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唐黎的算計,林笑歸夏
字數:3782 加入書籤
金陵城外,密林深處。
龍驤衛輕騎在這裏已經蟄伏了一夜,戰馬安靜地啃食著青草,士兵們輪流守夜。
“林笑,你當真要帶我們回大夏?”李環靠著樹幹,氣息依然虛弱,但勉強能說出完整的話。”
林笑坐在一塊青石上,擦拭著手中的長劍,並未抬頭:“我答應過李將軍,要保你周全。”
一旁的李煜麵色如土,這幾日的經曆,已將他身為帝王的尊嚴徹底碾碎。
“我說,你這愁眉苦臉的也沒用啊。”趙鈺啃著幹糧,含糊不清地說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總好過那些被亂刀砍死的倒黴蛋吧?”
李煜隻能報以苦笑,一言不發。
王彥快步走了過來,壓低了聲音:“侯爺,斥候回報,金陵城中又多了幾處火頭,想是吳王的人馬還在全城搜捕。”
“讓他搜去。”林笑收劍入鞘,站起身,“傳令,拔營啟程。”
話音未落,一名繡衣使從林中奔出,單膝跪地:“大將軍!李副將密報!”
林笑接過蠟丸,取出信紙,迅速掃過,眉頭便鎖了起來。
“又怎麽了?”趙鈺湊了過來。
“南唐七州十三縣,守將閉門,官吏封衙,已然不聽金陵號令。”林笑將信紙捏成一團,聲音聽不出情緒。
李環掙紮著想坐直身子:“他們這是要……”
李煜臉色慘白:“這是要天下大亂啊!”
“天下大亂,才好渾水摸魚。”林笑翻身上馬,“走,我們很快就會再回來的。”
一行人不再耽擱,策馬向北,朝著大夏的方向疾馳而去。
金陵,皇宮,禦書房。
李弘冀在焦急地來回踱步,已經過去一天一夜,哪怕他派出了上千心腹,依舊沒能找到李煜的蹤影,更沒有找到那枚象征著南唐國祚的傳國玉璽。
“王爺,又有大臣在宮外求見。”一名親衛硬著頭皮進來稟報。
“滾!都給本王滾!”李弘冀煩躁地將桌案上的筆架掃落在地,“就說皇兄龍體抱恙,誰也不見!”
“王爺,戶部尚書命人傳話。咱們若想動用國庫庫銀,必須要有聖旨才合規矩!”
李弘冀咬著牙,一言不發。沒有傳國玉璽,他便名不正言不順,連國庫都動不了。時間拖得越久,朝中那些老狐狸們的心思就越活泛。
就在他焦頭爛額之際,門外傳來通報:“王爺,天寶錢莊唐公子求見。”
李弘冀精神一振,唐黎此刻前來,或許能有轉機。
“快請!”
不多時,唐黎一襲錦袍,手搖折扇,悠然步入禦書房。
“唐公子,可是有消息了?”李弘冀急切地問道。
“王爺莫急。”唐黎不緊不慢地在一旁坐下,“我此來,是為王爺賀喜。”
“賀喜?喜從何來!”
“那李煜已被夏國的冠軍侯林笑帶走,此刻恐怕已入了夏國境內。”唐黎慢條斯理地說道,“從此山高水遠,再也無法掣肘王爺了。這難道不是一樁喜事?”
李弘冀先是一怔,隨即鬆了口氣:“這倒確實是件好事。如此一來,本王便可……”
“王爺,”唐黎打斷了他,“還有一件事。南唐已有七個州府,斷絕了與金陵的聯係,而且這個數目還在增加。”
“什麽?”李弘冀剛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怎會如此!”
“因為王爺既非君,也非臣。”唐黎一針見血,“在外人眼中,王爺如今的身份,很是尷尬。那些人本就是人精,自然要為自己另尋出路。”
李弘冀的臉漲成了豬肝色:“傳國玉璽!定是被那林笑帶走了!”
“玉璽在誰手中已不重要。”唐黎話鋒一轉,“重要的是,王爺要盡快穩住局麵。國不可一日無君啊。”
“你的意思是……冊立新帝?”李弘冀愣住,“可皇族之中,除了我與皇兄,再無旁人。”
“那便由王爺承繼大統。”唐黎的語氣平淡,“李煜遠遁夏國,與叛國無異,王爺臨危受命,正當其時。”
李弘冀眼中那叫做野心的火焰瞬間燃起,但又被濃厚的顧慮澆熄:“可……沒有傳國玉璽,如何昭告天下,如何服眾?”
“誰說沒有?”唐黎從袖中取出一個錦盒,輕輕放在桌上。
錦盒打開,一枚通體溫潤的玉璽靜靜躺在其中,璽上赫然篆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這……”李弘冀呼吸急促地看著眼前這玉璽,向著唐黎投來了詢問的目光。
“贗品。”唐黎坦然地說道,“但仿得足以亂真,天下能辨其真偽者,不出五指之數。”
李弘冀的手指在玉璽上反複摩挲,內心天人交戰:“萬一……萬一被人識破……”
“王爺多慮了。”唐黎合上折扇,輕輕敲擊著掌心,“如今這局麵,誰有膽子站出來質疑?又有誰,真的見過那枚真玉璽?”
“好!”李弘冀終於下定決心,一把將玉璽抓在手中,“就這麽辦!”
“那我即刻去聯絡百官,安排登基大典。”唐黎起身,微微躬身,“恭賀我主,萬壽無疆。”
“唐公子,你真是本王的福星!”李弘冀大喜過望。
唐黎含笑退出禦書房,當殿門在他身後合攏的那一刻,他臉上的恭順瞬間褪去,隻剩下冷笑。
李弘冀這個蠢物,根本不知自己親手接過的,不是無上權柄,而是一道催命符。一旦他用那塊玉璽發布聖旨,便立刻會有人跳出來。一個連傳國玉璽都沒有的皇帝,將會淪為笑柄。而現在這種動蕩的時候,一個淪為笑柄的皇帝,自然會遭到所有人的討伐。
而這,正是他唐黎要的。
官道之上,林笑一行人正向著武關飛馳。
“侯爺,前方就是我大夏的武關了!”王彥指著遠處那道橫亙在山脈間的雄關,語氣中帶著歸家的喜悅。
林笑勒住馬韁,回頭望了一眼南唐的方向。下一次再踏上這片土地,便是他率領數十萬大軍,行滅國之戰。
李煜從馬車中探出頭來,最後回望了一眼故國,臉色更加蒼白。
他想起了當初詩會上,林笑的那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