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兵貴神速

字數:5005   加入書籤

A+A-


    徐庶和關羽到了襄陽後,第一時間就把蔡瑁等原荊州士族召集到一起商量大事。
    之前和蔡瑁等士族走得比較近的文聘、王威等人也一起被召集過來。
    現在由於劉表的托付和朝廷對劉備的敕封,那些將領基本都選擇了效忠劉備。
    隻有蔡瑁等極大世家表麵降服,心裏還是在盤算怎麽在保全家眷的情況下奪回襄陽的控製權。
    有了襄陽,他們才有資格和曹操談家眷的事。
    隻是目前曹操並沒有因為益州大戰而向蔡瑁等人示好。
    蔡瑁等人也隻能先老實地為劉備效力。
    人都到齊後,關羽、徐庶一一跟眾人打過招呼後,徐庶才代表關羽開口道:
    “如今益州大戰在即,劉季玉想荊州請求援兵。
    咱們主公為了同宗兄弟情義,已經率軍前往益州。
    襄陽、上庸一代的防務就全靠咱們了。”
    蔡瑁也已經聽說了這些消息,見徐庶開啟了話題,蔡瑁當即接話道:
    “這些都是擺在明麵上的事情,我們心裏都有數。
    隻是目前曹丞相似乎並沒有南下荊州或者上庸的舉動。
    咱們要防誰呢?”
    “蔡將軍,難道他們名麵上沒有動作,咱們就能高枕無憂了嗎?
    我覺得隻要益州開打,咱們襄陽這一代肯定不太平。
    現在開始準備,都顯得有些晚了。”
    說罷,徐庶來到地圖前,指著上庸一代道:
    “據報,曹操前往漢中、益州的大軍裏,並沒有徐晃、張合二人。
    而且最近新招募的司馬懿也沒有隨軍。
    這三個人可以說在曹營裏也算名列前茅。
    益州大戰這樣的事情,曹操不應不帶他們。
    即使要留人防守許都,那還有夏侯淵、曹仁等本家的將領。
    荀彧也是經常統領後防的主要人選。
    咱們探查了多日,確定沒有在許都或者豫州見到這三人。
    難不成他們仨被調到河北又或者人間蒸發了?”
    蔡瑁聞言,心裏也覺得事有蹊蹺。
    “那徐軍師你覺得這三個人去哪了?”
    “兩個可能,要麽就是提前喬裝打扮,混在前往米倉山的民夫隊伍裏去了漢中。
    要麽就是偃旗息鼓偷偷來了咱們這。
    不論他們三個去了哪,對咱們而言都不是什麽好事。”
    “所以你是要我們都順著你的猜測,提前準備來防著司馬懿三人?”
    “不錯,是這麽個意思。
    不一定是防這三個人,也有可能是其他咱們沒注意到卻憑空消失的曹軍人員。
    總之襄陽、上庸一代,近期必定會有大戰。”
    蔡瑁看了眼身邊的蒯家兄弟,又看了看其他跟隨自己的本地士族官員。
    見眾人都是一副半信半疑但又不敢亂下決定的樣子。
    “嘶~”
    “異度兄,你們就沒什麽想說的嗎?”
    實際上蔡瑁心裏還是希望有人能站出來反駁徐庶的。
    他對付襄陽的態度,隻不過是表麵做樣子。
    假如曹操真的對襄陽感興趣,蔡瑁倒不覺得是壞事。
    隻不過一切不能做得太明顯,需要順其自然,無意之間的去做。
    蒯家兄弟倒是看出了蔡瑁的心思。
    但是對於他們而言,穩定是最有誘惑力的。
    雖說家眷隨時可能被曹操拿來威脅自己。
    但目前在劉備手下,他們兄弟過得還算安穩。
    況且曹操也沒有因為益州的事情那他們家眷說事。
    他們倆覺得,這次前後都沒有壓力,應該真心地幫助徐庶、關羽守衛荊州。
    畢竟他們才是家族的代表,是主體。
    他們不能兩頭得罪,裏外不是人。
    好好跟著劉備,隻要他們本人和基業在,家眷也不是不能重新找。
    在曹操和劉備之間反複橫跳,反而會打破現在的穩定,後果也無法想象。
    有了這層心裏,兩人也就假裝當作沒聽明白蔡瑁的意思。
    隻管在一旁佯裝沉思,不願意開口說話。
    見狀,蔡瑁也隻能作罷,不在質疑徐庶。
    他也怕自己一個人力量有限,到時候空忙活一場還得罪人。
    “既然大家都覺得徐軍師說得有道理,那就按照徐軍師的意思辦吧。
    隻是萬一以後出了什麽差錯,你們別怪我沒提醒大家就好。”
    放句狠話出過氣後,蔡瑁也退到一邊,沉思起來。
    徐庶見大家基本統一了意見,臉上也掛上了笑容。
    “雲長,襄陽防務具體還是得由你來安排。
    不過在那之前,我必須先給你提個醒。”
    關羽捋著自己的二尺美髯,眯著眼點頭道:
    “無妨,元直隻管暢所欲言。
    襄陽防務我早就想好了如何去安排。
    到時候隻需幾句話就可一安排妥當。”
    徐庶向關羽拱了拱手,笑道:
    “那就有勞雲長了。”
    說罷,徐庶再次看向地圖。
    “上庸、房陵、襄陽、西城這幾個地方的交界處屬於偏僻又幾乎無人管轄的地界。
    假如有人率領一支軍隊,淨挑小路偃旗息鼓前行。
    咱們的斥候很難察覺。
    不但如此,其他幾個地方的斥候也會因為多地交界而對這一代關注的比較少。
    除了襄陽城附近必要的防務之外,我認為這一代需要加派人手重點探查。”
    眾人的目光也隨著徐庶的介紹集中在了地圖上一個位置。
    “元直的意思是說,新野以西,武當山以北那片連接平原的山地?”
    關羽一眼就確定了徐庶所指的地方。
    “那裏東邊通南陽,南邊越過武當山可以到襄陽和房陵。
    西邊過峽穀可以通上庸。
    確實是一個用兵的好地方。
    隻是那裏的地勢……”
    關羽的意思很明確。
    哪個地方是多地交匯的三不管地帶。
    也是哪哪都通的岔道口。
    但是除了向東能直通新野外,不論去襄陽還是上庸,都要翻山越嶺跋山涉水。
    並不是十分理想的用兵之地。
    “雲長可知兵法雲兵貴神速、出其不意?
    那裏雖然地勢不好,但重要的是那裏方便出奇謀用險招。
    假如是我,我也會選擇讓大軍在那裏做文章。”
    蔡瑁聽過看過之後,忽然一陣嗤笑。
    “哈哈哈!徐元直也是名聲在外的當世大才。
    怎麽遇到這種行兵打仗的事情時卻如此兒戲?
    就這地方?狗都不會選吧!”
    ……
    “選,狗不選我選!”
    此時就在那片三不管地帶的司馬懿,也遇到了和徐庶同樣的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