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甕中之鱉

字數:5030   加入書籤

A+A-


    “什麽?李典、曹真二位將軍選擇棄城而出,救援於禁將軍去了?”
    此時的漢中城內,收到消息的司馬懿,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主公一再強調,葭萌關、漢昌、宣漢三處是咱們進攻益州的橋頭堡。
    並非這一仗的主攻方向,隻可堅守,不能出戰。
    他們幾個怎麽……”
    “仲達,我覺得這也不全是壞事,反正由咱們在後麵兜底。
    他們不至於出太大的問題。”
    高覽見司馬懿有些生氣,連忙出聲安慰道:
    “你不是已經讓韓猛、蔣琦分別前往米倉道、荔枝道出口紮營待命了嗎?
    郭淮也已經率領大軍一路直奔葭萌關。
    就算曹真將軍他們真的被諸葛亮、龐統陰了,大不了咱們接應他們死守葭萌關唄。”
    司馬懿搖搖頭,無奈道:
    “高將軍,你說的雖然不算錯。
    但那也是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無奈之舉。
    現在一切主動權都在咱們手裏的時候,怎麽能輕易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在屋裏來回走了兩步,司馬懿猛然回頭道:
    “這事不能有所遲疑,遲則生變。
    這樣,麻煩高將軍你親自跑一趟。
    率領少量護衛隊,一路輕裝簡行,務必以最快的速度追上郭淮。
    然後你為主將,郭淮為副將,你們倆一定在葭萌關出事前趕到,並接受城防。”
    高覽也知道司馬懿的本事,對於司馬懿的決策那是百分百信任。
    點頭答應之後,高覽問道:
    “然後呢?隻堅守,其他都不管嗎?”
    司馬懿看著地圖愣了片刻,然後指著葭萌關東南通往漢昌的山路道:
    “這裏恐怕就是諸葛亮他們計謀的關鍵所在。
    你到了葭萌關後,留下郭淮守城,然後你率領一半兵馬從葭萌關東邊翻山越嶺,和這條山路平行著往東。
    直到葭萌關和漢昌中間的位置停下。
    然後就耐心等待。
    等於禁、曹真的大部隊經過。
    但記住,不要暴露也不要和他們相見。
    就在遠處暗暗跟著。
    至於什麽時候需要你出現,到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好,明白了!”
    高覽也是久經沙場的大將。
    司馬懿雖然隻說讓幹什麽,沒說為什麽。
    但高覽已經隱約有了判斷。
    能讓自己這麽做,那一定是司馬懿預料到諸葛亮他們很有可能等著在那裏埋伏回返的曹真、於禁。
    後邊有趙雲追趕圍堵,半路如果再殺出一隊伏兵,葭萌關前再出現圍城部隊。
    那曹真、於禁的幾萬大軍豈不成了甕中之鱉?
    這時候假如自己突然從東北方向出現,必定能解了曹真於禁的危險。
    念及此,高覽不敢耽誤,連忙向司馬懿告辭。
    出門之後,高覽立刻召集麾下親衛,隻挑年輕力壯、跑得快的百十人帶在身邊。
    一聲令下後,便火速去追郭淮。
    司馬懿一個人在屋裏來回踱步,心裏總是不踏實。
    最後一咬牙,也穿上盔甲,拿起佩劍出了營寨。
    交代過漢中郡守注意事項後,司馬懿也率領一軍沿著高覽的路線向葭萌關趕去。
    ……
    “少將軍!你可算來了!“
    此時的漢昌城外,於禁、樂進經過死命突圍,終於是見到了前來接應的曹真。
    曹真看著狼狽至極的於禁、樂進,一臉心疼道:
    “二位將軍受苦了!
    都怪我探查不夠仔細,中了諸葛亮虛張聲勢之計。
    若不是你們的傳信,我現在恐怕還在葭萌關和張飛對罵呢!”
    於禁拍拍身上的塵土,拱手對曹真道:
    “多謝少將軍體諒!
    我們倆也算主公麾下久經沙場的老將,這點事算不得苦。
    隻要能為主公霸業出力,我等願赴湯蹈火、兩肋插刀!”
    簡單的寒暄過後,於禁心有餘悸地看著後方火光衝天的漢昌。
    “此地不宜久留,若不是提前約好了會師的時間,我倆還真不一定敢突圍。
    如今趙雲追兵在後,米倉山也必定有重兵把守。
    咱們隻能原路返回,一起前往葭萌關!”
    曹真點點頭,當即下令道:
    “秦良、戴淩,你倆率軍為先鋒,先一步原路返回,記住多派斥候,探查附近道路。”
    兩人領命後,曹真又看向於禁、樂進。
    “二位將軍久戰疲憊,可以率軍在中間。
    隻等秦良、戴淩開路,二位跟在他們後邊就行。
    斷後的任務交給我!”
    由於時間緊迫,於禁和樂進也沒有跟曹真客氣。
    兩人謝過曹真之後便率軍跟在秦良、戴淩身後。
    曹真在原地列陣,目送於禁等人遠走,這才命令士兵們緩緩後退,跟在於禁身後。
    不久之後,回到葭萌關的李典,突然收到一份戰報。
    說是劉備大軍去而複返,而且突然多出不少人。
    現在正搶奪會原先的大營,步步逼近葭萌關。
    聞言,李典渾身一凜,頓時臉色煞白。
    “糟糕!到底還是沒玩過諸葛亮他們!”
    孫禮見狀,連忙屏退身邊的閑雜人等,然後來到李典身邊安慰道:
    “將軍,諸葛亮等人詭計多端,咱們缺兵少將,必定不可能麵麵俱到。
    這事並非咱們玩不過他,您不必如此……”
    李典勉強擠出意思笑意,然後苦笑道:
    “昔日丞相把葭萌關交給我們時,曾說道,葭萌關一線並非目前主攻方向。
    我們兵少,隻可堅守,不能出戰。
    假如實在守不住,不必逞強,可以退回漢中。
    如今我們竟然把這些話都拋在了腦後。
    為了爭一時長短,多次出城和對方交戰。
    甚至還分兵去漢昌……
    出現現在的情況,完全咎由自取!”
    懊悔歸懊悔,該想的辦法還是要想的。
    目前李典可以肯定的是,曹真他們去時容易回來難。
    劉備的一切行動,明擺著就是要把曹真、於禁集中到某個地方一次性殲滅。
    不管葭萌關還剩下誰在防守,在這種情況下,必定難以久守。
    現在自己就是想出去接應,都出不去了。
    總不能把唯一的守軍也帶出去,被劉備、趙雲兩麵夾擊吧?
    思來想去,李典隻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死局。
    想漢中求救把,一來一回時間肯定耽誤了。
    放著曹真、於禁不管吧,他倆一個是宗室新秀一個是肱骨老臣。
    有心出去吧,又害怕把自己陷進去還丟了葭萌關。
    無奈之下,李典隻能拍著大腿哀歎道:
    “唉!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