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喜上眉梢

字數:8680   加入書籤

A+A-


    李科長疑惑地問:“楊科長,食材都準備好了?”
    楊建設點頭道:“差不多吧,就是釣魚花了不少時間。”
    “幸虧什刹海沒結冰。”
    “我多釣了一會兒,不然會更快。”
    張謙不解:“楊科長可是釣魚高手,怎麽會多花時間?”
    李科長無奈:“張科長,再厲害的釣手,在魚口不佳時也難有所獲。”
    “你這要求也太嚴格了!”
    張謙恍然大悟:“我懂了,楊科長是幫釣友們多釣了些魚吧。”
    李科長震驚地看著楊建設。
    楊建設不好意思地說:“也不能這麽說,畢竟不是所有魚都適合宴席。”
    “對了,帶一條回去。”
    “我聽說有釣友說我的魚肉質特別鮮嫩。”
    張謙搖頭:“同個湖裏釣的,哪會有差別?”
    “可能是心理作用吧。”
    楊建設笑道:“未必如此。”
    “想想看,我提竿那麽迅速,能咬鉤的肯定是活躍的魚。”
    “遊得快、活動多,肉質自然更緊實細膩。”李科長和張謙都覺得有道理。
    楊建設微微一笑,這就是他的目的。
    隨身空間產出的魚,全球獨一份。
    時間久了,大家一定能嚐出不同。
    楊建設提前做了鋪墊,這樣更容易讓人接受。
    畢竟魚是在眾人麵前從什刹海釣上來的,還能懷疑什麽?
    楊建設邊聊邊騎車,不耽誤事。
    很快到了刀子胡同。
    張謙跳下車,叫於大姐來驗收。
    他剛才看到,差點被嚇到。
    楊科長不僅采購了自己的食材,連其他人的也都齊備了?!
    時間過去得實在太短。
    這速度令人震驚!
    不過處有條規矩:
    隻關注成果,不問過程。
    隻要楊建設提供的食材安全合規即可,其餘無需多問。
    什麽?
    欺行霸市?
    你可能不清楚工人糾察隊的手段!新華夏展現新風貌,在天子腳下,誰敢這麽做?
    若真發生這種事,自有處糾察科處理,無需旁人擔憂。
    於大姐匆匆趕來,滿臉驚訝:
    “你們效率太高了!”
    楊建設感慨:
    “形勢所迫,不得不快。”
    “先查張科長的吧!”
    張謙笑意盈盈,拿出六個大袋子。
    打開一看,眾人倒吸涼氣。
    於大姐幹澀地說:
    “該不會又是楊科長代購的吧?”
    楊建設點頭承認:
    “還是上回那家。”
    “這次經過篩選,才勉強湊夠數量。”
    李科長、張謙、於大姐彼此對視,心想:
    “我們怎麽沒察覺絲毫勉強?”
    黃瓜依舊鮮嫩,長度適中;西紅柿紅潤帶白點,大小如常;冬筍也保持一貫水準。
    楊建設補充道:
    “每種食材多備了五斤。”
    “大姐可安心品嚐。”
    “這些額外食材不計入清單。”
    於大姐笑逐顏開:
    “直接送廚房,給大家改善夥食。”
    處雖有食堂,但楊建設從未在其中用餐。
    於大姐心情舒暢,喜上眉梢。
    初冬時節,能吃到新鮮蔬菜真是奢侈享受。
    於大姐樂嗬嗬地說:
    "我這就通知還在單位的各位,"
    "今天大家都要在食堂用餐。”
    楊建設急忙說道:"大姐,我中午得給家人做飯,就不算我的份了吧。”
    於大姐惋惜地說:"真是太可惜了。”
    輪到楊建設報備食材時,於大姐瞪大了眼睛:"這些蝦怎麽不一樣?"
    楊建設語氣輕鬆:"清單上隻寫了對蝦,並沒具體說明哪種。”
    "所以我買了兩種,一種一對兩兩,一種一對一斤。”
    "大姐您常跟禦膳房打交道,應該清楚是哪種吧?"
    李科長、於大姐、張謙三人同時沉默。
    於大姐驚訝:"這一對一斤的,難道有一百對?"
    楊建設理所當然地回答:"當然!必須是活蝦,不然怎能叫特等品。”
    對蝦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最初是按對售賣的。
    62年時,對蝦全是海捕的,沒有養殖的,當時技術還不成熟。
    沒人想到,這對蝦是楊建設從隨身空間裏拿出來的。
    三人感歎他運氣真好,能找到這種海產品。
    為得到這些對蝦,楊建設費了不少心思。
    隨身空間雖有鹹水湖,但產出的是海參和,沒有對蝦。
    於是他去市場買了一對活對蝦,在空間內開始繁育。
    於大姐果斷決定:"不管是半斤一隻還是一兩一隻,都是難得的好貨。
    禦膳房若不要,我們就帶回來分給大家當福利!"
    她招呼廚師,帶上食材直奔禦膳房。
    張謙歎息道:"頭一回希望禦膳房的大廚別收我們的食材。”
    "一對蝦一斤重,聽說過卻沒見過!"
    楊建設猶豫著說:
    “我漏算了國宴的成本。”
    “不會超出預算吧?”
    李科長搖了搖頭,
    “不管怎樣,禦膳房的事必須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科長做得對,”
    “遇到這樣的事,就該直接采買。”
    楊建設拎起最後一桶水,笑著說:
    “咱們別閑著,趕緊把魚分了吧。”
    “我跟你們說,這魚絕對新鮮。”
    “我釣上的魚,肉質肯定鮮嫩。”
    李科長和張謙都笑了起來。
    兩人幫著一起分魚。
    熊初一處長那邊,是楊建設親自送去的:
    “熊叔,我釣了兩條魚,給您嚐嚐。”
    熊初一和他關係親密,自然不客氣:
    “早聽說你是皇城根下的超級釣王。”
    “行,我就當是你的孝心了。”
    “對了,晚上記得帶梁歡和樂樂一起來。”
    “別忘了,你大娘總惦記著呢。”
    楊建設笑著保證:“熊叔您放心,我已經安排妥當了。”
    “晚上我給您做頓飯,讓您嚐嚐我的手藝。”
    熊初一點點頭,從抽屜裏拿出一小包茶葉遞過去:
    “這是老戰友送的,你嚐嚐。”
    楊建設接過時臉上滿是歡喜:
    “長者賜不敢辭,謝謝熊叔。”
    熊初一揮揮手:“去忙吧。”
    楊建設拿著茶葉出來,看到於大姐正巧回來,便笑道:
    “大姐,看你喜氣洋洋的樣子,是不是有什麽好事?”
    於大姐輕聲一笑:
    “楊科長,我把食材送到禦膳房後,那些大師傅全都愣住了。”
    “他們一致同意把我們送來的食材全收下。”
    “連討價還價的機會都沒給我。”
    “大師傅們很滿意。”
    片刻後,她神情轉為嚴肅:
    “楊科長,以後不要再用自己的錢墊付了。”
    “處自有流程。”
    楊建設鄭重點頭:“謝謝大姐,我明白了。”
    於大姐莞爾一笑:
    “你先回辦公室待著,我去幫你爭取功勞。”於大姐爽快地說。
    楊建設心中暗自點頭,於大姐果然實在。
    她之前提醒得很對,公家的事絕不能用私人資金填補。
    流程和規矩必須遵守,否則一旦被人抓住把柄,說是上班辦私事,那以後就麻煩了。
    楊建設把這些記在心裏,機關工作容不得半點差池。
    於大姐的提醒確實出於善意。
    回到辦公室後,張謙有些惋惜:“真沒想到禦膳房的東西全收下了,我還以為能買一對呢。”
    楊建設笑著搖頭:“你喜歡的話,下次我給你帶幾對回來。”
    張謙急忙擺手,他不過是隨口調侃。
    若是真花錢買了這些,回家肯定會被顧大姐責罵,簡直浪費錢。
    楊建設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了打算。
    完成這次意外的訂單後,再無其他業務。
    然而,李科長對楊建設說道:“年底將至,內閣各部的宴會會增多,臨時任務也會隨之而來。
    如果有資源,務必珍惜,尤其是海產品資源。”
    1962年,養殖技術尚不成熟,無論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都處於探索階段。
    比如箱籠養殖鯉魚的技術,也是農科院專家在實驗室裏逐步摸索出來的,對於可能產生的後果也缺乏準備。
    但隻要能多給百姓一口吃的,大家都會盡力嚐試。
    民以食為天,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前提是讓人民吃飽飯。
    物資極度匱乏時,隻要能填飽肚子的辦法,大家都願意試一試。
    楊建設陷入沉思。
    也許,利用隨身空間的資源來換取現金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回家為家人準備飯菜,他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倉庫裏忙碌。
    李科長和張謙想來幫忙,畢竟這些暖氣片即將安裝到他們家中,自然是越快越好。
    但楊建設笑著謝絕了他們的提議。
    這兩位對相關工作一竅不通,體力也不夠,與其讓他們幫忙,不如獨自操作更高效。
    更何況,他們不在時,他還能借助隨身空間的力量。
    臨近下班時,終於完成了所有鋼材的加工。
    他的效率甚至可以媲美經驗豐富的老工人。
    在那個充滿奇跡的時代,這樣的成就不足為奇。
    為了建設新中國,無數人創造著難以置信的奇跡,而鐵人王進喜那無畏的精神更是令人欽佩。
    李科長和張謙對此深感佩服,卻未曾質疑,隻覺得楊建設更適合從事鋼鐵行業。
    下班後,楊建設先為聾老太太和婁曉娥準備了晚飯,然後前往熊初一家做客。
    老人的生活已妥善安排妥當,婁曉娥會陪伴聾老太太,所以他不必擔憂。
    聾老太太滿不在乎地說:“你們隻管去,家裏什麽都不缺,別掛念我。”楊建設隻是微笑。
    婁曉娥打趣道:“您有這麽孝順的孫子,真是福氣。”聾老太太露出一口殘牙笑了。
    年輕時她投身抗日,忍饑挨餓拚命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本以為會孤獨終老,沒想到晚年竟有兒孫繞膝,衣食無憂。
    老婦人口裏雖埋怨,心中卻滿是感動,這樣的生活才算完整。
    梁歡本想騎車前往,卻被楊建設勸止:“夜晚騎行太冷。”於是改為由楊建設用三輪車載著前往。
    楊建設為三輪車加裝了車棚和墊子,雖稍顯寒冷,但能遮風擋雨。
    婁曉娥在一旁提議,回去時不必再騎大金鹿,楊建設欣然同意,隻是心中隱約覺得不太對勁。
    楊建設一家外出時,意外遇到了賈張氏。
    她手裏拿著紙錢,在傻柱家門口猶豫不決。
    楊建設見狀,知道她執意要惹惱傻柱。
    傻柱性格軟弱,明明占理卻總被賈張氏占上風,讓人無奈。
    楊建設深知多言無益,索性沉默以對。
    賈張氏見到楊建設一家後,迅速將紙錢藏於身後,強顏歡笑。
    楊建設視而不見,徑自離開。
    直到他們走遠,賈張氏才鬆了口氣,重新思考如何安置紙錢,既要達到惡心傻柱的目的,又不能引發火災。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