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劉備見劉璋

字數:4766   加入書籤

A+A-


    建安九年夏天,劉備率領五萬大軍通過白帝城一路向西到達涪陵關。
    涪陵關守將楊懷、高沛遵循主公劉璋的命令,把劉備大軍留在了關外。
    劉備隻能帶上數百親兵以及趙雲、龐統、諸葛亮三人西出涪陵去往成都見劉璋。
    一出涪陵關,兩邊的山道逐漸變矮變少,不多久就看到一片一馬平川的大平原。
    為劉備領路的楊懷很貼心地跟劉備介紹道:
    “使君請看,益州之所以成為天府之國,完全是四麵險峻山嶺把這一片肥沃土地圍在中間的原因。
    東邊隻有涪陵到白帝城一線可以供大軍通行。
    西邊江油和岷江可以通行。
    南邊是南中不毛之地,隻需要防備南蠻即可。
    至於北邊,有葭萌關和米倉山兩處天然屏障。
    要不是我家主公有令放行,就您這五萬人,恐怕一年半載也未必能打通西出涪陵的道路。”
    劉備認真地聽著楊懷的介紹,心裏有的隻是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欽佩和感歎。
    “正如楊將軍說的那樣,我對益州這樣四麵環山,有如天府仙境的地方也感到驚奇。
    這樣的地方,不應該讓百姓遭受戰亂之苦,也不能掌握在曹操、馬騰這種早就有了反心的賊人手裏。
    盡管放心,我劉備這次來,為的就是保住咱們漢室江山為數不多的淨土。
    劉季玉隻管安心治理益州為朝廷效力,其它的有我頂著。”
    這幾句也是劉備真心流露。
    要不是天下大亂、漢室衰微,他也不會選擇起兵涿郡逐鹿天下。
    在自己的地盤做個販馬、鬥狗衣食無憂的福貴公子不好嗎?
    劉備沒啥心思,不代表其他人沒有。
    尤其是諸葛亮和龐統。
    他倆人也是心向漢室、胸懷大誌的人。
    目前選定了劉備這個主公,自然不可能在跟隨其他主公。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倆能做的就是盡量輔佐劉備。
    讓他在這亂世裏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等到時機成熟,靠著之前的積累發展一句平定天下、匡扶漢室也是必然的。
    懷揣著這個想法,兩人一邊觀察四周環境一邊聽楊懷的介紹。
    心裏早就把如何繞路、奇襲、圍攻白帝城、涪陵一線的方法想了千百遍。
    但是想來想去,似乎沒找到能快速簡單打進益州的方案。
    於是兩人不約而同地看向了楊懷。
    “楊將軍,你說的這些我們也都在書上或者從別人那見過、聽過。
    我們知道,代表曹操、馬騰肯定也知道。
    那麽有沒有我們不知道但曹操、馬騰有可能發現的其他途徑呢?”
    “我們畢竟是為主公出謀劃策的,戰場上的事肯定是了解的越多算計得越準。
    為了能完全防住曹操、馬騰的進攻,我們還是多了解一些細節比較好。”
    楊懷見兩人一臉的謙恭,言語之中也透著對抵禦曹操、馬騰的決心和謹慎。
    本來還有些警惕的心也逐漸放鬆下來。
    思考片刻,楊懷指著東北方向道:
    “要說能發生意外情況,對於曹操、馬騰而言,也就流經上庸的諸河和白帝城西北的大寧河有點說法。
    假如小股部隊走水路,可以快速繞過白帝城、涪陵一線,直通巴郡。
    不過中間兩條河不相連的那段路會很難走。
    士兵得扛著小船走一段山路。
    除此之外,和曹操、馬騰有關的路線就沒有了。”
    為了保險起見,楊懷隻是把東北邊這一條捷徑說了出來。
    反正目前劉備看起來還是真心幫忙的,讓他知道了這條路,對防禦曹操他們是有好處的。
    至於以後劉備會不會利用這個來打益州的主意,楊懷倒不是很擔心。
    那條路隻能小部隊奇襲走,大軍肯定不適合。
    隻要兩家翻臉,他隨時可以加派人手去防著。
    小股部隊還得扛著小船走山路,簡直不要太好防。
    諸葛亮和龐統也能理解楊懷。
    畢竟都是關係到自家地盤的秘密。
    人家能給麵子說出來一條,就很不錯了。
    謝過楊懷之後,兩人又同時陷入了沉默。
    張鬆給的西川地形圖兩人都看過了。
    不但看過,還比對現有的地圖仔細地研究過。
    所有內容也都記在了腦子裏。
    今天這一問實際上有兩個目的,一是摸一摸益州的底。
    二是對比驗證一下張鬆的地圖,看看有多少偏差。
    經過剛才楊懷的介紹,兩人在心裏仔細對比了張鬆的地圖。
    發現張鬆的地圖上還真有這一條捷徑。
    不但有,還明確標記。
    說明了這是可以用來奇襲的小路。
    有了這一次驗證,兩人對張鬆給的地圖也有了更高更準確的評價。
    想拿下益州,這圖可以說是可抵十萬大軍的神器。
    一行人水路並濟,不久之後來到了成都城下。
    收到消息的劉璋,早就率領文武官員出城三十裏迎接。
    首先大家都是漢室宗親,劉備幾年前也曾和自己聯名上書陛下。
    其次自從曹袁大戰開始,劉備就一直在荊州協助劉景升守城。
    中間那麽多次機會劉備都能安分守己不去爭搶劉景升的基業。
    加上劉備仁德的名聲在外,劉璋打心底裏是很親近劉備的。
    雖說也有一定的擔心,但是信任要遠遠大於擔心。
    這種情況下,張鬆、法正這兩個絕對的謀主還一致推薦求援劉備。
    這也讓劉璋下定決心相信並且好好款待劉備。
    “劉使君請看,我家主公已經在城外迎接您了!”
    走在最前邊的楊懷,率先發現了劉璋出迎的隊伍。
    劉備在馬背上手搭涼棚遠遠望去,果然看見劉璋的旗號。
    “哎呀呀,季玉兄何止如此啊!”
    劉備感歎之餘,不忘猛夾馬腹,加速向劉璋飛奔。
    後邊隨行的士兵和趙雲等人,也趕忙加快速度跟上劉備。
    距離劉璋還有四五十步距離時,劉備一個勒馬急停,然後麻利翻身下馬。
    “季玉兄!備何德何能,怎麽能勞你大駕出城遠迎?”
    劉璋見劉備已經下馬向自己走來,也連忙下了馬車,拱手迎了上去。
    “我西川遭受此等無妄之災,能否保住父親留下的基業,全賴玄德兄。
    你能百忙之中不遠千裏率軍來援,我自當遠迎!”
    兩人一邊互相行禮一邊靠近,最終親切地握住了對方的雙手。
    劉璋看著劉備點點頭,然後比了個請的手勢。
    “我在城裏為玄德兄準備了盛宴,益州文武將隨我一起為玄德兄接風。
    玄德兄,請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