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人心難填
字數:2700 加入書籤
喬菁菁接過太監手裏的韁繩,腳尖輕點一躍上馬,傳召的太監沒想到這位年紀輕輕的縣主還有這樣的身手,不禁愕然。
“情況緊急,本縣主先行離開,公公不必著急追趕,按自己速度就好。”說完一夾馬肚揮著鞭子揚長而去。
進了上書房,幾個大臣齊齊將目光投向了她。有打量,有欣賞,也有不屑一顧。
喬菁菁心中了然,自從上次在宮宴上嶄露頭角之後,這些大臣們想必早已在背後將她的底細調查得一清二楚。
不過,她並未因此而感到絲毫畏懼或不安,隻是迅速地將內心因空間升級所帶來的喜悅強行壓製下去,調整好自己的麵部表情,給皇帝行禮。
“參見陛下!”
看到喬菁菁到來最為高興的並非澹台舟,反倒是站在一旁的蔣聿明。
他就是有種直覺,眼前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能解大梁眼前之困。
其實賑災,理論上說容易也容易,隻要錢糧到位,人力充足,哪有辦不成的事呢,無非就是時間早晚的區別。
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困難重重,如今的朝廷財政吃緊,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銀子去籌集糧食;而且年關在即,在放假前還要給朝廷官員、皇族宗親發俸祿,又是一大筆開支。
那些手握大量存糧的糧商們又個個都是精明之人,即便是皇權也不能強迫那些糧商捐糧。
“平身。永定啊,朕聽聞此次雪災你的封地竟無一封求救邸報,宸王也說臨行前,汝南郡是交到你手裏的 ,你給朕說說這是什麽情況。”
喬菁菁回道:“回陛下,臣女在十月初察覺到天氣異常,但因天氣向來變化無常,又不能完全確定,本著以防萬一的想法,對封地及封地周邊進行了一係列的防寒措施。想來是因措施有效,無需求救吧。”
她說的輕飄飄,好似是在說早上吃了什麽般隨意。
潘大人好奇問道:“天氣如何異常?”
喬菁菁看向這位大人,見他眼裏並無輕視或不屑,溫和的回道:“當時是同村的村民發現往年這個時候穿件薄褂即可下地,今年卻不行,穿了三件衣服仍覺著冷。當時我便留意著,隨後幾日的觀察證實了今年比以往冷的早。”
“隻是些微差異,縣主就命人采取了防寒措施?”
喬菁菁點點頭。
潘大人恭敬地向喬菁菁拱了拱手,語氣誠懇地說道:“縣主真是心細如發,膽識過人。不知道您究竟做了什麽措施?”
喬菁菁挑眉,這幫家夥隻知道查她底細,卻不查她做了什麽嗎?
耐著性子將她發布的一係列防凍措施說了一遍,剛才對她不屑的大臣收起了輕視之心,開始用一種全新的目光審視著眼前這位看似柔弱的少女。
僅憑一點細微的變化,便能夠如此迅速而準確地做出這麽多明智的決策,且算無遺漏,這真的會是一個年僅十幾歲的農家女子所能做到的事情嗎?
說完這些,喬菁菁主動問宣景帝:“臣女來時已經聽說了,陛下可是在為賑災和安置流民苦惱?”
宣景帝點頭,“不錯,叫你來也是想聽聽看你有沒有建議。”
喬菁菁向眾人福了福身,朗聲道:“陛下,臣女有一法或可解此難題。”
皇帝忙道:“快快說來。”
喬菁菁接著說:“如今糧商不願捐糧,無非是想謀利。朝廷可出麵與糧商們商議,由朝廷作保,低價借糧給災民,待來年豐收之時,再以略高於借價的糧食償還。其間的差價就當是糧商們出借糧食的報酬。”
“當然,有人或許不願意,想著暴漲糧價狠賺一筆,這就需要朝廷下旨,若有人想發災難財,其子女乃至後代不可參加科舉。諸如此類的規定。
有懲自然有獎,若糧商們覺悟高,願意助朝廷一臂之力,那朝廷未來也要許相應的好處給糧商們。比如,允許商戶一家兩名成員科考,或不限人數。允許免除半年商業稅等等。”
大梁的律法對商人是有很多不公平條例的。比如,商戶家裏無論家裏多少人口,都隻許一人走科舉之路,這讓許多商人很是苦惱。
有錢比不得有權,在無數次被人唾棄一身銅臭的時候,隻有科舉為官才能保自家名聲和祖宗基業長長久久。
喬菁菁空間裏糧食很多,若是朝廷賑災態度不錯,她是可以悄悄拿出來的。但不能無償,需要朝廷或百姓付出一些代價才行。
人心,向來難填,她不能冒險。
幾位大臣包括皇帝都聽的認真,不停的推敲辦法的可行性。見她停了便讓她繼續。
“至於流民,我認為可以以工代賑。”喬菁菁道。
喜歡誰懂啊,手握高配製空間穿越了請大家收藏:()誰懂啊,手握高配製空間穿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