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無可替代

字數:6701   加入書籤

A+A-


    熊處長很滿意:“行了!”“點心我收下了,你去看資料。”“到飯點就直接回家,沒事時提前半小時回去也行。”“不過有一點!”
    熊初一神色驟然凝重。
    楊建設收起玩笑之態,“處長,請指示。”
    熊初一認真囑咐道:
    “若有任務,無論你身處何地、正在做何事,”
    “必須第一時間完成!”
    楊建設高聲回應:“是!定當全力以赴!”
    熊初一點頭讚許,又叮囑一句:
    “莫要辱沒你父親的威名!”
    楊建設腳步微滯,隨即揣著錢票離開。
    路上,同事們熱情問候,仿佛他並非剛入職的新手,而是久經沙場的老員工。
    楊建設亦報以微笑,心中疑惑:
    “這是為何?”
    楊建設渾然不知,張謙已對他親手製作的糕點推崇備至,四處宣傳。
    高級糕點的魅力無人能擋。
    按慣例,同事間互贈糕點或禮物,不會當場拆開,需待歸家品嚐才顯尊重。
    但經張謙描述後,誰能按捺住好奇心?
    建設牌糕點,做工精致且口感絕佳,比仿膳房的還要出色,價格卻親民許多。
    眾人自然對其喜愛有加,也對楊建設心生好感。
    楊建設本人亦極具吸引力,天生的親和力讓他廣受歡迎。
    初次見麵便令人印象深刻。
    簡而言之,
    入職第一天,楊建設便穩穩立足。
    他的辦公桌挨著李科長和張謙。
    熊初一對他頗為關照,特意安排了兩位熟人為鄰,方便他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能及時請教。
    楊建設並不急於表現,他認為在這種環境中,不出錯才是首要任務。
    於是,他一上午都在辦公室翻閱資料。
    水產科分淡水和鹹水兩大類,禦膳房所用魚類多為淡水魚,如鯉魚、草魚、鯽魚等,而海水魚使用較少,但首相及內閣成員需求較高。
    此外,諸如海參、對蝦、魷魚、蛤蜊、章魚等也屬水產科職責範圍,具體供應視禦膳房大師傅的要求而定。
    楊建設注意到文件中特別提到,非時令水產盡量避免供應,這顯然是為了簡化工作流程。
    他仔細閱讀後意識到,忙碌期即將到來,尤其是入冬後,內閣各部門將舉辦大量宴會,對各類食材特別是水產品的需求會大幅增加。
    對此,他不敢掉以輕心。
    抬眼環顧四周,楊建設疑惑辦公室為何空無一人。
    張謙笑著解釋:“我們的工作很靈活,在無具體任務時需外出拓展人脈、實地考察,以便緊急情況下迅速找到所需食材。”
    楊建設想起張謙之前的行為——身為處科長,卻熟知京城所有釣魚高手的聯係方式,並有閑暇觀看他們垂釣,完美體現了這一原則。
    張謙認真地將水產科事務交接給楊建設,並叮囑道:“楊科長,有一件事我必須提醒您……”
    “我們的工作很重要,食材安全必須放在首位。”
    “無論是我們還是禦膳房,拿到食材後通常都會留存備份。”
    “一般來說,做好的菜會保存三天。”
    “三天內如果沒有問題,才能處理掉。”
    “安全絕不能有絲毫馬虎!”
    楊建設誠懇地道謝。
    這件事即便張謙不說,他也清楚。
    這個位置至關重要,直接為首相及內閣提供食物。
    一旦出問題,整個內閣都會陷入混亂。
    因此多年未有新人加入,審核極其嚴格。
    楊建設能進來,全靠葉大爺幫忙!
    告別張謙後,楊建設入鄉隨俗,提前下班回家做飯。
    途中,他思考著,“食品安全確實重要。
    可還有什麽是比隨身空間產出的東西更安全的呢?看來我的空間也該升級了。”
    楊建設回到家時,聾老太太、小樂樂和婁曉娥都驚訝地問:“建設,你怎麽提前回來了?”
    楊建設笑著回答:“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忙時忙瘋,閑時也閑得很。
    隻要沒任務,就能提前回家。
    領導也同意的。”
    他查看了麥苗,“果然長得很好!”隨身空間裏的麥苗竟是一片青翠。
    婁曉娥疑惑地問:“建設,你用麥苗做什麽美食?”
    楊建設答道:“今天給大家做美味佳肴。
    不過要到下午才能完成。”
    他將麥苗完整摘下,洗淨切碎,混入早蒸好的糯米中攪拌均勻。
    接下來的工作留到下午。
    一家人都驚呆了。
    小樂樂試探著問:“爸爸,你要做糯米飯嗎?”
    楊建設搖搖頭。
    中午的飯菜早已備好,隻需等到合適的時間加熱即可享用。
    楊建設暗自懊悔,想著從明天起一切都會明朗——若有任務,勢必忙碌不堪無暇歸家;若無任務,則能安心準備美食。
    聾老太太揮手招呼他:“建設,新單位適應得如何?”
    楊建設笑著回應:“奶奶,您別擔心,我在新單位挺不錯的。
    我們的處長是熊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熊叔?”聾老太太略顯困惑,“我認識嗎?”
    楊建設思索片刻,“您應該見過的。
    我父親走得早,母親在世時,他經常來家裏。”
    聾老太太頓時明白過來:“哦,是小熊啊!這樣就好。”
    楊建設敬重聾老太太不僅因為她善良、從不害人,更因為她曾在自己犯錯時直言責罵。
    此外,她還是位令人敬仰的抗日老兵,單憑這一點便足以令人欽佩。
    每次熊初一探望母子倆,總會先去拜訪聾老太太,後者對此頗為滿意:“建設,好好工作,如今新華夏,年輕人真有福氣。”楊建設鄭重點頭,他知道老太太說得沒錯,但遺憾的是,她並不知曉未來內閣辯論將導致國家動蕩,不久後局勢會巨變。
    即便如此,仍有人堅守職責,他決心在照顧好家庭的同時,也要成為這樣的人。”應該可以吧?”楊建設雖不確定能否如願,卻決心朝著目標努力。
    擁有一處隨身空間,其中蘊含著難以置信的力量。
    楊建設不願自己的空間僅限於觀賞而無法使用。
    他家四口人每日所需有限,僅大米就足夠支撐十年,麵粉也能滿足五六年,更有上萬斤魚、數百頭豬、上千隻雞鴨兔等豐富食材,其他各類資源更是數不勝數。
    隨身空間產出的食材皆為頂級品質,無可替代。
    然而,即使能變現,他也隻能暗中操作,這讓楊建設深感不甘。
    但現實無奈,一旦做出超出常理解釋的行為,唯一的結果便是流亡。
    因此,他始終小心翼翼,甚至不敢對空間進行升級,因內部堆積的大量物資若取出,將麵臨巨大風險,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逃亡境地。
    幸運的是,楊建設調整了崗位,成為處的一員。
    龐大的體係有能力將空間內的食材轉化為實際資源。
    不過,處並非憑空創造,仍需采購。
    但這裏存在一個問題:處的采購對象與普通市民並無二致,同樣依賴農民和漁民的產品。
    他們從眾多物品中精選優質部分供應高層官員,其餘則流入市場。
    這意味著,體係本身已占據大量資源。
    假如楊建設能將其空間內的物資變現,即便收益不多,也能大幅提高產能。
    那些本應由體係采集的食材也不會被浪費,而是通過國家正常的供給係統惠及更多人群。
    楊建設明白,這依然隻是杯水車薪,唯有工農業持續發展才能真正解決饑餓問題。
    即便如此,他已倍感欣慰。
    華夏自古崇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楊建設雖不能暴露隨身空間,但他依然想盡辦法,在賺錢之餘,讓更多人填飽肚子。
    更何況,他的交易一向公正合理。
    就如昨日捕獲的鯉魚,經熊處長評估後,定價為一百元外加二十斤肉票,十分公道。
    既能獲利又能助人,何樂而不為?隻是楊建設行事格外謹慎,始終將自身安危放在首位,絕不冒險。
    如今有了新機遇,他自然要提升隨身空間。”叮,空間已升級。”“叮,空間已擴大。”楊建設仔細查看,發現空間竟擴大了兩倍以上,可耕種土地增至原來的四倍,原本的小溪變成兩個湖泊,一南一北皆源自同一泉眼,實屬奇觀。
    牧場麵積同樣增加四倍,能養殖的牲畜數量顯著提升。
    “叮,您獲得草莓1、香蕉1、梨樹1、櫻桃樹1、甘蔗1。”楊建設心中竊喜,其中甘蔗尤為重要,有了它便能源源不斷製糖。
    “叮,您獲得黑豬仔一對、山羊仔一對、黃牛仔一對、奶牛仔一對。”這下連畜牧品種也清楚標明了。
    “叮,您獲得黃河鯉魚1、長江刀魚1、鬆江鱸魚1。”楊建設幾乎忍不住歡呼,五大道貢魚僅剩興凱湖白魚未得,而長江刀魚更是完美無瑕。
    對追求成就的人來說,少一樣便覺遺憾。
    “叮,您獲得海參1、 1。”楊建設皺眉疑惑,“泰山赤鱗魚1、太湖銀魚1。”
    為何鹹水生物一下子變成兩種?他猛然想起,淡水水產初現時也是如此。
    楊建設不再糾結,立刻下令種植。
    草莓一畝地收獲六千斤!他搖頭歎息,草莓雖佳,但目前無法上市。
    香蕉收成一萬斤,問題與草莓相同。
    梨子收獲六千斤,櫻桃三千斤,甘蔗最多,達四萬斤!楊建設心中一動,將甘蔗榨汁製成紅糖,得五百斤,可小量變現,而香蕉和櫻桃完全不行,梨子也隻能少量變現。
    他打算讓空間升級,就得靠這些作物。
    畢竟一家四口,這些水果夠吃十幾年。
    黑豬、山羊、黃牛、奶牛均豐收,全被楊建設分類送入空間,這些都能小規模變現。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