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正名之戰

字數:5592   加入書籤

A+A-


    劉徹怎麽也沒想到,就因為曹休的一次千裏奔襲,袁紹就放棄了所有希望。
    幽州的消息傳出來沒幾天,袁紹就把所有在外圍的大軍全部調回了身邊。
    大有一種跟自己最後決戰一把的意思。
    “奉孝,你說假如袁紹下戰書約咱們決戰。
    咱們是接還是不予理會呢?”
    “主公,這事顯而易見。
    袁紹要投降認輸了。
    這一戰恐怕是在投降之前的正名之戰。”
    郭嘉麵露喜色,輕鬆地說道:
    “直接投降,麾下將士肯定有不服的。
    畢竟在袁紹那邊人的眼裏,咱們是弱小的一方。
    一切的戰果都是靠陰謀詭計得來的。
    正麵對決咱們不如他們。”
    劉徹對郭嘉的看法不置可否。
    “所以隻要袁紹下戰書,我就必須接著。
    不但要接著,還得打贏。
    之後就是順利的接收袁紹殘餘勢力,剿滅入侵的異族,一舉平定河北。”
    “話雖然是這麽說的,但是這件事有一個很尷尬的地方。
    正麵硬鋼咱們兵力絕對劣勢。
    袁紹正名之戰又不可能放水。
    假如咱們沒打贏,袁紹的正名之戰有可能變成翻身之戰。
    這仗怎麽打,主公還是得謹慎應對。”
    郭嘉的這個想法,實際上就是田豐在袁紹麵前玩的小心思。
    認輸肯定認輸,服也是真服。
    但包括袁紹在內,所有人心裏都是不甘的。
    田豐不想因為這事讓袁紹兩難。
    所以順勢促成了這次正名之戰。
    敗就順理成章讓袁紹體麵地認輸。
    萬一要是靠兵多和主場優勢取勝了呢?
    到那時,自己再勸說袁紹乘勝追擊,反敗為勝,是不是就很簡單了?
    操作得當的話,弄不好都能扭轉局勢,讓公孫度再次選擇中立或是幫助自己這邊。
    說不定河北還真就起死回生了。
    這也是田豐為挽回袁紹敗局做的最後努力。
    雙方陣營裏也都有很多人看出來了這一戰的貓膩所在。
    但仗打到現在,大家也都傾向於堂堂正正碰一下。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在這種心思的影響下,大家竟然出奇的一致,沒人點破。
    劉徹也隻是單獨和郭嘉商量了一下怎麽應對兩種不同結果帶來的影響。
    多餘的話劉徹也沒對麾下任何人說。
    ……
    與此同時,遠在江東的孫策也預見到了河北大戰將要收場。
    未來能拖住曹操發展腳步的,也隻剩並州的鮮卑、南匈奴兩股入侵勢力。
    對他而言,已經到了必須加緊開疆拓土的地步。
    否則曹操一旦拿下袁紹,最多倆月,異族就得滾蛋。
    到那時,自己要考慮的事可就多了。
    建安七年春末,曹袁在冀州平原調兵遣將,正為最後的大戰做準備。
    幽州於禁、公孫度、鮮於輔三人聯合進攻被困在境內的烏桓聯軍。
    並州局勢依舊混亂,異族和中原軍隊還沒正經打過遭遇戰,更多的是互相搶占城池。
    馬騰援軍已經進入並州境內,正在尋找和異族交戰的機會。
    北方一片混亂之時,孫策也完全積攢夠了實力。
    十萬大軍從揚州出發,順流而下,增援江夏前線部隊。
    對於荊州長沙、桂陽的總攻也正式開始。
    周瑜從柴桑帶兵沿水路到赤壁,利用擅長的水戰從北向南攻長沙。
    孫策率軍從陸路到陽新,而後轉修水,從連雲山、幕阜山之間穿過,直取臨湘。
    魯肅則是繞道廬陵郡,從高昌穿過武功山向西,截斷長沙、桂陽聯係。
    荊州劉表方麵,暫時放棄了和張遼的對耗,隻留少量兵馬守住新野一線。
    其餘主力大軍,包括劉備在內,全部派往東邊抵禦孫策。
    劉璋當時響應血詔圍攻曹軍的五千人馬,這時候也已經到了荊州和豫州交界處。
    沒有趕上任何一戰的他們,隻能短暫休整後往回走。
    劉表見狀連忙給劉璋寫封信,並承諾將來會幫著對付馬騰。
    算是把這支疲於趕路的劉璋軍隊暫時留在了自己麾下。
    連兵帶將,一起送到了長沙前線。
    天下形勢再次變得熱鬧起來。
    仿佛一切都是在襯托曹袁終極一戰。
    ……
    “報!主公,袁紹先鋒大將顏良率軍五千,已經在平原以西安營紮寨。
    袁紹親自率領中軍二十萬正在趕來。”
    不久後,在北岸大營集結好人馬的劉徹,收到了袁紹大軍的情報。
    此時除了必要的各項防禦力量,劉徹幾乎把麾下能用的兵將都聚集了起來。
    看著地圖上現在顏良所處的位置,劉徹看向身邊的郭嘉,詢問道:
    “奉孝,以你來看,咱們的兵力應該怎麽部署,才能最大限度保證擊敗袁紹?”
    郭嘉早就想好了最後一站的打法,重點就是“田忌賽馬”式的輪番交鋒。
    因為是約戰,肯定不能隨意使用繞後劫糧這種詭計。
    雙方拚的就是士氣和勇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主公,咱們目前有士兵八萬。
    其中精銳三萬,普通士兵四萬,還有一萬是降卒、老兵混編。
    要確保戰勝袁紹,這三萬精銳不能隨便消耗。
    最好是讓他們先打一場優勢巨大的殲滅戰,把雙方士氣的差距拉開。
    對耗階段全部用普通士兵和降卒。
    等兩邊耗地差不多時,再讓精銳一戰定勝負。”
    “嗯,這個辦法我喜歡!”
    說著,劉徹起身看向麾下眾將,下令道:
    “曹仁、徐晃,命你二人率領精銳士兵以及本部兵馬,共計兩萬。
    兵分兩路,夾擊顏良的先鋒軍。
    務必趁對方中軍未到的時候,全殲顏良先鋒軍。
    打勝之後,立刻退回來等待我的下一道命令。”
    曹仁、徐晃兩個不帶遲疑,當即領命。
    “許褚,你帶著虎衛營,都督中軍。
    用四萬普通士兵和那些降卒跟在他們倆身後。
    不用參戰,但也必須盡量讓士兵們看到他們倆是如何全殲顏良軍的。
    他倆撤退之後,你率兵立刻占據顏良大營,在那和袁紹中軍對峙。”
    “其餘人率領剩下的萬餘精銳,跟我在後方坐鎮,隨時準備和袁紹決戰!”
    袁紹和劉徹的情況不一樣,他使用的戰術也不同。
    他的二十萬大軍,那可都是長期跟隨自己在河北四處征戰的老兵。
    基本上都可以稱得上是精銳。
    隻是鎧甲、武器精良的隻有一兩萬人。
    有甲的正規軍占比最大。
    還有一部分是戰鬥經驗豐富,但甲具、兵器都比較次的鄉勇級別。
    基於自己的條件,袁紹在田豐、沮授的建議下,把部隊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是顏良率領的先鋒軍。
    五千士兵是甲具精良的精銳部隊。
    目的就是利用顏良的勇武和部隊的精銳開個好頭,震懾敵軍。
    其餘精銳和正規軍,都在袁紹的中軍。
    目的就是在顏良震懾之後,一鼓作氣碾壓敵軍。
    而大部分鄉勇和老弱病殘,則是在最後,是準備在前兩批不能取勝的時候,作為最後的預備隊來用的。
    隨著雙方各自安排好了戰術,袁紹的正名之戰也拉開了序幕。
    喜歡漢武帝穿越曹操請大家收藏:()漢武帝穿越曹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