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家都認定楊建設是福星
字數:8621 加入書籤
天曉得禦膳房為何瘋了似的,在寒冬時非要黃瓜和西紅柿!
幸好結果還算不錯。
李堅認真道:“不說其他,就咱們和楊科長一起裝暖氣那事,你看他工作能力如何?”
“你覺得楊科長能力強不強?!”
張謙不由自主地讚歎:“強!”
獨自完成任務不算本事,
能指揮他人高效完成才是真才實學。
這便是管理的藝術。
以小見大,即使人手再多,他也能駕馭自如。
張謙深感自愧。
李堅壓低聲音提醒:
“別忘了那份報告!”張謙頓時醒悟!
楊建設下午回辦公室時,明顯察覺到張謙對他的態度有了顯著變化。
張謙對他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從更高層次和標準審視自己的表現。
楊建設疑惑不解:
“張科長,您怎麽突然變這麽嚴厲了?”
“中午是不是出什麽事了?”
張謙無奈地看著楊建設。
這位楊科長心直口快,有什麽問什麽,毫無隱瞞。
實際上,中午並沒有發生任何事,
張謙隻是徹底想明白了。
楊建設的地位究竟有多特別。
之前張謙以為熊處長不會繞過單位裏的資深人員,全力以赴栽培楊建設。
楊建設年紀雖輕,卻已成績斐然。
他的成就表明,年齡非但未成阻礙,反倒是優勢。
無論交予何種任務,他總能出色完成,甚至超預期。
例如,釣魚挑戰中,他首日即捕獲目標魚,更在後續加捕一尾,助張謙獲上級表彰。
兩次禦膳食材采購任務,全賴楊建設之力得以順利完成,否則張謙恐需遍尋全國,隻為尋找那不知所蹤的蔬果。
至於安裝暖氣,更是凸顯楊建設的非凡能力。
龍國崇尚集體英雄主義而非個人英雄主義,人才稀缺,尤其缺乏善於管理之人。
楊建設再次證明了自身價值。
李科長與張科長在楊建設指導下,效率倍增。
二人推斷,換作他人指揮,三人協作效率僅達當前一半便屬不易。
張謙雖對楊建設評價頗高,卻因李堅點撥而恍然大悟:相較於楊建設提交的報告,先前所見不過是冰山一角。
那種全局視野與宏大布局,遠超常人想象。
張謙完全認同李堅的看法。
楊建設在單位內的晉升序列高於他們。
即便李堅調任升職,也得益於楊建設的提攜。
意識到這點後,一心為公的張謙立刻表態:
“建設同誌,你有如此才華,絕不可浪費。”
“今後我將對你提出更高要求。”
“你得盡快完成交接工作。”
楊建設鄭重承諾:“請放心,我會盡快完成交接。”
張謙所言並非全然屬實。
楊建設感受到,張謙並無絲毫惡意,完全是出於真心為他考慮。
兩人很快投入到工作之中,一個傾力教導,一個專注學習,效率極高。
有無引導,結果截然不同。
張謙叮囑得極為細致,而楊建設更是全力以赴。
這項工作關乎他能否有效利用空間資源,怎能不全力以赴?
於大姐走進辦公室,兩人都未察覺,隻能輕敲桌麵提醒:“兩位科長,新任務來了!”兩人瞬間回神。
於大姐未直接發放通知單,而是真誠致謝:“多虧你們裝的暖氣,現在晚上睡覺再也不怕煤氣中毒了,把爐子挪到外麵後,家裏也寬敞多了。
謝謝你們三位!”
楊建設笑著回應:“這是本職工作,不必客氣,隻要大家滿意就行。”
張謙指著楊建設說:“於大姐,您謝楊科長就行,我們隻是協助。
關鍵部分都是他完成的。”
於大姐笑道:“別推辭了,三人都要感謝。”隨後拿出單據,“張科長,這是您的酒水清單;楊科長,這是果蔬和水產的清單。”
於大姐鼓勵楊建設:“兼任雙職不易,繼續努力!”又對二人道:“任務較重,提前準備吧。”
楊建設查看單據,心頭震撼:“這麽多?”與其說是單據,不如說是厚厚一疊。
時令果蔬單據一
一品白菜:50顆
西紅柿:50斤
冬瓜:50斤
備注:國宴級別
時令果蔬單據二
冬筍:40斤
黃瓜:一百斤
西紅柿:一百斤
鮮玉米棒:一百斤
備注:國宴!
時令果蔬單據三:
一品白菜:五十棵
黃瓜:二十斤
西紅柿:二十斤
茄子:二十斤
蒜薹:二十斤
水產單據一:
二頭鮑:四百隻
對蝦:二百對最佳一對一斤)
海參:四百隻
水產單據二:
長江刀魚:四十條每條一斤)
對蝦:二百對最佳一對一斤)
海參:四百隻
水產單據三:
雙頭鮑:四百隻
對蝦:二百對
楊建設盯著這些單據,愣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禦膳房的大師傅竟然敢這麽要!”
“這樣的單子是怎麽做出來的?”
他極少抱怨,但此刻眉頭緊鎖:“他們難道不怕我們短時間內湊不齊?”
張謙好奇地瞥了一眼,頭皮發麻:
“這禦膳房的大師也太誇張了吧?”
他指著單子:“真敢提要求!”
“黃瓜和西紅柿成了冬天的時令菜了?這玉米棒又從哪找?”
“這簡直是在開玩笑!”
“還有這雙頭鮑、一斤重的對蝦……”
“最離譜的是長江刀魚!”
“這不是刁難人嗎?”
張謙越看越氣:
“不行,得向上頭反映一下。”
“他們是不是弄錯了?”
“要的該是冷凍貨吧?”
他說得愈發肯定:“一定是這樣。”
楊家國搖了搖頭:
“禦膳房的大師傅不可能出錯。”
“他們一開始就提出這個要求。”
楊建設陷入沉思。
“這些食材可不好找啊。”
“不隻是有難度,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張謙難以置信地望著楊建設。
楊建設卻笑得很從容:“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隻要在國內,就一定能找到。”
“於姐,要是我需要出差辦這事,該找誰開介紹信?”
於大姐回答道:“找劉姐,她負責開介紹信。
順便讓她安排你的差旅費。”
“不過……宴會馬上就開始了,即使要出差,你也走不遠。
否則訂單很難按時完成。”
楊建設微微一笑:“我去轉轉看看,說不定就在附近能找到。”
於大姐點頭表示理解。
她明白,楊建設是在推脫。
處裏有個特別的規定——輪崗製,這是為了避免內部腐敗而製定的。
於大姐如今是質檢科長,過去也曾輪換過多個崗位。
這種情況,她見過不少。
靠運氣的事兒終究少見。
問題的核心在於那幾條大魚。
多年未見的巨大鯉魚,楊建設竟然輕鬆捕獲。
禦膳房的師傅們頓時信心倍增,既然能弄到這麽大的魚,還有什麽不可能?
接著他們又嚐試索要黃瓜和西紅柿,這兩樣本應屬於夏秋季節的蔬菜。
禦膳房的師傅原已做好替換菜單的準備,沒想到張謙在楊建設協助下,成功解決了難題。
這之後,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雙頭鮑、對蝦等珍稀食材相繼出現,令禦膳房的師傅們驚喜不已。
有幸結識幾位能幹的處同事,
這般人才,怎可錯過?
於是便有了這桌豐盛的宴席。
於大姐作為直接對接禦膳房的人,當看到這份菜單時,忍不住在眾位廚師麵前提出質疑。
然而,處的廚師們給出了一個令人驚歎的理由:
“你們處某位同事運氣太好了。”
“或許是能力超群。”
“旁人無法完成的事,他卻能做到。”
“在他眼裏,許多難題根本不算問題。”
“就像釣大鯉魚,皇城腳下能成功的人又有幾個?”
“誰不知道湖裏有大魚,可真正釣上來的有幾個?”
“我們之前得到的大魚,都是池塘排空後偶然得來的。”
“於科長,不必多言。”
“給咱們供貨的這位同事,確實運氣非凡。”
於大姐雖極力反駁,但無濟於事。
大家都認定楊建設是福星。
禦膳房的廚師曾是皇室及達官顯貴的掌勺,他們深信風水之說。
遇到這樣一位好運之人,怎會不爭相沾光?
於大姐無奈之下,回到熊初一處訴苦,痛斥禦膳房的無理。
熊初一聽罷,並未發怒,反而陷入沉思。
“禦膳房廚師的話,倒是有些道理。”
“建設的運氣一直很好。”
“隨便釣魚就能遇到葉大爺,這種事說出來都沒人信。”
葉大爺工作繁忙,堪稱日理萬機。
但不知為何,有一陣子他非常空閑。
一時興起去什刹海垂釣。
恰巧楊建設也在同一時期經常釣魚。
因此兩人熟絡起來。
有人懷疑楊建設刻意接近葉大爺?
絕無可能!
楊建設剛到的第一天,正趕上葉大爺一時興起,去了什刹海。
葉大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行蹤,怎麽可能外泄?
隻能說楊建設運氣不錯!
後來的事態發展一步步印證了這一點。
就像那篇攪動皇城根風雲的文章,也是熊初一讓他寫的。
誰能想到楊家國會寫出那樣的報告?
正好現在的大環境處於某個階段的尾聲。
楊建設這篇文章直接抓住了關鍵點。
這不是運氣是什麽?
別不信,運氣確實存在。
熊初一見得多了。
有些人即使置身槍林彈雨也能平安無事。
仿佛那些危險根本繞著他走。
而有些人無論多麽小心,還是會被不知從哪飛來的流彈擊中。
又能去哪裏講道理?
熊初一思索片刻後說:
“你先別急,讓建設試試看,或許能找到呢。”
於大姐當時差點發作——她是處裏的元老,
要是真發火,熊初一都要退讓幾分。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