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步步落後

字數:4949   加入書籤

A+A-


    “我們到的時候,上庸已經插上了曹軍的旗幟。
    不過房陵那邊消息已經送到。”
    襄陽城內,斥候正在和徐庶、關羽匯報情況。
    之前徐庶隱約感覺到了事情不一般。
    立刻就派人前去通知上庸、房陵的守軍不要輕易出城,謹防司馬懿等人的突襲。
    但是司馬懿準備多時,謀劃許久,每一步都算得很精確。
    徐庶後知後覺,雖然想出了臨時應對的方法,卻總是慢一步。
    現在上庸失守,張飛敗逃。
    對於襄陽防務來說,是巨大的打擊。
    “元直,現在咱們該怎麽辦?
    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司馬懿一步步實現計劃吧?”
    關羽也感受到了危機。
    雖說已經確定張飛並沒有因此殞命,但是目前誰也不知道他逃到哪裏去了。
    沒有了張飛的相互依托,關羽又要壓製蔡瑁等人,又要對付韓遂、司馬懿聯軍。
    饒是有徐庶這個頂級智囊在,也壓力巨大。
    “雲長,這事怪我,太後知後覺了。
    如今一步慢步慢,恐怕襄陽城必有一場浩劫。
    你再容我考慮考慮,我得想出一個完全之策。”
    “元直你也不必這麽說,這事實際上和你關係不大。
    益州是如今天下最後一塊“肥肉”,咱們想吃,其他人也想吃。
    恐怕司馬懿他們早就在算計上庸、襄陽這一線了。
    你我來的時候,弄不好司馬懿計劃都實施好久了。
    能在這種情況下看出問題所在,已經是托了你的福。
    要是沒有你,我一聽三弟遇難,定然不顧一切發兵去救。
    那才是真的危險!”
    徐庶對於關羽的安慰表示了感謝。
    勉強擠出一絲笑意後,徐庶就陷入了沉思。
    其實司馬懿這個計策核心點就是兩條,出其不意、封鎖消息。
    目前因為自己提醒,出其不意這招基本算是廢了。
    但是封鎖消息這點著實不好破。
    斥候能探查到的消息十分有限。
    這麽長時間也沒見上庸有敗兵或者信使來襄陽送信。
    可以說徐庶連上庸具體怎麽丟的都不能確定。
    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上庸丟的時候是誰在守城。
    城是被打下來的還是被騙下來的?
    假如不久之後有上庸的人繞道去房陵或是來襄陽求援,應該信多少?
    完全不信吧,萬一人家真的是願意追隨主公的忠臣呢?
    完全相信吧,誰又知道裏邊會不會有已經反水的叛徒?
    假如能知道上庸城是怎麽丟的,或者能了解張飛當時是如何調動軍隊的。
    那徐庶就能判斷大部分詐降。
    現在不知道,就隻能想其他辦法規避。
    畢竟主公走的是仁德、禮賢下士的路線。
    自己不可能錯殺一千不放過一個。
    “唉!司馬懿還真是給咱們出了個大難題啊!”
    想了半天,徐庶還是被本陣營一貫的作風約束,無法在信息被封鎖的前提下準確判斷接下來該怎麽辦。
    “除非能找到翼德將軍,哪怕是翼德將軍身邊的親兵、心腹都行。
    不然後邊的事情還真不好辦。”
    見徐庶一臉愁容,關羽也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轉念一想,徐庶這麽有謀略的人,不應該在發現對方意圖的前提下,還如此犯難啊。
    “元直,以你的智謀,這事應該不難吧。
    怎麽我感覺你好像被什麽困擾了似的?”
    “雲長,假如咱們隻是亂世之中一個小諸侯,手裏隻有上庸、房陵、襄陽三地。
    為了保住性命,我自然可以輕鬆破了司馬懿的計謀。
    隻是……”
    徐庶一開口,關羽就聽出了言外之意。
    確實,現在天下形勢漸漸明朗。
    各地的人才也都逐漸確定了心目中的主公。
    要想繼續保留競爭力,那就必須立穩自家的人設。
    給那些還在擇主的人才一個明確的方向。
    自己大哥劉備本身就是心懷天下的仁德之君,自起兵以來不曾虧待手下將士。
    不然也不會有那麽多人願意背井離鄉,跟著大哥一路從河北到荊州。
    假如不考慮影響和後果,徐庶的手段肯定能應付司馬懿。
    但如今他應該是害怕有些手段過於激烈,影響了大哥的聲譽,這才犯難。
    “也就是說,元直也暫時無能為力?”
    了解了徐庶的困境,關羽也意識到了這一仗的凶險。
    他不隻是智謀和實力之間的比拚,還參雜了太多名譽道德上的約束。
    曹操一直以來都被天下人認為是國賊。
    司馬懿更是名不見經傳的新人。
    出招的也是他們。
    他們自然沒有那麽多顧慮。
    這倒是無形中讓司馬懿的計謀很容易得逞。
    “雲長,目前咱們先按兵不動,等等看房陵那邊的消息。
    我已經把需要注意的事項告訴了他們,想必房陵應該能托住司馬懿不少時間。
    這期間咱們還是得想辦法弄清楚上庸之戰的詳細情況。
    隻要有了詳細情況,司馬懿的計策就不靈了。”
    “為今之計也隻能如此。
    那蔡瑁他們……”
    “蔡瑁?嗯!雲長你倒是提醒我了。”
    徐庶突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一個完美解決眼前困境的辦法。
    “雲長,這事目前蔡瑁還不清楚,他隻是大概知道司馬懿聯合韓遂來打咱們。
    目前房陵應該是敵人下一個目標,假如咱們讓蔡瑁或者其他荊州士族去房陵守衛呢?”
    “你的意思……”
    關羽立刻就明白過來,徐庶這是想讓蔡瑁他們去房陵背鍋啊。
    反正他們目前知道的不多,而且天下人也都知道蔡瑁等人是因為曹操挾持了他們的家眷,才留在襄陽輔助劉備的。
    可以說他們做的事,劉備不需要完全負責。
    現在趁他們不了解詳情,找個理由把他們派到房陵。
    好的結果就是蔡瑁等人知道對方要利用上庸敗兵的身份騙開城門,為了自保誰也不給開門。
    隻要不開門,司馬懿想圍攻城池,沒個十天半個月是打不下來的。
    襄陽也可以派兵去救援房陵。
    隻要把司馬懿的整個計劃破除一次,後邊他在想用在襄陽就難了。
    壞一點的結果,大不了蔡瑁被司馬懿策反,當場開門獻城。
    最少可以接司馬懿的手提前清除蔡瑁等人的潛在威脅。
    隻留下襄陽一城,又有蔡瑁被策反一事做鋪墊,自己就可以放心地拒絕一切敗兵。
    隻要守住襄陽,就算沒辜負主公的托付。
    “此計甚妙!那我這就去通知蔡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