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聖旨風波

字數:5410   加入書籤

A+A-


    司馬懿眼看天下即將平定,而自己還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大勝。
    一旦亂世結束,論資排輩的時候,自己必然落後與郭嘉等老臣。
    這是司馬懿不願意看到的。
    雖說主公對自己十分器重,但再器重也得自己有足夠的功勞,主公才好意思封賞。
    一旦天下太平,沒了戰功,自己恐怕難以在朝堂之中身居要職。
    要靠政績磨資曆,哪得到猴年馬月?
    況且主公年逾五十,還能清醒地活幾年?
    自己又沒有跟某位世子交好,全靠主公提攜。
    一旦主公年老糊塗,自己還沒混出個樣子。
    這一生豈不要碌碌而為?
    綜合這些考慮,司馬懿最終選擇了把事情鬧大。
    讓那份聖旨傳如益州。
    隻要劉備、孫策聯盟穩固,那自己就有的是機會老戰功。
    隻不過主公那邊要多操點心,多費些事罷了。
    之所以讓郭淮阻止兩天,也是因為以司馬懿現在的地位、郭淮的能力,兩天就是極限。
    司馬懿起初也不確定聖旨的內容,也不敢輕易做決定。
    直到傳令的人的到來,司馬懿從他們的行為舉止、講述之中才逐漸確定了這份聖旨的分量。
    也才有了最終的決定。
    不久之後,郭淮眼看就要攔不住朝廷的信使。
    就在第二天夜晚,一個司馬懿的心腹小心翼翼地找到了還未休息的郭淮。
    兩人秘密交流一番後,郭淮第二天便放那對信使進了葭萌關。
    曹真得知郭淮已經無端阻攔人家兩天,還沒等到主公其他消息後,也不敢再次阻攔。
    信使也得以踏入益州,把聖旨帶到了劉備的地盤。
    信使走後一天,司馬懿名麵上的追兵才姍姍來遲。
    夏侯淵派出的斥候在暗處目睹了全過程。
    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很快就把情況告訴了夏侯淵。
    加上劉徹派出的人回去的報告。
    所有人都以為司馬懿在沒有任何借口的情況下,為了主公大業,冒著被陛下問罪的風險硬拖住信使兩天。
    卻不知道司馬懿暗中做了手腳,在最後關頭放走了信使。
    ……
    建安十一年夏初,兩份不同內容的聖旨,分別出現在了孫策和劉備的麵前。
    劉備拿到的,是送往益州的那份。
    劉協親自發出的不承認劉民的聖旨。
    而孫策收到的則是劉徹隨後發出的那份承認弘農王,並邀請弘農王返回封地的聖旨。
    “大膽曹賊!竟敢蒙蔽聖聽,越暨替陛下下旨不承認弘農王身份!
    此等行徑與反賊無異!
    我劉備必定要殺進許都,清君側,想曹賊討要個說法!”
    收到聖旨的第一時間,劉備是憤怒的。
    孫策越級擁立弘農王的舉動雖說不正義,但弘農王本身是沒有錯的。
    畢竟是少帝劉辯遺腹子,就算孫策不隔著當今陛下擁立,劉備也會想辦法為他奏請陛下敕封。
    但曹賊害怕弘農王威脅到當今陛下皇位,怕自己失去挾天子的資格。
    居然敢如此愚弄天下人,確實更可恨。
    “主公,這事有點不對勁。”
    諸葛亮一眼就看出這裏不對勁的地方。
    “按理說,這聖旨應該是多路一起發出來的。
    咱們益州山高路遠,道路難行。
    也應該是最後一個收到的。
    那麽,中間這段空檔期,為什麽沒有先收到的人過來報信呢?
    比如距離許都十分近的荊州。”
    “公明說得對啊。
    主公,我也覺得這事不簡單。”
    法正、張鬆、龐統等謀士,也都和諸葛亮一樣的想法。
    假如曹操急於否定弘農王的身份,以免一場夢多,他肯定會盡可能快地把消息傳遍天下。
    荊州那麽近的地方,為什麽到現在都沒一點動靜?
    守衛襄陽的可是關羽、徐庶。
    他們倆一個是劉備的義弟,一個是劉備初代白月光。
    這兩人絕對不會擅作主張或者收到聖旨後知情不報。
    “那諸位以為這中間是出了什麽問題呢?”
    諸葛亮等人先是互相對視一眼,然後都會心地點點頭。
    最後諸葛亮代表眾人道:
    “主公,恐怕害怕弘農王搶奪帝位的,不止是曹操一人啊!
    之前我也觀察過那信使。
    看裝束、氣質、行為舉止,更像是朝廷禦用的快馬傳令。
    假如這事是擦賊主使,他沒必要用自己談不上信任的禦用信使。
    用他麾下的斥候豈不是更好?”
    諸葛亮這話,就差沒有直接說出自己懷疑對象的名字了。
    劉備當然一聽就明白了。
    “那按你們這麽說,這封聖旨是陛下親自……”
    一提到陛下,劉備本能地閉了嘴。
    頓了頓之後,劉備又有些不解道:
    “曹賊難道不知道?
    假如他真的不知道,那陛下這麽做,是為了什麽?”
    諸葛亮見主公一臉的狐疑,連忙出聲解釋道:
    “這事也簡單。
    怕是陛下本意是希望咱們的聯盟穩固。
    希望曹操一直陷於被聯合圍攻的狀態。
    隻不過中間似乎出了什麽差錯,導致現在的局麵。”
    龐統接過諸葛亮的話頭,繼續道:
    “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主公是怎麽想的?
    是決定單獨和曹操對抗,還是繼續聯合孫策?
    反正不管主公要怎麽樣,現在咱們都有足夠的理由。
    這份聖旨,就是咱們的依據。”
    法正見兩人說的起勁,也忍不住參與進來。
    “要是主公一時拿不定注意,也可以派人前往荊州問問二將軍。
    路上這一來一回,荊州那邊必定有新的發現。”
    劉備之前也有想過。
    孫策畢竟不是什麽正兒八經的漢室忠臣。
    不過就是暫時需要聯合其他人對付曹操罷了。
    不論誰輸誰贏,他和孫策必定有一戰。
    目前的局勢,劉備倒是有些猶豫了。
    是趁機和孫策決裂,借曹操的手先滅掉孫策,然後自己在和曹操決一死戰。
    還是聯合孫策先把曹操滅了,然後兩家再分個勝負?
    念及此,劉備把自己心裏的擔憂問了出來。
    諸葛亮等人也都不敢輕易替劉備做決定,最後大家一致認為,先不做任何表態。
    到荊州看看形勢再說。
    此時的孫策,也正看著劉徹發出的第二道聖旨發呆。
    “沒想到啊沒想到,我苦心謀劃的正統之爭,就這麽被曹操給化解了……
    也怪我,當時太過相信馬騰和韓遂的實力。
    導致不得不提前推出劉民。
    若是他們倆再爭點氣,到咱們占據上風的時候。
    我完全可以直接擁立劉民為帝和天下人叫板!”
    “伯符,這事不簡單。
    咱們先不要輕舉妄動。
    最少也要見到劉備表態,咱們才能決定下一步該怎麽做!”
    聽周瑜勸自己,孫策也歎口氣,無奈道:
    “為今之計,也隻能如此了……”