的。
那對新人,在湖邊拍完,又轉移到了乳白色石橋邊取景。
在周圍休息的我們給他們騰出空間,然後又形成一個半圓圍在周圍觀看,眼神或好奇或羨慕,種種神色。
例如我身邊的楊樹,那眼神明顯帶點羨慕還有複雜。
“我一猜就知道你想啥。”我輕推他樂嗬道。
“是嗎?”楊樹笑了笑。
此刻,很多目光停留在穿著單薄的兩人身上,盡管湖邊的風攜帶著湖水的清涼,但他們卻絲毫感受不到,大抵是溫熱的血液抵禦了寒冷。
出來“秋遊”還能看見別人拍新婚照是一件新奇事兒,眼前不止拿著專業設備的攝影師在記錄,拿手機的同學也是如此。
林七月站在一邊,手機拍著這一幕,當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於那對人身上時,我走上橋的兩三步台階,回身看去,舉起相機將眼前的場景拍下。
其中一張,林七月恬靜的背影,前麵是穿著正式擺pose的兩人,我清晰的知道我畫麵裏的主角是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拍沒?”楊樹走過來。
“拍了。”我點頭,然後順著橋走到了對岸。
“等等大部隊啊。”楊樹靠在橋頭,望著對麵停下腳步。
“哦哦,說的是。”
那邊隻有一片草地和小公園,除了這座橋外沒有路了。
十幾分鍾後,眾人才陸續收回視線,越過橋來到對岸。
旁邊修了一座小型的“水上樂園”想來應該是想仿江南水鄉風格,但成品和正品的貌似有不小的差距。
河麵停留的船,一眼看去滿滿的塑料感。
“走了,等會兒回來看唄。”
林七月還在橋邊看著湖麵的波光粼粼,我走到她身旁叫了一聲。
“來了。”
她應了一聲,隨後邁步跟上前方眾人。
望著她漸遠的步伐,我想說什麽,但她腳下步伐很快,不一會兒就拉開了距離。
“水上樂園”的規模不大,繞著外圍逛半小時左右便能逛完。
“大家休息會兒吧。”劉洋提議說,“到點集合,別走太遠,注意安全。”
其餘人紛紛應聲,點頭答應著。
“去玩碰碰車不?”劉洋找到在湖麵釣魚點位旁邊坐著的我們問道。
“碰碰車?哪兒?”
“我們剛逛那兒。”
“那個啊…多少錢?”
“好像是二十。”劉洋回應道:“你們去不去?”
想玩,但想起先前瞄過一眼,那場地…性價比很低啊,“我就不去了。”
劉洋最後叫上了幾個花錢買高興的同學前去。
“坐著也累啊~”楊樹靠在椅子上,“今天運動量太大了。”
感受著腳上傳來的痛意,有一種想把鞋脫下來檢查的衝動,但大庭廣眾之下顯然不太禮貌。
“這鞋穿著勒腳啊。”
“脫了唄。”陳新漫不經心回道。
“這好嗎?”我掃視著周圍。
“咋不好了?又不是室內,怎麽你有腳臭?”
“你想多了,隻是有些不文明。”我說完沒兩秒,便遵從了心底的意願。
“得,磨出泡來了。”難怪走一步痛一步,高中牲的身體果然很孱弱。
沒了鞋的擠壓,我的腳得以緩解會兒。
穿上鞋,不遠處坐著的鄭秋葉幾個已經閉眼睡著了,邊上剛說打遊戲的陳新也趴在圓桌上休息。
林七月沒見著她人影。
“你幹啥去?”
“我隨便逛逛。”我回應完楊樹便朝著那座橋的方向走去,她應該在那兒附近。
新與舊
躺在傾斜的草地上,草有些紮人,暖陽的光照得人有些睜不開眼,拍新婚照的人行動軌跡和我們大差不大,現在正在草地邊的柵欄處取景。
女主換了一套衣服,但依舊單薄。
反光板什麽的一應俱全,攝像旁的那位應當是助理了。
看了會兒後興致缺缺,便戴著耳機躺在草地上,鴨舌帽剛好可以用來遮陽。
耳機裏有歌聲,我想他們走的時候應該會有人叫我。
很可惜,林七月並不在這兒,而“水上樂園”的規模雖說不大,而且裏麵路線挺多,想找到一個人並不容易,何況她還不一定在“水上樂園”裏麵,說不定在哪兒散心著。
翹起二郎腿,愜意地曬著陽光,不由想到老家那令人懷念的木製躺椅。
偶爾拿開帽子用露出的縫隙看他們是否還在取景,心緒也一同通過縫隙鑽入腦海,揮之不去。
手機放在褲兜,不知道時間過去多久,隻能通過一首首歌來推測溜走的時間。
“你怎麽在這兒?”
音樂聲外傳來一句熟悉的聲音。
“哦,這兒舒服。”我掀起帽子,看了眼來的人。
“你一個人?”
“不然呢?”
我隻戴了一隻耳機,自然聽得清她的話。
“就你一個?”
“不然呢?”她回以同樣的話。
我沉默下來,準備繼續躺著曬太陽。
然後,她似乎不習慣安靜的氣氛,又說著:“楊樹他們人呢?”
“他們在那邊坐著。”我不知道剛才有人釣魚的地方叫什麽,隻得模糊說道。
“哦。”她點了點頭,似乎聽懂了。
“曹蕊不跟你在一起嗎?”
暮珊紫坐下來跟我保持有合適的距離。
“沒看到她。”暮珊紫盯著拍攝的幾人說,“他們拍好久啊。”
我換個腿繼續翹著,“確實。”不知第幾次目光注視過去,心緒如同前幾次一樣,宛如潮水般浮現。
“你要不?”暮珊紫從口袋裏掏出一小捧瓜子。
“不用,謝謝。”
“行吧。”她拿張紙出來,將瓜子殼放在裏麵。
現在,有一種“水光瀲灩晴方好”的既視,隻是我一個人看總感覺少點什麽,或許由那對取景的人來看才恰到好處。
暮珊紫在嗑完瓜子後走了,不知去哪兒。
準備繼續躺會兒的時候,一股暖流從鼻息傳來。
“曬太陽曬鼻血出來了?”幸虧有隨身帶紙的好習慣。
堵住鼻子後,不能躺著,坐在草地上,無所事事,藍天白雲,平常天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點過,微信群發來消息,叫所有人集合,地點描述很清晰,起碼我讀完知道在哪兒。
“你餓沒?”剛在草地那會兒,我肚子便對我發出了抗議。
“餓扁了。”楊樹也不例外。
“哪兒吃?”
“老宋發了個地址。”
群裏老宋發出的位置離這兒很近,導航顯示二十分鍾腳程。
順著一條路告別“水上樂園”來到一處康莊大道,附近都是預售樓,寬敞的道路顯得人煙稀少。
“我看到了。”
人行道邊擺了幾十米長的小吃攤,我很好奇在鳥不拉屎的地方為什麽會有一長排小吃攤……
“吃啥?”
眾人找著自己喜歡的,點完就坐在路邊的臨時擺吃飯點。
“我沒啥想吃的。”走完這條小吃街都沒見著實惠的,當即生出一個主意,“要不點外賣?”
陳新立馬否決,“大哥,這兒荒無人煙的,點外賣?”
我看著剛駛過的幾輛轎車,這兒外賣好像不在配送範圍內。
“幹脆走遠點看看。”
附近那麽多高樓,不信下麵沒有餐館。
“你們去不去看看?”
問在座的人,最後隻有我和楊樹前去。
不出所料,沒有辜負我和楊樹多走幾百米的辛苦,營業的餐館出現在對街。
“來份大碗雜醬麵打包。”楊樹要了一碗牛肉麵。
“附近看來還沒開發好啊,那麽點人。”
出餐速度很快,畢竟麵館裏沒幾個客人。
“才修好的,肯定啊。”
提著打包的麵滿意地回去,分量大差不大,但勝在便宜,也是不虛此行。
“吃完怎麽安排?”
我問向正在瘋狂搖手機的劉洋。
“啥?吃完啊……吃完再逛一會兒就回去唄。”
“你搖手機幹嘛?”我疑惑問。
同樣在搖手機的陳新回道:“他們不要臉,刷步數。”
劉洋盯著他,“那你有種別搖啊。”
“你叫他們別搖,我就不搖了。”陳新指著幾米開外另一桌的劉曉升,他們拿手機的手瘋狂甩動著,殘影都快出來了。
“我去,劉洋比我多一百了!”陳新一驚一乍之下,手上速度竟又加快幾分。
“混蛋,你怎麽那麽高?”
劉曉升那桌有人朝劉洋傳來一聲不甘的質問。
“憑實力好吧!”劉洋衝那人大聲回道。
“我都忘開了。”沒開微信步數的我,此時宛如一位隱世高人,波瀾不驚,與世無爭。
“你現在想開已經晚了。”陳新現在掉入了步數爭奪的眼兒裏,徹底沒救了。
人和人的吃飯速度是不一樣的,有些早吃完的人,就靠著椅子後背休息,下午一兩點,對於形成午睡習慣的高中生來說,現在正是困頓的高發期。
林七月趴在騰出空位置的桌上休息,午後的光落在每個睡覺人的背上,正好不需要蓋毯子。
“我看這樣子多半下午是走不了了。”
“差不多該回去了,走一上午了。”
上午七點半出發,一直走到下午兩點,對常年呆在教室的高中生來說,堪比霍金跑馬拉鬆。
“老宋說叫了車接我們。”劉洋靠在椅子上,“我也有點困了。”
本來應該喧囂充斥熱鬧氣氛的馬路上,竟然有一股歲月寧靜的閑暇感,幾十米長的臨時飯點上,睡著一群身心疲憊但充滿回憶的學生。
喜歡夏日流火請大家收藏:()夏日流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