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四人皆非愚鈍之人

字數:6988   加入書籤

A+A-


    老人家為小輩著想,兒女也孝順長輩,還有什麽比這更美好的家庭氛圍呢?
    吃過飯後,楊建設騎著三輪車載梁歡去上班,在路上他進商場買了幾條煙,隨後到了地點。
    熊初一問他:“建設,事情準備得怎麽樣了?”
    楊建設當然明白熊初一指的是什麽:“領導,已經安排妥當了。”
    “下午皇城根大飯店和玉華台飯莊的貨車就會到達。”
    稍作停頓,楊建設繼續說道:“領導,咱們的車輛都派出去了,但年貨實在太多。”
    “沒辦法,我隻能先把他們單位的年貨拉回去。”
    “嗯……這樣咱們用車名正言順了。”
    熊初一搖搖頭,笑著看向楊建設,“你這個人啊!”
    “腦子倒是挺機靈。”
    “你辦事,我心裏踏實。”
    楊建設這麽做是有深意的。
    想想看,年貨誰都想要,對吧?問題是,憑什麽先安排外單位的人?雖然都是同一天發年貨,但先後來的順序總讓人心裏不舒服。
    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微妙。
    如果楊建設不說出這個理由,熊初一雖然不會明說,但心裏肯定不舒服。
    可一旦楊建設解釋清楚,熊初一不但不會責怪,還會誇他做得對。
    畢竟年貨清單上的東西太多,沒有卡車真不行。
    自家的車又被熊初一全部調走了,讓楊建設用三輪車挨家挨戶送?恐怕到過年都送不完!
    楊建設主動想辦法找卡車,展現了他解決問題的能力。
    至於其他單位比自家早半天拿到年貨,這算什麽?
    熊初一突然明白過來:“當時你同意兩家飯店走我們的年貨渠道,是不是早就想到別人的卡車了?”
    楊建設笑著回答:“領導,您說得太直接了。”
    “我們這是互惠互利,雙贏啊!”
    熊初一點頭,揮手遞給他一個大蛇皮袋,“這是我們單位的年貨款,拿去吧。”
    楊建設有些發愁,又要提著大包小包了。
    皇城根大飯店和玉華台飯莊的卡車很快就到了,司機和裝車的工人都掛著滿意的笑容。
    年貨已經發放完畢,每家每戶都收獲滿滿。
    毫不誇張地說,有了這些物資,整個春節前都不用再去市場奔波了。
    發放的物品不僅種類齊全,糧油米麵、雞鴨魚肉樣樣俱全,甚至還有豐富的海鮮水產。
    更讓人驚喜的是,新鮮的瓜果蔬菜也一應俱全。
    平日裏,這樣的年貨配置需要花費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如今卻免費獲得,工人們感慨萬千。
    他們原本計劃過年時省下一個月的工資來購置年貨,沒想到單位直接解決了這一問題。
    要知道,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不過幾十元,這筆支出對他們來說絕非小數目。
    麵對如此豐厚的福利,大家紛紛向楊建設科長道謝。
    據說,兩家飯店能拿到這樣優質的年貨,全靠他背後的特殊資源。
    若非如此,想以這麽低的價格買到如此高品質的年貨,簡直是天方夜譚。
    黃經理和餘經理也證實了這一點,表示這樣的好事確實離不開楊建設的幫助。
    楊科長所在的處總是優先供應年貨,連自家單位的年貨都沒顧上。
    這次前來,就是為了幫忙。
    人要學會感恩,因為有楊建設科長的幫助,他們才得到了超出預期的豐盛年貨。
    楊建設隨手扔了幾條煙給大家:“天冷了,累了就抽根煙提神。”職工們看到竟是本地頗受歡迎的大前門,而且還是高檔的,頓時眼睛發亮。
    楊建設直接扔了好幾條,平均下來每人也能分到三四盒。
    他們平日根本舍不得抽這種煙。
    兩邊領隊推辭說領導交代過隻來幫忙,不能收東西。
    楊建設笑問:“難道領導沒讓你們聽我的?”領隊無奈隻能收下。
    畢竟這是領導給的。
    楊建設接著說:“時間還早,也不忙,等會去大棚輕鬆完成任務就行。
    隻要下班前把單位的年貨送回來就成。”有這樣的開明領導,大家都很開心。”跟著楊科長幹活舒服!”其實人們需要的不過是基本的尊重,而楊建設在這方麵做得很好。
    或許這與他過去的經曆有關,在他穿越前,“社畜”是對工人的自嘲,想要被平等對待很難。
    正是親身經曆過,他才會如此自然地做到這一點。
    幾條煙對他來說不算什麽,但對工人們而言卻是意外之喜,既表達了感謝,也讓大家感到被重視,真是一舉兩得。
    坐上車後,楊建設指揮大家拆開煙分發。
    眾人邊抽邊聊,氣氛愈發熱烈。
    飯店員工起初覺得楊建設身份高,難以接近,但接觸後發現並非如此。
    楊科長平易近人、幽默風趣,妙語連珠,讓大家對他充滿好感。
    黃經理和餘經理明確告訴大家,今年年夜飯的成功主要歸功於楊建設科長,他們隻是沾了他的光。
    提到年夜飯,眾人興致高昂。
    有人好奇黃經理和餘經理為何要公開事實?難道他們不說出來,就不能獨自占有功勞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換了其他人,黃經理和餘經理或許會這樣做,但在楊建設麵前,他們既不敢也不必。
    首先,若想通過楊建設的渠道采購年貨,需經集體同意,這種秘密無法長期隱瞞;其次,維護與楊建設的良好關係至關重要,得罪他毫無益處;再者,今天上午跟隨他們去倉庫取貨的人很多,楊建設的作用顯而易見;最後,黃經理和餘經理根本沒有必要否認楊建設的貢獻,反而積極宣傳年貨來自處的優質供應。
    他們的年貨堪稱頂級,因為是難得的產品!
    這真的是產品嗎?
    當然!
    廚房大師傅可以打包票!單是那五斤海捕大對蝦,就是名副其實的貢品,一斤一對的大蝦,在任何餐廳都拿得出手!單單這一項就夠工人驕傲很久了!更別說還有其他好東西了。
    他們的年貨不是普通之物,還能是什麽?
    若想平日裏買到這般佳品,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
    沒有過硬的關係,怎能購得如此好貨?
    楊建設身為科長,能力非凡。
    黃經理與餘經理能結識如此重要的人物,為單位謀利,豈能不算明智?
    崗哨四人組盡職盡責。
    楊建設上午叮囑下午再來。
    他們便始終將崗哨設在大棚前。
    實際上,
    楊建設已多次告知他們無需在此設防。
    此地乃皇城附近的郊區。
    少有人至。
    即便有人來訪,也多是迷路的行人。
    並無威脅。
    但崗哨四人組卻不以為然。
    若無隱患,何以派遣他們這些“禁衛軍”前來駐守?
    四人皆非愚鈍之人。
    他們敏銳察覺到這四個大棚的特別之處。
    寒冬之中,
    竟能產出源源不斷的新鮮瓜果,堪稱奇觀!
    這四個大棚究竟孕育了多少食物?
    黃瓜、西紅柿、韭菜、蒜苗、菜瓜、扁豆、西葫蘆、四季豆,一應俱全。
    薑蔥蒜亦不曾缺少。
    不僅如此,更有各類瓜果。
    西瓜、草莓……
    均能在大棚中茁壯成長。
    然而故事遠不止於此。
    敏銳的崗哨四人組發現了更多秘密。
    比如四個大棚下方的巨型儲藏室。
    其中存放的地瓜燒、高粱酒、玉米麵、小麥等物,
    皆表明楊建設科長進行了諸多科學實驗。
    崗哨四人組雖不懂何為科學實驗,
    但他們深知,
    這四個大棚裏的蔬果品種,皆為罕見。
    較他們所見更為優質。
    四人皆出身農家,深知良種之於農民的意義。
    若天下農人都能用上楊建設所培育的種子,該有多好。
    至於兩家酒店每日送菜抵債之事,更是小事一樁。
    談李自然也要吃飯,搞科研豈能無經費?不獨科研需費,世間萬事何事不需要投入?有了資金方能更好地推進研究,這本就是常理。
    反觀竭澤而漁、焚林而獵之舉,才真是愚笨至極。
    崗哨四人盡職盡責,希望知曉此地大棚內情況的人越多越好。
    於是,在能力範圍內,他們將警戒線盡可能拉開。
    慶幸的是,此處地勢略高於四周,視野極為開闊,更增四人對楊建設的敬佩。
    單憑一人之力,在三年間建成四個大棚已屬不易,還能挖掘地下室、培育多種作物品種,這份毅力和決心令人動容。
    四人熟悉修築工事,亦知其艱辛,因此愈發欽佩楊建設。
    崗哨四人最早察覺楊建設的實力,憑借自身經驗,他們明白這般規模的工程絕非易事,沒有強健體魄難以完成。
    故而始終對他保持尊敬。
    後來的事實證明,那次搬運四百斤酒桶需四人才能穩妥抬起,而楊建設卻能獨自應對,麵不改色,實為天生神力。
    崗哨四人推崇強者,無論是學識淵博還是武藝超群之人。
    楊建設樣樣具備,這讓四人組由衷欽佩。
    他像其他大人物一樣平易近人,毫無架子。
    這似乎是成功人士共有的特質:他們從不在普通人麵前炫耀強勢,隻對同等或更強者展現自己的果斷。
    就像麥田裏的麥穗,成熟的總是低頭,輕狂的才隨風搖擺。
    四人組尊重楊建設,不僅因為他職位高於他們,更因為他的為人和成就。
    他們執行任務多次,但從未有過如此舒適的經曆。
    這兩間房足夠容納四人,更重要的是屋內有自來水和自製暖氣,冬日暖意融融。
    食物也極為豐富,市場上難得一見的新鮮蔬果應有盡有,而且他們還能自由采摘四個大棚的作物,時常還能吃到肉。
    黃經理和餘經理注意到楊建設對崗哨四人組的優待,於是每隔幾天就派司機送肉過來,幾乎天天都能吃到肉。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