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唐三彩陶馬俑:盛唐氣象在澳門的千年守望
字數:2752 加入書籤
一、千年風華:唐三彩陶馬俑的起源與傳說
在澳門博物館三層展廳的玻璃展櫃中,一尊唐三彩陶馬俑靜靜佇立。它高約32厘米,通體釉色斑駁如晚霞,馬首微頷間仿佛仍帶著絲路風沙的氣息。這尊看似普通的陶馬,實則承載著盛唐文明的密碼,更在澳門這座中西交匯的城市裏,演繹著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關於唐三彩的起源,民間流傳著一個動人傳說。相傳唐代河南鞏縣有位青年陶工,人稱陶哥兒。他日夜鑽研燒製彩陶,卻始終無法突破單一釉色的局限。一日,陶哥兒在玉龍湖畔偶遇巨蟒襲擊采藥老漢,他挺身而出勇鬥惡蟒,最終救下老人。老漢為報救命之恩,將精通釉料配方的女兒三彩姑娘許配給他。三彩姑娘將山中藥草融入釉料,在高溫窯火中奇跡般燒出黃綠白三色交融的彩陶。消息傳入宮廷,皇帝驚歎其美,遂命為皇室專用,唐三彩由此名揚天下。這個傳說雖未見於正史,卻生動詮釋了唐三彩誕生背後的智慧與勇氣。
事實上,唐三彩的出現有著深厚的曆史土壤。唐代國力強盛,絲綢之路帶來的文化交融催生了藝術創新。陶瓷工匠們在漢代鉛釉陶基礎上,創造性地將氧化銅、氧化鐵等金屬氧化物融入釉料,通過二次燒製工藝,讓釉色在高溫下自然流淌交融,形成"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奇觀。而馬俑作為唐三彩中最常見的題材,則與唐人對馬的特殊情感密不可分。李唐皇室帶有遊牧民族血統,馬既是征戰利器,也是身份象征。唐太宗昭陵六駿、唐玄宗舞馬祝壽的故事,都印證了馬在唐代社會的重要地位。
二、匠心獨運:唐三彩馬俑的藝術特征解析
澳門博物館的這尊陶馬俑,堪稱唐代陶藝的典範之作。它頭小頸長,雙耳豎立如削竹,眼睛圓睜似銅鈴,鼻翼翕張間仿佛能聽到呼吸聲。馬鬃修剪齊整,上飾菱格紋,頸後兩綹垂鬃如流蘇輕擺,這正是唐代流行的"二花馬"造型——將馬鬃剪成兩瓣,既顯利落又具裝飾性。馬身膘肥體壯,肌肉線條流暢自然,四腿直立於方形底板上,蹄部施白釉如踏積雪,呈現出"四蹄踏雪"的經典意象。
其釉色運用更是妙筆生花。通體以白釉為底,間以綠褐相間的轡頭、鞅秋,鞍韉處深綠釉如絨毯鋪陳,馬鬃則施以褐色,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釉麵曆經千年仍光潔如新,細密的開片如蟬翼般分布,在燈光下泛出五彩蛤蜊光,這正是唐三彩特有的"翹皮紋",是鑒別真偽的重要標誌。最精妙的是馬的神態:馬頭微向左偏,雙唇輕合,眼神中既有戰馬的警覺,又帶著馴養後的溫順,仿佛下一秒就要揚蹄嘶鳴。
從工藝上看,這尊陶馬采用模製法成型,雙模拚合痕跡隱於馬腹孔洞中。工匠在細節處理上尤為用心:鞍韉上的杏葉形飾物、障泥上的雕花、尾端的花結,皆以貼塑工藝製成,立體感極強。更值得注意的是,馬背上原本應有的騎手雖已缺失,但鞍韉的磨損痕跡暗示著它曾承載過鮮活的生命,讓人不禁遐想千年前騎者的英姿。
三、考古密碼:唐三彩陶馬俑的發現與研究
唐三彩馬俑的考古發現,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窺探盛唐社會的窗口。1972年陝西禮泉李貞墓出土的三彩騎馬奏樂俑,生動再現了唐代儀仗隊的盛況;而乾陵陪葬墓中出土的三彩胡人牽馬俑,則見證了絲綢之路帶來的民族融合。這些考古發現表明,唐三彩不僅是藝術珍品,更是研究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澳門博物館的這尊陶馬俑雖未明確出土於某座墓葬,但其工藝特征與洛陽邙山唐墓出土的三彩馬高度相似。洛陽作為唐三彩的故鄉,自上世紀初隴海鐵路修建時發現首批三彩器以來,已出土數以萬計的精品。2013年,洛陽博物館與澳門合作舉辦"盛唐回憶"唐三彩珍品展,將70餘件文物帶到澳門展出,讓當地民眾近距離領略了中原文明的風采。此次展覽中的展品,很可能就包括澳門博物館現藏的這尊陶馬俑。
從考古學角度看,唐三彩的廣泛出土反映了唐代厚葬之風的盛行。達官顯貴們生前愛馬如命,死後也要以陶馬陪葬。唐律雖對隨葬品數量有所限製,但實際出土的三彩馬往往尺寸超標,裝飾奢華,甚至出現高達1米的巨型俑。這種現象背後,是唐代社會經濟的繁榮與人們對死後世界的想象。
四、文明之光:唐三彩陶馬俑的多維價值
這尊陶馬俑的價值,遠不止於藝術層麵。從曆史角度看,它是唐代絲綢之路的實物見證。馬俑的造型融合了西域良馬的特征,如高鼻深目、體魄矯健,正是當時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的"汗血寶馬"的縮影。而藍釉的使用更具深意——唐代製作藍釉需從波斯進口鈷料,這件陶馬雖未施藍釉,但其存在本身就印證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頻繁。
在文化層麵,唐三彩馬俑體現了唐代開放包容的時代精神。唐人不僅引進西域馬種,更吸收了胡服、胡樂、胡舞等文化元素。澳門博物館將這尊陶馬與明代玉壺春瓶、近代望遠鏡等展品並置,巧妙呈現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文明的碰撞與交融。這種跨時空的對話,正是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流樞紐的生動寫照。
從工藝傳承來看,唐三彩燒製技藝至今仍在延續。2008年,唐三彩燒製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洛陽等地的匠人通過複刻傳統工藝,讓這項古老技藝重煥生機。澳門博物館的陶馬俑,不僅是曆史的見證,更是活態文化傳承的象征。
站在澳門博物館的展廳裏,這尊唐三彩陶馬俑仿佛穿越千年而來。它以泥土為骨,釉色為魂,將盛唐的輝煌凝固在方寸之間。在澳門這座東西方文明交織的城市裏,它既是中原文明的使者,也是文化交流的橋梁。當現代遊客駐足觀賞時,看到的不僅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更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圖騰,一段文明交融的傳奇。正如澳門博物館的陳列理念——讓文物活起來,讓曆史說話,這尊陶馬俑正在用無聲的語言,講述著屬於中國、屬於世界的故事。
喜歡國寶的文明密碼請大家收藏:()國寶的文明密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