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百密一疏

字數:5131   加入書籤

A+A-


    許都皇宮裏,劉協看著丞相遠去的背影,不由歎了口氣。
    “沒想到折騰了這麽半天,終究還是沒有逃出他的手掌心。
    豹騎是虎豹騎裏的輕騎兵,一人配三匹馬的情況下,是真的能做到日行千裏的。
    如今咱們派出去的六百裏加急,還要一路在驛站換馬,必定會被追上。
    看來朕最終的命運,不過還是個被挾持的傀儡皇帝……”
    楊修倒是沒有劉協的那份悲觀情緒,反而還有些竊喜。
    劉協見楊修表現得如此風輕雲淡,不由疑惑道:
    “德祖,這出主意的是你,現在事情敗露,眼看就要化為泡影,你怎麽卻一點不擔心?”
    “陛下,剛才是否聽到曹操如何分配追擊人馬的?”
    經楊修這麽一提醒,劉協恍然大悟。
    “哎,你還真別說,當時我確實實話實說,告訴他咱們的傳令路線。
    但他隻注意到荊州和江東的兩路,卻沒提益州的那路。
    難道是他有意為之?”
    “恐怕是百密一疏。
    陛下您想,劉備的根基在哪裏?
    是不是荊州的襄陽、江陵一代?”
    劉協點點頭,不置可否。
    楊修笑著道:
    “看來曹操也默認咱們要傳旨,隻會傳給荊州劉備。
    卻忘了目前劉備本人可不一定在荊州還是益州。
    還好咱們多了個心眼,怕劉備不能第一時間收到聖旨,這才兩邊都派了傳令。”
    聞言,劉協心情終於是好了起來。
    “假如他真的是忽略了益州方向的傳令,那即使他攔住了令兩路傳令兵,也不能阻止朕的旨意傳出去。
    恐怕劉備收到聖旨後,會更加記恨曹操。
    四方聯盟豈不是會越來越穩定?”
    楊修捋著胡須,眯著眼提醒道:
    “這事也算陛下洪福齊天。
    不過最後這路傳令,可不能在讓任何人知道了。
    否則,您就再也沒有機會拉攏袁紹等人,為扳倒曹操做準備了。”
    ……
    “報!夏侯淵將軍,許都皇宮有六百裏加急快馬,一路沿著官道、驛站到了長安西邊境。
    末將正常巡視途中,無意中發現,他們似乎是專門傳達聖旨的信使。
    此時之前並未有丞相派來的人打招呼,末將覺得蹊蹺,這才前來匯報!”
    不久之後,還在長安坐鎮的夏侯淵,收到了斥候的匯報。
    此時夏侯淵正在鍾繇府上商量如何全麵、快速地控製雍涼全境。
    進而打通恢複西域長史府和朝廷的聯係。
    聽到這個消息時,夏侯淵的第一反應是主公又準備搞什麽大動作了。
    正準備當成一般的事情處理,剛要開口,鍾繇卻先一步發話了。
    “你說發現他們是宮裏專門傳達聖旨的人,可有什麽憑證?”
    那斥候想了想,然後不太確定地說道:
    “按說咱們普通軍隊之間傳令,多是用的斥候。
    斥候都會配備常規的兵器。
    而這隊傳令兵,確實沒有攜帶兵器。
    應該是專司傳令的。
    而且他們腰間的六百裏加急腰牌,似乎也是皇室特有的形製。
    我問過守卡的弟兄們,他們也都說,這隊傳令兵行事作風極其傲慢。
    一般軍隊裏的斥候都很低調,不可能向他們這樣。
    所以末將覺得應很不對勁,這才來通報。”
    “哦?居然還有這種事?”
    夏侯淵聽了斥候的講述,心裏也生氣一絲狐疑。
    “按說主公要傳達命令或者借陛下名義下達旨意,一般都會用身邊的斥候。
    極少會用到朝廷專屬的傳令兵。
    如今既沒有人提前知會咱們,又沒有傳出來任何風聲。
    那這麽囂張的傳令兵是誰派出來的?
    不會是小皇帝背著主公又在搞什麽幺蛾子吧?”
    見夏侯淵越說越放肆,鍾繇連忙攔住夏侯淵,不停地比著“噓”的手勢。
    “秒才!你不要命了?
    天子之事怎麽能隨便妄言?
    你可別忘了丞相平常是怎麽叮囑咱們的!”
    “嚇!是是是!元常提醒的是。
    孟德兄早就不讓咱們對小皇帝不敬了。
    是我疏忽了。”
    夏侯淵一邊點頭認錯,一邊眼睛亂轉。
    “不過,這事確實值得咱們注意。”
    看了看那位斥候隊長,夏侯淵下令道:
    “這事你匯報得很對,很及時。
    這樣吧,以免節外生枝,你先不要聲張。
    隻派人在不遠處跟著他們。
    他們六百裏加急,你就給我派八百裏快馬斥候盯梢。
    看看到了漢中,司馬懿那小子會如何處置此事。
    另外,再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回許都,把這事告訴丞相。
    看看丞相知道不知道,有沒有什麽特別的指示。”
    ……
    此時的許都丞相府,劉徹還在焦急地等待著曹休、曹純兩路追兵的消息。
    郭嘉、荀彧、賈詡等人都在自己的座位上閉目養神。
    心裏都在盤算著接下來應該怎麽做。
    誰知道兩路人馬能不能順利追回傳令的人呢?
    假如追回來,自然皆大歡喜,到時候主公再按照自己的意思傳一道新的旨意,這事就算完美解決。
    但萬一沒全部追回來,朝廷不承認弘農王的旨意,真的傳到了孫策或是劉備等人的麵前。
    一旦引起眾怒,自己這邊又應該如何應對?
    這些都是他們這幫謀士需要為主公分憂的。
    “算算時間,距離文烈他們出發已經過去了一天多。
    假如順利的話,這個時間點,文烈應該已經追上了吧?
    算上兩方扯皮確認身份的時間,在把回程算上。
    後天正午應該能見到文烈他們完成任務歸來吧?”
    劉徹對這件事那是十分重視的。
    他可不想漢室朝堂再有什麽大的動蕩。
    眼看天下諸侯一點點被自己消滅。
    那些曾經心懷野望或是對原主曹操恨之入骨的諸侯們也多半都被抓到了許都。
    劉徹和平統一天下,匡扶漢室的目的眼看就要達成。
    這個時候,最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步發展下去。
    劉協一時糊塗派出的傳令兵,應該就是劉徹目前最大的難題。
    荀彧見丞相坐立不安,還不停地自言自語,也沒心思閉目養神思考對策了。
    揉了揉有些發酸的太陽穴,荀彧起身來到了劉徹身邊。
    “丞相,這事其實不值得您如此擔憂。
    即使陛下不承認弘農王的聖旨傳到他們耳朵裏,又能怎樣呢?
    孫策、劉備早晚是要歸順朝廷的。
    不過就是他們倆聯合起來,對您來說稍微費點事罷了。”
    劉徹一看有人願意陪自己聊聊,當時就來了精神。
    “嗯,終於有人肯睜開眼說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