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別看規模小,權力卻不小

字數:6877   加入書籤

A+A-


    原來如此。
    熊初一拍拍楊建設肩膀:“這些年你的表現我都看在眼裏,小時候乖,結婚後卻鬧騰了兩年,不過還好,總算改過來了。”
    “你要是還不改,信不信我找你算賬?”
    楊建設忙說:“教員說了,要給同誌改正的機會。”
    他終於明白了,為何梁歡能進第三軋鋼廠當工人。
    原來是熊初一幫忙。
    那時想當工人不容易。
    梁歡和秦淮茹一樣來自農村。
    但梁歡不僅有城市戶口,還有正式工作。
    這差距不小。
    問題是,梁歡哪來的背景?
    楊建設想起,自己的前生是個混混。
    現在懂了,是父親留下的影響惠及了他。
    確實有些巧合。
    熊初一臉色嚴肅,說道:“年輕人,別擔心。”
    “咱們單位可不是輕易能加入的地方。”
    “光靠人情可進不來。”聽罷此言,楊建設才放鬆下來。
    係統龐大無比,而他們處至關重要,必須通過層層篩選才能任職。
    絕非隨意可入。
    楊建設明白,熊初一肯定在幕後出了力。
    雖然他無權直接推薦楊建設入職,但在決定誰留下時,一定會征詢現任領導意見。
    若熊初一反對,楊建設怎能成功?
    終究,這仍是個人情社會。
    熊初一擺擺手,“張科長,將這條魚送至禦廚房查驗。”
    “那邊需要複核。”
    國宴菜品,禦廚房會留存樣本,三天後才銷毀,以確保食品安全。
    這條大魚亦如此,禦廚房需反複核查食材安全性,不容絲毫懈怠。
    熊初一帶楊建設來到辦公室,介紹處人員。
    這是一個掌控內閣及各部飲食供應的核心部門,僅有不到二十名員工,其中楊建設所在的水產科僅他一人!
    其餘科室人數也不多。
    別看規模小,權力卻不小。
    整個華夏範圍,皆為其潛在職責覆蓋地。
    有時為找尋某種食材,比如幾顆豌豆或竹筍,可能需要跑遍大半個華夏。
    “我們工作看似不起眼,實則意義重大。”
    “水產科目前稍顯清閑。”
    “快過年了,北方湖泊河流已結冰。”
    “若禦廚房無特殊任務,你的科室大概沒什麽事了!”
    “還有什麽疑問嗎?”
    楊建設堅定地說道:“沒了!”
    熊初一滿意地看著他,說道:“不錯,有你父親那樣的骨氣!”
    “你也辛苦了一天,早點回去休息吧。”熊初一遞給他一張工作證件,“別弄丟了。”
    隨後,熊初一招呼身旁的小李:“坐我的車,送楊科長回家。”
    小李是酒水科的負責人,以後大家要多配合。”
    李科長笑著對楊建設說:“楊科長,請上車。”
    楊建設與同事們告別,本以為李科長會騎自行車送自己,沒想到李科長開來一輛小轎車。
    楊建設驚訝地問:“這不會違規嗎?”
    李科長笑道:“楊科長放心,這是單位的公車,平常都停在院子裏,今天借你的福,我也能坐坐新車。”
    楊建設饒有興趣地看著李科長。
    對普通人來說,坐公車不容易,但對處的人來說不算什麽,尤其是分管酒水的李科長,顯然是為了讓楊建設放鬆。
    楊建設也笑了:“今天李科長當司機,我也體驗一下領導的感覺。”
    兩人相視一笑,氣氛輕鬆起來。
    熊初一叫李科長“小李”,是因為他年紀大,實際上李科長快四十了,比楊建設大十幾歲。
    李科長擔心楊建設拘謹,畢竟處多年未有新人加入,而楊建設的父親又是熊初一的戰友,尤其需要好好培養。
    楊建設的父親早已犧牲。
    李科長曾是熊初一的舊部,不止一次聽熊初一提起楊建設的父親。
    他們是生死之交,不知彼此救過多少次性命。
    遺憾的是,就在新華夏即將成立之際,他不幸離世。
    楊建設的父親心有不甘,便為孩子取了這個名字。
    熊初一銘記於心,但因自身身份特殊,無法公開相助,以免給孩子添麻煩。
    此處乃皇城腳下,他隻能暗中行事,協助梁歡解決戶口與工作問題。
    巧合的是,此事正由李科長經手。
    楊建設對此毫不知情,但他察覺到李科長對自己頗為友善,“李科長,來我家院子坐坐吧,也當認個門。”李科長笑著謝絕:“我得先把車還回去。”“改天再聚。”楊建設無奈作罷,目送李科長離去。
    然而,這一幕被四合院的鄰居們瞧見,眾人議論紛紛:“楊建設究竟有多大官職?竟有人專車接送?”
    四合院門前停放的小轎車頓時引來圍觀。
    那個年代並非人人有工作,一家有一人在單位就業便足以養家糊口,多數家庭都遵循此模式。
    然而像楊建設家這樣雙職工的,無疑令人豔羨。
    雙職工家庭不僅能保證家人溫飽,還能改善生活品質。
    每當楊建設家做飯時,四合院內總能聽見吞咽口水的聲音,那絕非普通羨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奈,誰叫他們是雙職工,而且還是小領導呢?
    梁歡擔任小組長,楊建設所在的地點常有領導往來。
    起初是王主任,接著是中山裝葉大爺、餘經理、張謙),後來張謙親自送來一輛大金鹿自行車,進一步助長了相關傳聞。
    在那個年代,自行車可是“三轉一響”四大件之一,哪家單位會給普通員工配發這樣的車?當然隻有領導。
    今早更誇張了,楊建設騎三輪車回家,轉身就被一輛大轎車接走。
    回來時,竟然換成了小汽車!這種待遇,誰能不懷疑?而且那輛車分明就是專程來接送楊建設的。
    四合院裏的人都對楊建設充滿敬意,畢竟隻有領導才配坐小汽車。
    相比之下,這裏的三位大爺算什麽?不過是居委會選出的調解鄰裏關係的代表罷了,怎麽稱得上官員?
    楊建設正準備回屋,聽見背後傳來女聲呼喊:“楊師傅!”他回頭看到冉秋葉,露出笑意:“冉老師,您來啦。”“您的腳恢複得如何?”昨天冉秋葉來相親,因衝撞楊建設扭傷了腳,還是他幫忙冷敷並送她回家。
    今天她是來赴約的。”剛下班,想著咱們的約定呢。”她說要給小樂樂上課。
    楊建設順手推起冉秋葉的自行車,“巧了,我也剛下班。”“我們先進去吧。”“不過冉老師,今天的學生怕是要多兩位。”冉秋葉微感驚訝卻更覺欣喜,“我是老師,學生越多越好。”她完全沒覺得麻煩,反而十分開心。
    她是位充滿活力的年輕教師,責任感強且朝氣蓬勃。
    能得到楊建設的認可,無疑是對她能力的極大肯定。
    冉秋葉老師幹勁十足。
    楊建設笑著說道:“冉老師願意幫忙,這便很好。”冉秋葉略顯猶豫,“我是小學老師,小朋友多的話,我可能沒太多經驗。”楊建設笑著寬慰:“放心,絕不會讓您為難。”
    冉秋葉心中微忐忑,緊隨楊建設身後。
    推開門,小樂樂歡呼著跑來:“爸爸回來啦!”楊建設大笑,抱起女兒說:“從今天起,你有了位新老師。”轉向冉秋葉,“以後每天下午,你跟著冉老師學習,好嗎?”小丫頭點頭甜甜問好:“冉老師好。”冉秋葉立刻喜歡上這個可愛的孩子。
    然而,還有別的學生呢?婁曉娥上前:“冉老師您好,以後我會跟著您學習。”冉秋葉驚訝地看著楊建設,他解釋:“這是我家樂樂的幹娘婁曉娥,也是你的學生。”“等等,我媳婦兒梁歡下班回來,也是你的學生。”冉秋葉驚喜地說:“這麽說,我隻需教你們三人?”楊建設點頭:“沒錯!”他將女兒交給婁曉娥,“你們稍等,我去做飯。
    從今天起,冉老師就在我家吃飯,飯後我們一起學習。”楊建設挽袖開始做飯。
    冉秋葉愣了一下,“楊師傅平時也做家務嗎?”婁曉娥大力點頭:“是啊!建設做的飯特別好吃。”“是不是啊,樂樂?”小丫頭興奮喊道:“爸爸做的飯最好吃!”冉秋葉愈發驚訝。
    男人做飯確實不多見。
    楊建設瞥了一眼麥苗,長勢喜人,再過一天就全綠了,到時便能派上用場。
    他稍作思量,又抓了兩斤麥子浸泡起來。
    這點麥苗量太少了,
    冉秋葉驚訝地喊道:“這是楊師傅親手做的?”
    婁曉娥自豪地說:“沒錯!”又轉向冉秋葉,“您可以嚐嚐看。”
    小樂樂插話說:“記得搭配茶水一起吃,一口菜,一口茶。”
    冉秋葉愣住了,臉頰泛起一陣莫名的燥熱,仿佛是對楊師傅的了解出現了偏差。
    奇怪,這並非錯覺,房間裏確實很溫暖。
    冉秋葉這才注意到,婁曉娥和小樂樂居然隻穿了單衣!
    深秋時節,冬天即將到來,這不合常理。
    她感到渾身發熱,屋內溫度異常高。
    “楊師傅家這麽暖和,”她疑惑,“為何不見火爐?”
    婁曉娥解釋:“建設把火爐移到外麵去了。”
    “耳房麵積小,放外麵寬敞些。
    用熱水的餘溫加熱室內。”
    “冉老師,您也換件單衣吧。”
    冉秋葉本想推辭,但實在悶熱難耐。
    此時,梁歡裹挾著寒意進來。
    婁曉娥急道:“梁歡,你的單衣呢?讓冉老師穿吧。”
    梁歡沒多說,直接拿出自己的新衣。
    尊重師長的傳統深深植根於華夏民族。
    “真巧,我昨天剛拿到這件衣服,還沒穿過幾次。”
    “冉老師不妨試試。”
    冉秋葉再三婉拒後還是穿上,兩人身形相近,穿著十分合適。
    她漲紅了臉,“這太不好意思了。”
    梁歡笑著說:“冉老師氣質獨特,非常合適。”
    楊建設這時端上飯菜,眾人忙活起來。
    有紅燒鯉魚、紅燒排骨、紅燒獅子頭、紅燒雞塊,還有一鍋火腿豆腐湯,主食是白米飯。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